很多人喜欢跑步,这是有原因的。

或许答案,就藏在那些看似平凡却又充满力量的坚持中,比如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教授的跑步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施一公与跑步的缘分,始于中学时代那场不太如意的运动会。

当时在 1500 米比赛中,他的成绩不尽人意,但强烈的自尊心驱使他不甘服输,从此开启了他的跑步之旅。

从最初的 400 米,逐渐增加到 800 米、1200 米,一年后的运动会上,他在 800 米和 3000 米跑中成功跑进前三名。

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施一公更是创造了万米竞走的校记录。

然而,出国留学后,由于种种原因,他暂时放下了跑步。

但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2008 年,41 岁的他回到清华大学,重新拾起了跑步这个习惯,并且一坚持就是 16 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 16 年里,跑步对施一公来说,早已不仅仅是一项运动。

它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强免疫力和自愈力,还能修复情绪。

施一公对跑步的热爱,不仅仅体现在他个人的坚持上,还在于他积极地推广跑步运动。

他在课堂上把科学理论和跑步相结合,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到跑步的魅力。

去年上海马拉松赛上,56 岁的施一公跑出了 3 小时 42 分 53 秒的出色成绩。

早在 2020 年广州马拉松赛时,他作为形象大使,首马就跑出了 3 小时 34 分 56 秒的好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看他健硕的身材和饱满的精神面貌,就知道他平时在跑步上下了多少功夫。

尽管施一公每天有众多的学术研究工作,但他依然每周雷打不动地跑完 20 - 30 公里。

他曾说:“只要能跑,往后余生,跑步或将是终生爱好。”

每一次脚踏实地的瞬间,都能让他感觉到一种自由苍茫的力量。

或许,很多不跑步的人,体会不到到这种独特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当我们真正去尝试坚持跑步,也许就能在那一步步的迈进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发现那个更强大的自己。

正如施一公所感受到的,跑步带来的是全方位的美好,是对生命的独特感知,是在孤独中找寻自我的力量。

施一公老师,曾送给学生们一个“顺口溜”,我觉得挺好的,希望广大跑友们与之共勉:

爱体育,爱科学;爱锻炼,爱学习。
教室,一去如故;操场,常来常新。
学习锻炼两不误,健康学习工作50年!

亲爱的跑友们:

你觉得跑步对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你会坚持一直跑下去吗?

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