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一百二十九师部的386旅,曾经在革命战争时期,一度令敌人闻风丧胆,先后走出过数名将帅之才。1
937年,陈赓同志带队指挥被任命为旅长。和他同为指挥官的陈再道同志出任副旅长,李聚奎同志出任副参谋长。
1939年,因为陈再道同志和李聚奎同志的调任,386旅迎来了新的副旅长许世友同志,和参谋长周希汉同志。
众所周知的是,副旅长在军中的作战指挥地位,明显是高于参谋长的。
可是就在旅长陈庚同志前往中央汇报期间,居然让身为参谋长的周希汉同志执掌指挥权。
这期间,作为副旅长的许世友同志还发出了疑问,你周希汉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一、许副旅长和周参谋长
说到著名的上将许世友同志,就不得不提他的好战友,中将周希汉同志。提到这两个人,就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优秀的红军好旅部,三百八十六旅。
曾经一场看似“越级”的指挥,让许世友和周希汉这两位同志,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惺惺相惜。
对革命战争历史稍稍有所了解的人,大抵上都会知道许世友同志和周希汉同志的军中地位。
两位同志在军中相识多年以来,一直都是许世友的职位在周希汉之上的。
在第一百二十九师期间,作为副旅长的许世友同志的作战指挥权,也是高于作为参谋长的周希汉同志的。
虽然在职位上,周希汉同志始终是不如许世友同志的,但是若论起作战攻略部署和指挥才能,两个人都是勇猛刚烈、足智多谋的。
共有的革命热忱,让两个同志有机会在军中相遇。一样的仇日情绪、家国情怀,让两个在战场上同样果敢无畏的战士互相钦佩、学习。
许世友同志曾经直言周希汉同志为“扭捏作态的没兵样”。周希汉同志也不堪示弱,调笑地回应许世友为“名声大噪的许和尚”。
随后,两个人相视一笑,走到了各自的岗位上进行战斗。
那一战,将敌人打的被俘的被俘、战死的战死,最终可谓是大败逃窜。那一战,将386旅的名声彻底在军中打响。
同时在那一战打响的还有,旅长陈庚同志的知人善用,副旅长许世友同志的大局观念,参谋长周希汉同志“满肚子的名堂”。
二、陈赓移交指挥权
作为周希汉同志的老领导,陈庚同志自从八路军成立初期,就对其出色的军事才能青眼有加。
虽然军中一向有“周希汉同志傲气足、脾气大”的传闻,但是论起关键时刻想办法打敌人这件事,周希汉同志可谓是从不让人感到失望的。
也正因为周希汉同志总是能想到,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攻敌良策,所以陈庚同志对其一路扶持、栽培。
从作战股长到补充团团长。1938年,25岁的周希汉同志,已经被旅长陈赓同志、提任到旅部参谋长的职位之上。
当时,旅部接到上级的作战命令,命令其在地处开阔的冀南平原地带,打一场诱敌深入的伏击战。
对作战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之后,陈赓同志几乎是叹气连连。
打伏击自然最重要的就是埋伏好。眼前这个几乎没有任何遮挡物的地方,打冲锋还差不多,打伏击不是在开玩笑嘛。陈庚同志心里对这次战役的胜利越是没底。
直到周希汉同志发现了一处洼地,易守难攻、特别利于开展口袋阵。这才让陈赓同志终于松了一口气。
为了能够充分表彰周希汉同志不服输的抗战精神,同时也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优秀的作战才能,陈庚同志特将诱敌伏击战役的指挥权,移交给了周希汉同志。
为了避免革命队伍内部对此有所争议,还特意将当时的副旅长许世友、政委王新亭等人聚集讨论。
周希汉同志一听,陈赓旅长要下达命令,让自己执掌全旅的作战指挥,随即就提出了拒绝。
表示自己仅仅是一个参谋长,无权指挥职位高于自己的许世友同志以及王新亭同志等人。
推托之时,刚来旅部就任不久的许世友同志,看到周希汉同志扭捏的状态禁不住说了一句,“周希汉你搞什么名堂,扭捏作态,哪还有个革命战士应该有的样子”。
说完,还特意表示自己刚来,急需去新一团熟悉部队。
彼时,身为副旅长的韩东山同志,也表示自己不久后就被调离、要去补充团参与调离前的最后一场战役。陈赓同志声称自己要立即赶往师部,向师部领导汇报最新的作战攻略。临行前还不忘宽慰周希汉同志,
“战士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面对旅部领导们,对自己如此的信任和托付,周希汉同志终于不再进行推拒,接过了指挥权。
用一场战役的胜利,向这些领导和战友们表达了内心的感激。
三、指挥得当终告捷
能够被陈庚同志予以重视的周希汉同志自然是优秀的。
周希汉同志能够在甚为平坦的香城固战场,找到一处两个村子之间的洼地。足见其侦查能力不凡。准备利用这个天然优势伏击的同时,又能够想到借此引诱、扫荡附近县城的那股敌人最为适宜。可见其心有谋略。
香固城伏击战中,周希汉同志先是按照计划诱敌深入,然后趁敌人悉数进入到了预备好的伏击圈中,立即指挥部队切断敌人逃跑的后路。敌人被团团围住后企图释放毒气,周希汉同志立即命人炸散了毒气,
然后一鼓作气将敌人尽数消灭。
此次香固城伏击战,被称为平原诱敌伏击类战役的优秀范例。
战役消灭敌人数百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最重要的是,这次战役的指挥经历,为周希汉同志后来成为优秀的指挥司令员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成为了许世友和周希汉两位同志军旅生涯中,最经典的协同案例。
总结:
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能够在关键时刻,勇于承担大任,也是革命斗士们非常值得学习的优秀品质之一
。诚如许世友同志所说,周希汉同志“确实有名堂”。作为一代革命志士,周希汉同志可谓是“满腔热血献祖国,满心名堂尽歼敌。”
正是有了战争年月里,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才有了新中国成立后,和平安乐的幸福生活。
他们的丰功伟绩,他们能够以大局为重,大义为先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后来人铭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