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日军真正的优势其实不是网上所谓的拼刺能力强,而在于构建了比起世界强国来并不先进,但体系齐全的火力体系。
在这样的火力体系之下,所谓的单兵拼刺能力只是其战力末端的体现。如果没有上述火力体系作支撑,谁跟你打白刃战呢?
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也想跟人拼刺去,可是美军给它这个机会吗?
其实,如果我们手中有更强的火力体系,那肯定也是不会跟日军去打白刃战的。之所以打白刃战,往往是被迫的,就像《亮剑》中李云龙所说的那样:我要是有鬼子那么富,就不练刺杀了,一人抱着一挺机关枪,见人就突突,那多痛快呀!
当然,我们也知道,即便是鬼子其实也没那么富裕,机枪这玩意在鬼子那边也是好东西。
机枪都能算好的话,那掷弹筒、步兵炮、山炮、野炮、榴弹炮,是不是更好呢?
以1941年日军华北方面军的实力统计来看,其拥有各种大口径榴弹炮、加农炮共计93门、山野炮超过700门、步兵炮将近500门、掷弹筒近6000具,这还不算日军缴获国军的一些山野炮和迫击炮。
所以当时日军是具备综合火力优势的,这个优势对几乎没有炮火的我军而言自然是极大的。而对于有一些火炮的国军来说,同样也很明显。
在抗日战争中,国军主要是跟日军打阵地战,而且由于战术比较死板,往往就会陷入到火力对战中,一般的部队往往不善于此类打法。
以1937年的忻口战役为例,晋绥军和中央军集合了相当大的力量去防守,而且也集结了相当数量的炮兵参战,但依然打得相当艰苦。
10月18日,第21师师长李仙洲向老蒋发电称:
敌增加部队在炽热炮火掩护下,向我63旅阵地数度猛攻,该旅阵地几
全为
炮火轰毁,我官兵等誓死抵抗,虽经击退,但该旅旅长吕祥云、126团团长王元堂均负伤,124、125两团营连排长伤亡殆尽,每连枪兵仅七、八名,多者不过10余名。
10月25日,卫立煌向老蒋发电:
此间剧战半月,伤亡奇重,现85师编一营余,第10、21、54、83各师各可编三、四、五营不等,独5旅编2营,晋绥参战各旅亦各仅余二、三百人,火炮损坏10余门。
当时日军参战的火炮具有性能好、威力大、射程远的特点,日军炮兵的训练也更为充分,它们往往在守军炮火射程之外实施火力准备。
对于这样的火力准备,其实如果构筑好阵地,兵力配置前轻后重,火力配置前重后轻的话,也可以以相对小的代价挡住。
但由于当时大部分国军部队没有坚守防御的经验,往往是采用一线式重兵前置的防守策略,因此除了打得比较精明的傅作义部外,其余各部往往都是在炮火中就伤亡惨重,损失掉了。
在抗战中期之后的阵地战中,由于吸收了之前作战的经验教训,因此在战法上得以有所改进,但由于老兵骨干损失过大,炮兵力量也损耗严重,因此在阵地战中经常还是要吃亏。
由于吃了炮兵的亏,所以国军在尽量保存现有火炮力量的前提下,也在尽可能扩充火炮规模。
当时国内的兵工厂已经失去了制造山野炮的能力,因此主要是改装和生产迫击炮,所以相当多的步兵师属炮营实则是装备迫击炮。
至于山野榴炮,在抗战中期曾从苏联得到了一部分,极大地弥补了全面抗战初期的损耗。但是它也只是弥补作用,很显然也不能靠着这些炮就能占据多大的优势。
至于国军比较大量地得到火炮,那就要到抗战后期接收美援了。
在1945年6月抗战胜利前夕,国军曾统计了其全军拥有的火炮情况,各类火炮的总量达15000多门,我们就以统计数量为基准,具体来瞧瞧都有什么
在这15000多门火炮中,占大头的依然是迫击炮,
占据了五分之四。
其中60炮的数量即达4032门,这种小口径迫击炮当时除了有美国支援的版本外,也有国府兵工厂自造的一部分。
在驻印军中,由于能得到60
的优先供应,因此其步兵连可以达到每个连装备6门炮的水平,新1军一个军装备的60炮数即达到了486门之多。
