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战,日本人是北上打苏联,还是南下打美英,他们一直都没想明白。没想明白之下,只要有一个理由,反而好办了。这个理由谁给的?美国人直接给的,德国人间接给的。事情经过,不得不从罗斯福抛给日本人的那个橄榄枝说起。
二次大战,看似道貌盎然、一身正气的罗斯福为了稳住日本人,做了一件特别丢面儿且热脸贴冷屁股的事。过后罗斯福为什么玩了命地收拾日本人,丢份了!毕竟在罗斯福眼里他根本瞧不起日本人,贵族怎么能看得上暴发户。但是美国一向的政策是先欧后亚,而且傻子都不愿意两线作战。为此,罗斯福不光答应继续给跃跃欲试的日本人提供石油、钢铁等战略物资,还出卖了很多中国的利益(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蒋介石知道后很愤怒,宋美龄还为此展开了一系列很值得回味的外交斡旋、甚至是战斗,当然这些都没用。倒不是什么弱国无外交的问题,只是那时希特勒在世界中心的欧洲太疯狂,罗斯福受不了了,美国的利益快没了。那么,罗斯福的这次热脸贴冷屁股的事件,为什么失败了?哪些日本人没有给罗斯福面子?这些不给面子的人(可以说是“脑子进水”的一群人),可不全是日本的高层,日本高层大多对于罗斯福提出的“美日谅解案”那是非常的欢迎的,他们认为这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可最后为什么太平洋战争还是发生了?这个过程看似滑稽,实则很能说明日本二战为什么会失败。
希特勒在欧洲疯狂的时候,同作为世界风云人物的罗斯福,他当然不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罗斯福的不允许不是因为美国和英国的血缘关系,也不是其他的什么“高大上”,只因为那时的美国有理想、有抱负,他想统领世界,而统领世界的第一步就得先把欧洲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刺头希特勒干掉。
美国人不是不想打日本,在1902年日俄战争之前,美国为了菲律宾的安全就把日本当成了假想敌,而且还制定了一整套的“橙色作战”计划,也可以说,美国早就看日本人不顺眼了。不光美国人,那时候的欧洲列强都对日本人很反感,一群身高不到一米五、六的矮矬子在亚洲称王称霸,谁看着能吃得下饭!先不说美英,就连那个被希特勒占了老家的荷兰,在日本即将南下的时候,对于日本抛来的橄榄枝都不屑一顾,足以证明那时日本的扩张行为,一是让人痛恨,二是让人警觉,这两方面综合之下,收拾他是早晚的事儿。
可收拾日本不是件轻松的事儿,尤其是日本的海军,那在当时是响当当的,美国的太平洋舰队要是跟他一对一的较量,那是没有胜算的。而且海军是最费钱的军种,一时半会儿,可是真弄不出那么多军舰和日本人开战。
所以罗斯福跟日本人提出了:只要你不继续扩大战争,只要你在亚洲老实地保持现状,美国可以承认日本在中国的所有即得利益,包括承认日本扶持溥仪的那个伪“满洲国”和汪精卫的那个伪“国民政府”。那时除了不正常的国家,好像只有苏联承认过伪满洲国。
在此之前,美国可是一直打着“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所谓的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幌子,在全世界忽悠所有的国家。比如日本人在一战结束后,在中国抢的所有原来德国人的利益,都是在美国人的操纵下,无奈地还给了中国。还比如美国还想让他占领的菲律宾独立。这一切的行为,都是美国人在搅和世界平衡。因为美国人很有钱,他放弃了殖民主义政策,继续的是“货币外交政策”。这和现在的美国一样,逼不得已,不要打仗,面包和牛奶比炸弹要更管用。
希特勒和那个废物墨索里尼在欧洲,日本人在亚洲这种用拳头解决一切事情的做法,严重违背了美国的既定政策和它在世界的长远利益。所以美国肯定要联合德意日的对手来对付德意日。这就是美国为什么联合英国,法国,苏联,中国一起对付德国,日本,意大利的最根本原因,尤其是对于苏联,他可以暂时抛开意识形态玩了命的给予支援,不是他吃饱了撑的,只是因为暂时没办法。
