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30岁的梁启超,在妻子李蕙仙的安排下,迎娶17岁的王桂荃。圆房当晚,梁启超:“你嫁给我可以,但无名无分,将来生的孩子也不能叫你娘!”王桂荃重重的点了点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后来她为梁启超生下6个儿女,培养出3院士9栋梁

可是,她死后连尸骨都没找到,坟头只有一棵树。

那她到底何许人也,为何有如此的心胸和智慧呢?又为何连尸骨都找不到呢?

而这一切,要从王桂荃跌宕起伏的一生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凄苦童年,成为李家侍女

王桂荃,李蕙仙的侍女。她没有什么文化,却很贤惠。

她原名王来喜,在她年幼时母亲因病离世,父亲又另娶他人,虽然失去了母爱,但好歹还有父亲可以依靠。可是,没想到的是在她5岁时,父亲也过世了。

无依无靠的她,像颗浮萍,被继母先后4次卖给了人贩子,直到10岁左右,被李蕙仙的母亲看中带回家,才结束了她孤苦无依的生活。

当时,李蕙仙的母亲看见小来喜孤零零的惹人怜,她就决定带回来给女儿做伴。

自从到了李家,小姐李蕙仙很爱护她,王桂荃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此后她便和小姐相处特别好,成为她身边最贴心的丫鬟。

李蕙仙把她当家人,让她感受到了温暖,她以心换心,也因此让她的人生迎来转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随主陪嫁入梁家,人生迎来转折

李蕙仙,清末维新大臣李端棻的堂妹,自幼饱读诗书,有名的才女。

后来,在堂哥的撮合下,嫁给了梁启超。

那一年,梁启超科考,主考官正是李蕙仙的堂哥李端棻,他就把堂妹介绍给梁启超相识。1891年,李蕙仙无怨无悔地嫁给了他。

王来喜作为李蕙仙的贴身丫鬟,也跟着小姐进了梁家。

王来喜来到梁家后,就帮着李蕙仙打理家中事务。

李蕙仙本来身体就不太好,在王来喜的帮助下,把家里安排的井井有条。

王来喜也因此得到梁家人的认可,之后渐渐把梁府大大小小的事务都交给她来打理。

梁启超还帮她改名为“桂荃”,还教她读书。

让王桂荃没想到的是,此后两人的命运有了交集。

那一年,戊戌政变失败后,清廷开始为难梁启超,他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带着家人逃到日本避难。

王桂荃也一同前去,因李惠仙身体不好,王桂荃不仅挑起了照顾梁家老少的担子,还帮助梁启超做一些外联工作。

在国外的这段时间,她快速成长起来,她不仅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日语,还开阔了眼界。

渐渐地,梁启超对她也有了一些改观,彼此心底都多了一份情愫。

接下来发生了一件事,让王桂荃的人生彻底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嫁入梁府,细心呵护子女

李蕙仙的身体一直不太好,结婚10年后,她才生下长子梁思成,李蕙仙因不能为梁家开枝散叶,心里很苦,也很愧疚,她一直寻思为丈夫续娶小妾。

可是,梁启超和康有为曾经提倡一夫一妻制,他没有答应妻子的提议,这件事也就一直搁浅。

然而,就在1899年发生了一件事,让李蕙仙坚定了为丈夫续娶的决心。

梁启超在工作中,爱上了一个叫何惠珍的华侨女子,情投意合,动了真感情,写信求妻子成全。

李蕙仙看信后,心如刀绞,她明白丈夫始终不属于她一个人。于是,便冷静地写了回信:“如果你真的喜欢她,我准备禀告父亲大人,成全你们。”

梁启超看着信中,提起自己的父亲,心里就发毛了。于是,梁启超立即给妻子回信,说此事作罢。

丈夫虽然回头了,可保不齐还有下一次,李蕙仙开始思考,既然丈夫不属于自己一个人,还不如找个知根知底的人拴住丈夫的心。

思虑再三,她决定将王桂荃嫁给丈夫。

做好决定后,她对丈夫说:“我都安排好了,今晚你就和桂荃圆房吧!”

梁启超不答应:“我和康有为提倡的一夫一妻制,现在纳妾,不是违背初衷吗?”

李蕙仙笑着说道:“康有为可没少纳妾。桂荃在我们家还是个丫鬟,不给你做妾”

在妻子的软磨硬泡下,梁启超才答应了,于是便有了开头他和王桂荃的一番对话。

王桂荃一一答应,能嫁给自己仰慕的人,她心甘情愿。

让王桂荃没想到,此后她将为这个家付出太多的艰辛。

嫁给梁启超后,她先后生下6个孩子,加上李蕙仙生下的3个孩子,一共9个孩子,梁家虽热闹起来了,但她却日复一日的更加辛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启超专注学术研究,李蕙仙和王桂荃负责照顾教导子女。

李蕙仙是严母角色,而王桂荃则是慈母的角色,她在教育子女时都是“循循善诱”