在抗战后期编练的远征军和国内美械军中,也有60炮的配置,虽然其理论上的装备量也不少,但实际每个连基本有3到4门就不错了。
由于在1945年6月时,不少美械军还在编装中,因此实际装备量更达不到理想数字。
除了60炮外,美国支援的迫击炮还有81毫米口径的,当时国军全军一共有969门81毫米口径的迫击炮。
这些迫击炮自然是优先装备驻印军、远征军和后来的三十四年甲种军,属于营团级炮。
至于国内部队,当时主要装备的同级别迫击炮则是自己可以生产的82毫米口径迫击炮,即俗称的“八二炮”。
有的国内步兵师因为没有山炮营,实际所谓的炮兵营就是装备82毫米口径的迫击炮营,同时在步兵团中,每个营也是按照2门的数量进行配置的。
在1945年6月时,国军部队装备的82毫米口径迫击炮为5631门,为国军装备各类火炮中数量最多者。
当然,除了60炮和81/82毫米口径迫击炮外,国军还装备有1232门杂式口径的迫击炮。
这些杂式的迫击炮自然包括当时国内兵工厂制造的多类口径的迫击炮,也应当包含驻印军中少量装备的美制M2式4.2英寸化学迫击炮。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杂式的迫击炮外,国军还装备有108门150毫米口径的重迫击炮。这些炮其实是改装的,实际口径要略大些,后来也搬出来使用了,威力还是比较大的。
依照国军当时的统计,上述各类迫击炮的总数即达到了12000门左右。
除了这为数众多的迫击炮外,国军也装备了型号繁多的战防炮、平射炮、机关炮、高射炮。
其中战防炮的数量最多,有1097门。
这些战防炮除了美援的37毫米炮之外,主要是全面抗战前后国府自购的多个型号的战防炮,其中虽然损失了不少,但依然还保留了一部分。
有意思的是国府的兵工厂还根据图纸和原料,造出了94门战防炮,占到了抗战中国府造炮(非迫击炮类)的绝大多数。
除了战防炮外,平射炮当时的装备量是161门;机关炮的装备量是271门;高射炮的装备量则是268门。
这些火炮除了极少数美援装备外,大部分也还是之前国军采购的杂式火炮的残存。其中有些因为炮弹不好供应,恐怕已经发挥不出多大作用了。
最后我们重点来看看山野榴弹炮,这个总数只有不到1600门,不及当时国军全部装备炮数的十分之一。
其中步兵轻榴弹炮30门,山炮987门,野炮332门,轻榴弹炮158门,重榴弹炮82门。
按照当时的理想编制,每个步兵军应有野炮营或榴炮营,每个步兵师应有山炮营,另外独立重炮团装备一定数量的野榴炮归属战区指挥。
但实际上1945年时的国军步兵军多达100余个,步兵师则不下300个,按照这个理论编制它实际上是根本配不起的。
所以只有主力军能配上山野榴炮兵营,主力师能配山炮营,至于一般的部队或者缺失炮兵营或者就是迫击炮营了。
真正在炮兵方面实力较强的是驻印军,驻印军总部直属有1个155毫米榴炮团,2个105毫米榴炮团,军直属有105毫米榴炮营,师直属有1到2个75毫米山炮营。
国内的部队,按照美械军的编装标准是军属105毫米榴炮营,师属75毫米山炮营,不过就当时的情况,很多部队是没有配齐的。
因为国军得到大量的美械其实是在1945年初滇缅路打通之后,此前通过空运的运量实在是不多,因此在1945年之前,美械真正发挥威力的主要是在滇缅战场,尤其是驻印军主打的缅北战场。
1945年国军开始陆续得到美械之后,忙于编练部队,到湘西会战时都没有完整的美械部队。此后没过多久,日军便投降了。
所以美械的威力虽然大,但没有能在国内战场上给日军造成更大的损失,这是比较遗憾的。
当然,我们从上述的火炮构成来看,当时国军的这15000多门炮虽然看起来不少,但大部分还是属于迫击炮,山野榴炮数量不多。跟日军的总体炮火比起来,也还不具备什么优势,这还是在大量拿到美械支援的情况下。可
在战争烈度较高的前期和中期,缺乏炮火的情况该有多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