对于美国抛来的橄榄枝“美日谅解案”,日本的内阁和大本营那反应是非常的迅速,一个反对的都没有,全部同意,甚至已经准备把德国,意大利那哥俩全给卖了。这也是日本难得的仅有的一次,上下一致、其利断金。
二战时包括二战之前(日清战争、日俄战争)日本军队有一个极其变态的三个“二元化”,政治和军事二元化,军政和军令二元化,海军和陆军二元化。也就是说,政府管不了军队,军队归天皇统帅,政府只负责征兵和给军人发工资,至于军队在干什么?怎么作战和用兵?政府管不了。还有海军和陆军出了名的不和,双方用70%的精力内杠,用30%的精力对付敌人,甚至陆军想要自己建航母,海军想要自己造坦克。
天皇通过什么指挥日本军队,陆军通过参谋本部,海军通过军令部,参谋本部和军令部是由什么人组成的?就是那些所谓日本最精英的一群“参谋”,这些参谋们和其他的国家完全不一样,权利很大,也就是这些参谋可以指挥师团长,联队长,大队长等等。而这些参谋最擅长的就是“下克上”。
另外,政府管不了军队,军队却可以左右政府。因为内阁的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必须由现役军人来担任,只要军队不满政府,那么陆军大臣,海军大臣就会辞职,缺了这两个大臣,内阁还叫内阁吗。所以军队一不满意,政府就会垮台,那么最后只能由军人来组阁,比如东条英机组阁。
陆军的参谋本部,海军的军令部,光看这两个名字,就能够证明日本的陆军和海军有多么的不和,都是参谋组成的部门,一个叫参谋本部,一个叫军令部,谁也不服谁,名字都不可以一样。
“下克上”通俗点就是,没有计划,没有命令,一些胆大的参谋可以自己制定计划,自己发布作战命令。而且出了事儿,他们都没事,总有替罪羊。
日本的参谋为什么这么牛?因为只有陆军大学校的毕业生才可以当参谋。从陆军大学校建校到1945年的60年间只有3000左右的毕业生,平均每年不到60个人,所以这些参谋是日本陆军中精英中的精英。比如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成绩在前20%的人才有报考陆军大学校的资格。二战日本被绞死的甲级战犯中,绝大部分都是参谋出身。日军参谋那标志性的绶带就是身份的象征。虽然日本海军培养参谋比日本陆军要晚一些,但是都是一个德行。
二战昭和参谋“下克上”的事件最出名的几个:九一八事变,两次诺门坎事件,七七事变,入驻法属印度支那。当然,能够出现这么多“下克上”的事件,也是经过了一系列的事件,才能让这些参谋胆子越来越大。
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下级军官杀首相都杀习惯了。比如滨口雄幸、犬养毅,到最后发展成“二二六事件”。这次事件虽然没有杀了内阁总理大臣冈田启介,但是冈田启介的秘书兼妹夫松尾传藏因为长相相似被误杀,还有内大臣斋藤实(中了47枪)、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被打成马蜂窝)、财政(大藏)大臣高桥是清(左右乱捅而死)。唯一活下来的侍从长铃木贯太郎,挨了三枪(日本手枪杀伤力可叹)后,被他的老婆鹰子夫人拦下保住一命。鹰子夫人为什么能拦下发了疯的少壮派军人,不是因为她是著名的教育家,而是因为她是昭和天皇的奶妈子。
虽然裕仁天皇很愤怒:“如果陆军大臣无能为力,朕就亲率近卫师团去平定叛乱!快快备马!”但最后的处理结果也不尽人意,这就是“二二六事件”极大地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日后的疯狂。
“九一八事变”是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下克上”的杰作。被誉为世界三大东方指挥家的小泽征尔,他后面那两个字“征”就是板垣征四郎的“征”,“尔”就是石原莞尔的“尔”。正是“九一八事变”中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的成功,使得以后的参谋们更加疯狂,更加不顾后果,更加符合了日本人的特点,只顾着怎么样去发动战争,完全不管怎么样去结束战争。
