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登陆,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登陆作战,在本次行动中(首日进攻)盟军共调集了5000多艘的登陆艇和突击艇、289艘护航战舰、277艘扫雷舰和3100多架飞机参与其中,在首日登陆行动中共将约15.6万名士兵送上了滩头,此后有约288万的盟军士兵由此进入到欧洲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历史书上的话来讲:

诺曼底登陆让盟军成功地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同时阻止了希特勒从法国“大西洋墙”防线抽调士兵来支援东线作战,为苏联进攻柏林创造了有利条件,历史意义重大,可以说诺曼底登陆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

1944年6月6日上午10点,英国广播公司主持人约翰·斯纳格向全世界播送了这样一段话:

“诺曼底登陆日已经开始,今天一大早,盟军开始向希特勒的欧洲堡垒西北面发起进攻,九点半左右,首个官方消息传来,盟军远征军最高司令部发布了第一号公报......

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盟军海军在强大空军的支持下于今早在法国北部海岸登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定于6月5日发起进攻的盟军因为恶劣天气将行动延后一天,也就是在当天晚间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批准了“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的行动代号),同时他告诉自己的部队:

“你们即将踏上最为伟大的征程,我们为此努力了数月,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着你们,世界各地热爱自由的人们、我们的盟友和你们身边的战友都会为各位祈祷,去摧毁德国的战争机器,消灭法西斯压迫欧洲人民的暴政,还世界以自由和和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进攻命令的下达,十几万大军和成千上万的舰只开始向诺曼底发动进攻,虽然过程比较坎坷,可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盟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但是在盟军总司令这边,艾森豪威尔可没有那么自信,在行动进行过程中这位总指挥甚至还为诺曼底登陆失败而特意准备了一份演讲稿:

盟军在瑟堡-勒阿弗尔地区的登陆行动未能取得成功,我已经下令撤回部队!我之所以决定在这个时间和地点发动攻击是基于现有的最佳信息而做出的,勇敢的陆、海、空三军恪尽职守,做到了自己所能做到的一切,如果这次尝试有任何责任或过错的话,那是我一个人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功的“霸王行动”被载入了史册,成为一场无法复制的经典登陆作战,同时也让盟军在欧洲站稳了脚根,可这份“备用”声明也意味着这次行动的风险同样巨大;

在当时如果艾森豪威尔需要发表这份声明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如果诺曼底登陆失败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尽管历史从来就没有“如果”这一类模棱两可的词汇,但列位是不是也想了解一下假如诺曼底登陆行动获胜的一方是德国,今后的历史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场景一、盟军向欧洲大陆发起第二次攻势;

假设前提:

德国清楚地掌握了盟军的登陆地点并做了万全的准备,再加上登陆当天天气依然恶劣,盟军十多万大军在轮番抢滩作战毫无战果,数万士兵因此丧生,登陆作战以盟军的失败告终;

假设结果:

对于艾森豪威尔而言,他在事后发表了那份“战败”声明,并承担了全部的责任,随后引咎辞职,这次的失败也直接导致了他不可能会参加1953年的美国总统竞选并赢得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盟军:

自从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之后,苏联境内的德军就一直在撤退,德国的失败已现端倪;

在这一年美、英两国首脑还在华盛顿举行了著名的“华盛顿会议”(代号:三叉戟),这次会议的议题主要是讨论这两个国家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去结束战争,同时还要确立战争之后的势力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诺曼底登陆也在这次会议的讨论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假如诺曼底登陆失败对于战争的结果其实是没有多大影响的,充其量就是让德国在多“蹦跶”几年,盟军伤亡的人数会增多,更多的犹太人也会因此丧命,仅此而已;

所以诺曼底登陆失败之后,盟军会重新集结力量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尝试,直至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虽然军事结果不会因为一次登陆作战的成功与否而改变,但政治上的结果可能会因此大相径庭;

盟军陆军上岸受阻,在现实时间线中美英联军和苏联在柏林相遇的场景在假设情况下将不会出现。那么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发起反攻的苏联会在何处遇到盟军呢?

