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1917年),抵达欧洲的14万华工,去英国10万,法国4万,后来法国借给美国1万,为美国的欧洲远征军服务。按照合同约定,中国的华工是不参加战斗的,但是到了英国后,直接把华工投放到前线上,替下本国的工人。华工的工作是挖战壕、修路架桥、掩埋尸体、甚至是排雷,战场上最繁重最危险的工作,都交给了华工。
就在最近一段时间,媒体纷纷证实:朝鲜已经派驻军队进入俄罗斯的库尔斯克,而且有1万人,而且目前已经跟乌克兰军队交上火,小规模作战。
这份乌克兰国防部长乌梅罗夫的证词信息量非常有限,如何交火,用些什么武器,用什么方式,伤亡情况如何,都没有通报。
过去我们也曾分析朝鲜入俄的意义,主要把它定位为一次象征性的援助俄罗斯的行动,但是北约和乌克兰都显得非常“痛恨”这次派遣,但是大家心知肚明的是,朝鲜的行为尽管对脆弱的俄乌战局平衡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无法对战局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要知道过去全球各地的雇佣军或志愿军,包括军官和培训人员进入乌克兰,援助乌克兰,也不是什么秘密。
这里我们再从东方国家的角度来看下朝鲜这次行动的意义。
大家应该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曾经派遣军队人员和劳工参加协约国同同盟军作战。
有资料显示:鉴于巨大的伤亡数字,比如像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法军死伤54.3万人,德军死伤43.3万人;又比如索姆河战役,英法联军与德军共损失了120余万人,(这个数字跟后来二战比是小巫见大巫,但是这当时也够猛的了)英法不得不同意中国参与当时战争,以工代兵的方式参与协约国作战,以对抗德国与奥匈帝国的联盟。
他们的待遇是:当时法国给出的工资是每天1法郎,普通华工每个月25法郎,当时可以兑换5块银元,并且在国内的家属每个月还能领到10块银元的补贴金。合同期一般为三年,至少为一年。
入欧劳工当时面临很大的安全风险:1917年2月,运送华工的法国轮船阿陀斯号被德军潜艇伏击,船上的500余名中国劳工全部遇难。在法国皮卡第的战斗中,德国突破了防线,正在挖战壕的华工,只能用铁锹、镐头与德军肉搏,大部分战死。
担任13营的翻译张邦永在《华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片段回忆》中讲述:挖战壕的地方已经在敌人的步枪射程之内,有些地方与敌人战壕相距不过50码。我们挖战壕,战壕挖好之后,英兵才进来,所以我们实际是在最前线。3营10连的华工严振盛讲述:我们的生活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在战事吃紧和下雨天,连烂霉面包也吃不饱。有一次7天7夜没食物,全靠挖野菜、吃萝卜度日,说好的薪酬也得不到兑现。
在英国的一份报告中,有这么一句话评价一战劳工,“如果把一个印度人、一个中国人和一个英国人放在一起比较,中国人挖战壕的效率是印度人的两倍,比英国人的效率还要高。”
中国14万北方农民从山东威海出发,远赴欧洲参加一战,回国只有11万,抛头颅洒热血,不光参与同时也在与西方文明直接接触,在改变自身世界观的同时,让中国民族逐渐走入国际化做出了贡献。
进行对比,我们发现这次朝军入库尔斯克作战,和上个世纪初的那次中国劳工入欧洲有着相似的意义,即东方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干预。尽管这两次行动不具有决定性意义,但是通过自身行动来积极干预和影响欧洲事件,体现的都是战略眼光和勇气。
当年中国行动的主要目的是目睹德国即将战败,通过加入协约国,试图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尽管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巴黎和会大家都知道,中国并不能保证自己的权益;这次朝鲜行动一样,通过和俄罗斯实现利益交换,以确保自己在半岛的安全底座在日、韩、美军事同盟不断勾连、抵近的情况下,不至于坍塌。
两次行动也将表明,东方人的刻苦耐劳以及高度的纪律性和合作性,会给欧洲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