因李蕙仙在教育子女时很严厉,梁家的儿女反而对王桂荃比较认可和尊重。

她也细心的呵护着每个子女,无论自己所生,还是李蕙仙的孩子,她都细心呵护。

此后,梁家儿女管李蕙仙叫妈,王桂荃则为娘,他们完全不顾父亲的反对。

梁思成每每提娘都眼角湿润,他还会想起,当年有一次考试没考好,生母李蕙仙气得用鸡毛掸子狠狠抽打他,王桂荃则把他搂在怀里,任由鸡毛掸子打在自己身上。

次日,等梁思成平复后,她又细声软语地告诉梁思成,将来要做他父亲那样的人,不断学习精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事之后,梁思成把王桂荃的话一直牢牢记在心中,以致于他每每提起,眼角都会湿润。就连林徽因提起这位婆婆,也是赞不绝口。

孩子们在王桂荃的细心呵护下,都健康成长。

事实上,无论是不是亲生的,王桂荃对每位子女都非常疼爱,就连梁启超都为之动容。

梁思庄从小胆子小,她从小就依赖王桂荃。10岁那年因病住院,为了避免传给梁家更多的人,王桂荃独自一人照看她,结果梁思庄活下来了,而王桂荃9岁的亲生女儿却因病离世。

作为亲生母亲,她很伤心,但梁家的每个孩子都需要她去呵护…

就在孩子们渐渐长大时,李蕙仙和梁启超却先后离世了,此后,一大家子重担全落在她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四处打工,供养子女

1924年,李蕙仙病逝。

1929年,梁启超病重,临终前,他握着王桂荃的手:“这一生,没能给你名分,让你受苦了,孩子们以后只能靠你了。”

王桂荃流着泪说道:“放心吧,孩子们我会照顾好的。这一辈子你和小姐待我不薄,没有你们就没有我。”

梁启超病逝后,照顾孩子们的重担全落在王桂荃一个人身上。

而梁启超去世后,家中积蓄也不多。而此时,她的小儿子梁思礼年仅5岁,上面还有2个未成年的孩子。

面对一大家人的生活,她不能坐吃山空。她一边照顾年幼的孩子,一边还要外出打工挣钱补贴家用,让孩子们继续上学读书。

可是,不久后,抗战爆发,她没办法出去打工,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业,她只能卖掉旧屋,又将正住着的房子出租,四处筹钱供孩子们上大学。

在那个不安定的年代,她不仅是母亲,还要像父亲那样时刻护住孩子,让他们有安全感。

那一年,王桂荃送女儿梁思宁去参军。半道上碰到鬼子兵盘查,王桂荃很镇定,她用一口流利的日语和鬼子兵对话,鬼子兵以为是自己人马上放行。

孩子们在她的呵护下,渐渐长大,直到把小儿子梁思礼送出国深造,小院内只剩下她一个人,她虽孤独,但她自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儿女个个成才,她却尸骨无存

说起梁家儿女,个个都是国家栋梁之才。一直就有“一门3院士,9子皆栋梁”之说,也成了梁家的代名词、美谈

他们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不同的成就。

王桂荃在和别人聊天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

“我这几个儿子,思成盖房子,思忠炸房子,房子垮了埋在地里,思永又去挖房子。一盖一炸一挖,建筑学家,火箭专家,考古学家,都齐了。”

从她短短的话语中,无不透露出她为儿子们感到自豪。

其中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中国科学院院士。

而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王桂荃的悉心培育。

梁思成晚年曾说,“娘是个不寻常的女人,坚强有毅力,她不但操持着一大家人的吃穿,还每天督促孩子们的学习,对于子女的早期教育,应归功于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在王桂荃晚年时,却与儿女们走散了。

1968年,正处于特殊的十年,82岁的王桂荃与儿女走散,她在一间小屋里与世长辞,好心人把她埋在附近的山坡上。

后来连尸骨都没能找到,这也成了梁家儿女的一块心病。

1995年,梁家20多位后人在北京香山梁启超和李蕙仙的合葬墓旁,为王桂荃立了一块卧碑,碑文中用梁启超的二夫人称呼她,碑旁还种植了一株白皮松,称为“母亲树”,以此缅怀他们伟大的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桂荃怎么也没想到,在自己去世27年后,她终于以妻子的身份陪伴在丈夫身边。

梁家人的这份认可,虽然来得晚了一些,却弥足珍贵。

毕竟,无论受过多大委屈,能身前身后都陪在丈夫身边,得到梁家后人的认可,她便是无憾、无怨。

@凌云笔

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女人,用她的善良和担当撑起了梁家,她创造了一个和睦安定的家庭。她虽未受过教育,可她的言传身教,孩子们耳濡目染,个个成才,不得不让人佩服!

她在教育子女时,更是循循善诱,让子女成才。

想起《论语.子罕篇》中,孔子的学生对他的评价: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温、良、恭、俭、让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她的童年吃尽生活的苦,她渴望得到家庭的温暖。她的命运在遇到了李蕙仙一家人时发生了改变。虽然生前她没有名分,但那些对于她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有家,有孩子,就足够了…

在梁家,其父智,家风正,其母明,家风顺…

对于王桂荃,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