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华语首部辐射灾难大片”的香港电影《焚城》,在点映与首映活动上获得了出色的初期口碑,豆瓣开分7.6,看完本片的观众直呼“过瘾!”“震撼!”甚至是“香港电影又活过来了!”让人不禁好奇,在香港电影陷入困境的今天,《焚城》能否成为香港电影成功转型的里程碑之作。
近年来,香港电影与华语灾难类型片陷入了某种困境,影片质量良莠不齐,市场吸引力越来越低,票房逐年下降,如近几年的《扫毒》系列等,以及今年的《危机航线》与《出入平安》,后者甚至一度撤档,往日吸金的同类型大片,今日却仿佛沦为了市场的炮灰。
除了影片质量不高以外,现代观众在未来世界与超级英雄等科幻灾难片层出不穷的前提下,难免对平日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自然灾害题材电影失去了兴趣。而《焚城》的辐射灾难题材,对于市场来说,是少见的,所以观众期待这样的电影,市场也需要这样的电影。
作为难得的香港本土与稀有题材的大制作电影,《焚城》本身足够吸引人。然而,市场的反馈并不理想,无论是内地或是香港市场,本片的票房都较为低迷,首周末内地仅收8000万元,香港市场更是只有50万美元,根据目前媒体预测的2亿总票房来算,甚至距离回本都较为困难,这与观众对于相关题材已经失去了兴趣离不开关系,然而,已经观看过本片的观众表示,影片的质量很高,但是宣发水平与质量不成正比,所以《焚城》的后续票房走势如何,还得等待口碑的下沉与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