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距离2025还剩一个多月了,但很奇怪,身边几乎没有人讨论明年会怎么样,更没有人谈论十年、二十年后的世界会怎么样,大家好像都不怎么关心未来了。

前几年朋友经常会问一个问题:“未来会更好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问题变成了“明年会更好吗?”、“明天会更好吗?”

不仅是她,很多人都不再过问未来了,大家只想知道当下。

读者@Alley 说她每天醒来没有任何期待,只想在床上躺着度过这一天。

@我在捡六便士 的公司在年底会进行一波裁员,他目前唯一关心的问题就是会不会裁到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起未来科技会发展成什么样,AI会不会取代人类这样宏大的命题,大家更想确定这一天、这个月、这一年是否如自己所愿。

记得千禧年来临的时候,大家对未来还有着无限憧憬,会幻想机器人什么时候能帮人类工作,会讨论自动化能覆盖哪些领域,甚至会预测人类什么时候能遨游太空穿越黑洞。

然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这些年,大家对未来的讨论和幻想却似乎减少了。

在社交平台上安抚人心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活在当下,不管未来会怎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起来,大家确实没那么关心未来了,但实际上,每当生活中出现未来的一些影子,还是会有无数人关注。

比如每年新出的科幻电影、科幻小说依然会引起大范围的讨论,大家会好奇剧情中哪些情节在未来真的会发生,它对我们普通人的日常工作、生活到底会产生多大影响。

新出的科技产品依然会让很多人产生担忧和好奇。尤其是这两年,上班族最担心的事莫过于AI会多大程度帮助人类工作,又有多大可能替代一些人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亲眼见证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惊人发展后,大家其实很难做到只关注当下不关注未来的。

未来学家们在这个趋势和背景下,自然也变得更受瞩目了。大家开始关注他们对未来的预测和判断,也开始分析研究他们的观点和看法。

有人想从中探究下一个风口在哪儿,希望风口出现的时候自己不会被落下;

有人想获得一些关于求学、求职方向的指引;

还有人只是想知道,未来人类真的会越过越好吗?

库兹韦尔是奇点理论的倡导者,他将其定义为技术进步的指数级增长,导致人类文明发生深刻变化。根据库兹韦尔的观点,奇点将在2045年左右发生,届时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智能,从而导致前所未有的技术增长和社会变革。

他预测,到2029年我们将实现人类水平的人工智能。这种AI不仅能够模仿单个人的能力,更可能超越人类的整体智能水平。

未来学家伯纳德·马尔预测人工智能仍将是2025年最受关注的技术。从会议室到教室、从医院到家中,人工智能只会越来越深入地融入我们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硅谷精神之父、《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在作品《5000天后的世界》预测:

再过50年的时间,比起被剥夺工作机会,新技术会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可能。虽然有些工作必然会消失,但是总体而言,工作机会会越来越多。到了那个时候,又将有新的AI诞生,人类注定还要产生同样的担忧。

看到这些未来学家们对未来的预测,有些人感到无比兴奋,对这样的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

@Andrew :“ 以后看病、旅游、学习都会变得很简单吧。”

但还有很多人对此感到悲观,担心这样的未来不会如想象中那么好。

@Sea:“未来淘汰我的也许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掌握了人工智能的那批人。”

@别摇了我没醒: “一个被潘多拉打开的魔盒,谁知道会放出什么恶魔呢?”

莱杰调查公司为《洛杉矶时报》进行的最新调查显示,近一半美国人(45%)担心AI对他们自身的职业产生影响。

美国“灵魂机器”公司总裁格雷格·克罗斯说:“这(不只)是一个好莱坞现象,AI真的在吞噬整个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跟身边很多人聊到“未来”这两个字时,大家的第一体感也都是焦虑。

焦虑“看不清”、“摸不准”、“不可控”,焦虑自己拿着旧地图,该如何抵达新世界。

从事设计工作的@MoMo 发现,今年很多同行都开始使用AI辅助作图了,而她还在摸索阶段,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熟练掌握,更不确定自己的工作以后会不会被AI取代。

来自社会和家庭压力,更会加重这种焦虑。

@壮壮在路上 硕士毕业后,家里人对他的期望一直很高,可他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准自己的人生方向。他说:“不想考虑未来,也不敢去想,因为大概率我会让他们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经济问题,毫无疑问是导致焦虑最常见的因素。

@谢囍 29岁选择gap year,躺平但是躺不平,每天焦虑钱,焦虑未来方向,什么都无法让自己真正的平静下来,感觉就像是溺水的人在挣扎 。

更可怕的是,会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

@,, 纯理科生一枚,当初怀着一腔理想主义很执拗地选择了学习法律,但是现在却有点崩溃,感觉自己跟不上,觉得这里的人都很厉害很努力,自己就像一个没有用的废物,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

每个人都在找路,但每个人都迷失在路上,于是焦虑成了一种常态。

这种焦虑的背后,其实并不是大家真的不关心未来了,而是经历了种种不确定后,人们更渴望一个可见、可控的未来。

但显然,确定性的时代早已经结束,未来注定是充满不确定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来难以预料,焦虑无法避免,但我们或许不必那么悲观。

凯文·凯利在作品《5000天后的世界》中写过一段话很有道理:

“回顾过去200年的历史,我们就能发现,人类世界在不同阶段都在进步。每年的变化可能并不明显,但是人类的寿命的确更长了,生活的世界更安全了,暴力也渐渐减少了。在过去200年中,人类世界每年都有一点儿改善和进步,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虽然平均下来每年进步的幅度都不到1%,但重点在于200年间进步从未停止。从这个规律看,未来也将会继续进步,这就是人类发展的方向。”

我们有理由对未来保持乐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凯文·凯利不认为未来会是所谓的“乌托邦”,他喜欢用“进托邦”这个词。进托邦的含义就是,明天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完美,但会变得比今天稍微好一点儿。

我们确实无法准确预判未来的科技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但是乐观也许是我们应对未来最好的装备。

马斯克之前在采访中说的一段话,也鼓舞了很多人:

“你对未来一定要乐观,悲观只能给你带来更多的负能量。我宁愿选择乐观,哪怕那是错的,也不想选择悲观,即使那是对的。”

悲观者也许正确,但乐观者才有未来。

撰稿:清嘉

责编:梁珂

晚祷时刻

保持在场,持续保持在场。

——凯文·凯利

5000天后的世界

也许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