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祭出了1000亿美元的高铁大单。这听起来就像是个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

但结果呢?竟然没人敢接!

话说印度,表面看起来,这是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市场,人口红利惊人,简直就是个行走的金矿。

今年8月,印度搞了个大动作,宣布要修一条从孟买到新德里,全长1500公里的高铁项目。

这个项目全球招标,金额高达1000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以为能引来一场基建界的狂欢,结果却尴尬得很。

中企集体缺席,法日两国也是意兴阑珊,这高铁项目招标半个月来,愣是没人敢接手。为啥?咱们得细细道来。

首先,咱们得说说这招标条件。印度方面那叫一个“慷慨”,直接要求中标方先垫付800亿美元的建设费用,等高铁建成运营后,再从未来的盈利中慢慢偿还。

这听起来就像是你先给我干一年活儿,明年我再给你发工资,而且工资还不一定发得全。你说,这谁乐意啊?

再来说说这回本时间。印度说得好听,未来30年的高铁盈利都归你。可问题是,这高铁啥时候能盈利啊?印度的地铁都亏成啥样了,高铁就能独善其身?这明显就是个坑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更绝的,印度还要求中标方把所有配套技术都转让给他们。这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啊!人家辛辛苦苦研发的技术,凭啥白给你?这哪里是合作,分明是抢劫嘛!

看到这,你可能会说:“印度这不是耍流氓嘛!”没错,印度这招儿确实够狠,简直就是摆了个“鸿门宴”,等着别人往里跳呢。

2014年,莫迪总理提出“印度高铁梦”,打算从孟买到艾哈迈达巴德拉起一条500公里的高铁线路。当时欧洲企业都打了退堂鼓,只有日本勇往直前,豁出去了,不仅亏本报价,还提供了5万亿日元的超长低息贷款,最终成功“截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呢?日本这波操作,简直是用生命诠释了“不作死就不会死”。印度这个盘子,比想象中还要坑。原计划2023年建成通车的高铁线路,到2022年底只修了10公里,连根毛都没摸到。

土地问题、派系斗争、官方变卦,一个接一个的难题,把日本施工方按在地上摩擦。印度的土地政策,让征地成了比登天还难的事;国大党和人民党的纷争,直接把高铁建设拖进了泥潭;印度官方的朝令夕改,更是让施工方无所适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有个外号叫“外资坟场”,这可不是浪得虚名。自从莫迪提出“印度制造”计划以来,不少国家和企业都被印度的市场潜力所吸引,纷纷前来掘金。结果呢?热钱如潮水般涌入,却大多有来无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政府用各种手段把外资捆起来,充当国家发展的养分。什么追溯征税、审查账目、封禁APP,手段之多,花样之全,简直让人叹为观止。这哪里是投资啊,简直就是来当冤大头的。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提我们中国企业在印度的遭遇了。从三一重工到海尔,从小米到华为,这些企业无一例外都在印度遭遇了重创。印度政府的做法,简直就是在明目张胆地抢劫。

不过话又说回来,印度政府这么干,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印度这个国家,底子薄,基础差,想要发展,就得想办法搞钱。而外资,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提款机”。只不过,这种靠抢劫外资来发展的方式,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印度也不是没有想过改变。他们开始暗示对中国参与的期待,但时机已错过,中国企业早已看清了印度的套路,哪还会轻易上当?

这还不算完,印度那复杂的法律体系和官僚主义作风更是让外国企业望而却步。在印度做生意,你得时刻准备着跟各种官员打交道,还得提防着各种莫名其妙的法律风险。

如今,印度又试图放宽对中国的签证和投资限制,想要重新吸引中国企业前来投资。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是想悔过自新,还是又憋着什么坏主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印度市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漩涡,一旦掉进去,就很难再爬出来。那些被印度坑过的企业,一个个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所以啊,咱们中国的企业啊,还是得擦亮眼睛,千万别被印度市场的那些甜言蜜语给迷惑了。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赚钱,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而印度这个代价,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