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新熵作者丨依曼 编辑丨蕨影
半个多月前,“千年老二”怡宝的母公司华润饮料上市首日股价大涨,但随后却未能逃脱持续下跌的命运。
最近,还遭遇盘中破发。11月4日华润饮料早盘跌超4%,盘中低见14.44港元,跌破发行价14.5港元。当日收盘,公司上市半个多月以来的累计跌幅已经超过11%。11月6日,华润饮料收盘价为14.88港元/股,总市值为349亿港元。
10月23日,华润饮料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当天开盘价为16.46港元/股,截至收盘大涨15.03%至16.68港元/股,总市值逼近400亿港元。但随着热烈情绪的降温,华润饮料股价维持在15港元/股,总市值在350亿港元左右。
华润饮料募资规模50亿元成为2024年以来第二大港股IPO项目,仅低于美的集团的357亿港元IPO。至此,包装水行业两家头部公司齐聚港股。值得一提的是,农夫山泉的市值为3600亿港元,相当于10个华润饮料。
过度依赖“怡宝”
资料显示,华润饮料于1990年开始生产,是中国最早专业化生产包装饮用水的企业之一,至今为止,在中国包装饮用水行业和中国即饮软饮行业拥有极高的声誉和知名度。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按2023年零售额计,华润饮料的包装饮用水市场份额达18.4%,饮用纯净水市场份额达32.7%。据华润饮料的招股书显示,自2021年至2023年间,以及在2024年上半年期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了113.4亿元、126.2亿元、135.1亿元及76.16亿元。其中,“怡宝”品牌的包装饮用水产品的收入占华润饮料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95.21%、94.17%、91.79%、88.96%。
从近些年怡宝品牌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看,这一数字呈现出逐渐下滑的趋势,但不可否认,华润饮料仍存在过度依赖“怡宝”的情况。
中国食品产业资深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科创板日报”采访时表示,华润饮料的最大优势集中于纯净水领域,然而这一单一优势难以支撑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资本市场是不看好一条腿走路的企业。”可能正因为如此,华润饮料自2011年起,陆续推出“火咖”“魔力”“午后奶茶”“至本清润”“佐味茶事”等饮料产品,这些产品涵盖了运动饮料、咖啡与茶饮料等多个细分市场。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华润饮料的饮料产品收入及销量的复合年增长率均超过40%,远超行业平均增速。然而,就当前情况而言,饮料产品的收入在华润饮料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仍然相对较小。而关于此次上市的募集资金,华润饮料将投放于多个领域,在招股书中提到,增强产品研发能力以持续拓展新的产品品类和SKU等。
尽管华润饮料是饮用纯净水细分赛道的领先企业,2023年以32.7%的市场份额占据龙头地位。但对比其他饮料集团,以今年上半年财报为例,康师傅饮品业务收入、农夫山泉收入、统一饮品业务收入均超过200亿元,而华润饮料尚不足100亿元。
第二曲线难寻
华润饮料在过去几年中,毛利率呈现上升趋势,2022年和2023年,该公司的毛利率分别达到了41.7%和44.7%,今年上半年毛利率提高3.3个百分点至49.3%。
招股书称这主要是由于:原材料及包装材料成本占收入的百分比下降,实施降本增效举措,公司自有工厂生产的产品比例增加。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按零售额计,2023年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规模为2150亿元,2018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1%,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3143亿元。而饮用纯净水是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最大的细分市场。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行业内各大品牌之间的竞争愈发白热化。尤其是今年夏季,除了怡宝、农夫山泉、娃哈哈等品牌之间展开的价格战之外,连东方甄选、山姆、胖东来也纷纷涉足瓶装水赛道,推出自营瓶装饮用水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华润饮料小规格瓶装水的收入占比呈递减之势,由2021年的61%降至2023年的57.1%,相反中大规格瓶装水的收入占比则在提升,已由2021年的30.6%增至2023年的31.4%。要知道,包装饮用水规格越小,平均售价反倒越高。
2024年前4个月,华润饮料包装饮用水产品的平均售价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对此,华润饮料表示:“主要是由于我们的包装饮用水产品组合发生变化,以及我们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提高了向客户(主要是经销商)提供的折扣。我们通常会在考虑市场竞争、预算和财务业绩等各种因素后,定期制订折扣定价计划。”
据“深圳商报”援引朱丹蓬的分析,华润饮料的发展存在产品单一、品类单一、模式单一的问题。如何尽早寻找到第二增长曲线,发展成多边形战士是华润饮料待解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