至少不会是在柏林,这位“东方巨人”很可能会独自占领整个德国,亦或攻进法国;

如果事情按照这个剧本走下去,那么在二战后将不会出现东德和西德这两个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在未来可能都会被划入到苏联的势力范围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鉴于苏联独自完成了攻陷德国的重任,在日后的谈判过程中斯大林会用更多的筹码来和美国交涉,苏联的领土可能会比我们这个时间线内的实际情况大得多。

因此在即将到来的冷战中,美苏之间的力量平衡会发生巨大变化,苏联在欧洲会得到更多具有战略价值的领地,冷战所持续的时间会比现实长得多得多。

场景二、盟军放弃陆军进攻欧洲计划,专注于空中轰炸;

诺曼底登陆失败可能导致一些反对陆军通过两栖登陆的方式挺入欧洲的掌权者拥有更强的话语权,比如英国的首相丘吉尔、英国空军元帅哈里斯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英国就对这次的行动持消极态度,尤其是丘吉尔!这次行动虽然名义上是美、英两大军事集团协作的结果,可在个人态度上丘吉尔仍然深受敦刻尔克失败的影响而消极备战,甚至在诺曼底登陆行动前的几个月这位首相还在寻求可以快速解决战争的其他办法,比如入侵挪威、进攻葡萄牙、从巴尔干半岛挺进等等,总之在他看来登陆作战的风险极大,搞不好会“人财两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假如登陆行动失败,丘吉尔等人正好找到了话柄,当时哈里斯认为只要凭借盟军强大的空中优势持续对德国城市进行轰炸就足以结束战争,根本没有必要耗费人力和物力去进行一场风险极大的登陆作战。

登陆行动失败后,英国人会怂恿美国人重新评估他们的战术,后续的“龙骑兵行动”和其他二次登陆计划也会被取消,然后盟军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转向空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

盟军的轰炸力度空前得到加强,曼哈顿工程的研究成果可能首先被考虑投放的地点不再是日本,德国也会变成一个遭受到核弹攻击的国家,另外德国因此丧生的平民数量也会大大增加;

而德国在盟军强大的空中压力和东线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之下也会很快败下阵来,可在战后的“分赃”大会上就会出现和场景一差不多的局面,盟军因在陆上进攻不利取的战绩无法和苏联相比拟,苏联手握“重筹”依然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场景三、盟军放弃登陆欧洲计划,空袭力度未变,德国拼命坚守,最终实现停战;

诺曼底登陆行动失败,盟军内部领导层出现重大分歧,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4年11月份的竞选中失利,继任者改变了他在此前定下的战争计划,全力进攻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国在失去美国的支持后(消极支持)无力对欧洲大陆进行反攻,局面进入到僵持阶段;

斯大林因英、美的背信弃义而“暴怒”,孤注一掷,集结全国大部分兵力奋力挺进柏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在盟军分崩离析之后,德国有了喘息之机,他可以将部署在西线的部队调往东线用以抵挡苏联,苏联的进攻开始变得迟缓,甚至是停滞不前;

苏联在没有完全攻下德国的情况之下是不可能配合美国出兵中国东北的,尽管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可日本并没有因此投降(因为不少人认为日本的投降不是因为那两颗原子弹,而是忌惮于苏联的百万大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这场登陆作战的失败导致的结果就是欧洲战事停滞不前,双方处于一个攻守平衡的状态中,在太平洋战场日本虽然失去了外围领地,但“一亿玉碎”的口号仍然在执行,美军不得已只得用阵亡百万士兵的代价一点一点的啃掉这块“骨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战场上的终结战争的形式大概率以谈判的方式收尾,德国继续存在,但没有沦陷,日本现状和今天差不多,依旧被美国所占领,苏联也没有因为战争获得更多的利益;

由于战争结束之时至少有三个世界性强国(美国、德国和苏联)的存在,也就不会有后来所谓的“冷战”时代了,在这个场景之下未来的世界就不是“双强争雄”了,而会变成“三国演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