“两次诺门坎事件”是辻政信“下克上”的杰作。这个辻政信是二战日本最著名的一个灾星、搅屎棍,到哪哪倒霉。狂妄、冷酷、精力旺盛、好大喜功、志大才疏,连假传天皇命令的事都敢干。配合他的是板垣征四郎。时任陆军大臣的板垣征次郎有一句名言:只是一个师团的话,就不要那么烦了,让关东军去吧。这是一句很有名的话,因为这句话说出了那些参谋的本质,不顾人命、不顾国运,一心战争。
正是这些参谋们特有的参谋思想,以至于到了“七七事变”的时候,连以“下克上”的鼻祖闻名的石原莞尔都阻止不了他的后辈们了。
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挑起了日本对中国的战争,两次诺门坎事件差点挑起了日本和苏联的全面战争,那么,入驻法属支那(越南)挑起了什么?挑起了日本和美国的太平洋战争。
挑起入驻法属支那“下克上”的参谋是佐藤贤了。这个让议员(他曾经的老师)闭嘴的家伙,是和辻政信一样的恐怖参谋。他的“下克上”进驻越南,使日本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法属支那(越南)是美国人的底线,因为越南向南可以占领荷属东印度,也就是印度尼西亚,那里有当时亚洲最大的一块油田。越南向西还可以切断英美支援中国的最后一条道路缅甸。
当时支援中国的道路一共有四条,第一条路是苏联,第二条路是香港,第三条路是越南,第四条路是缅甸。日本和苏联签订了“日苏互不侵犯条约”,切断了来自苏联的外援,那时苏联也没有能力援别人。日本占领了香港,切断了来自香港的外援。这下子日本又占领了越南,那么它向西能够占领缅甸以彻底切断援助中国的道路,向南又可以抢那块儿亚洲最大的油田。所以这种利益,美国人绝对不能给日本人,中国是美国在亚洲最大的市场,印度尼西亚是美国在亚洲最大的油田,这两个底线,代表了两条最大的利益,所以美国人生气了,罗斯福被打脸的同时更加生气。
有一点让人非常的不可理解,佐藤的这次“下克上”怎么看都有些稀里糊涂,或者说是喝多了。当时日本和法国维希政府已经达成了协议,在日本尊重法国主权和领土的基础上,法国可以向日本提供三个机场,并同意日本在越南驻军几千人,可是这个佐藤还要强行的进驻,甚至还和法国军队产生了冲突。就算法国维希政府让希特勒欺负得够呛,但是法国人竟然让日本人给欺负了,这是有损法兰西民族的尊严的。再说了,日本这么公开地违反国际条约,除了日本这帮参谋们胆大包天外,还彻底影射了一个问题,这些从小只受到军事教育的参谋们,不懂政治,不懂社会,只会打仗。可能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军国主义,什么是法西斯,他们连自己都看不清楚,简直是一群疯子。
这次事件虽然日本处理了很多人,但是都是一些不相关的。而这个肇事者佐藤,不光什么事也没有,居然一段时间后还荣升了,为什么?因为他是东条英机的铁粉、走狗,东条英机曾是他的老师,东条混出来了,他能差到哪儿去。战后佐藤因为这次事件成了甲级战犯,这家伙当时高兴得像晋升了一样,他认为他能和东条这些大人物站在一起受审,是莫大的荣耀。就像石原莞尔没有受到起诉,他不光不感到庆幸,还很委屈一样,这帮人都疯了。
配合着佐藤的日本高层有一个搅屎棍,他叫松冈洋佑,日本外相。这位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的走狗,无时无刻想着的是德国人的利益,不知道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是怎么忽悠的他。当时他刚好和苏联的莫洛托夫签订了“日苏互不侵犯条约”后回国。他本想着北面我都给你们搞定了,日本该南下了吧。可是,在他听到东条陆相和及川海相同意“日美谅解案”时,他都快要疯了。他不能忍受这种事情的发生,所以他开始搅和。松冈一面和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联系,一面找陆海军中那些强硬的参谋军官谈话。他这么搞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件事情,为什么不是他主导的?如果是“日美谅解案”交到他的手里,那么他就同意了,就不搅和了。就连日本天皇听到他搅和“日美谅解案”时,都要把他踢走、解职,东条也是这个想法,可最后为什么没有撤了他?因为近卫文磨首相没这么干,这也是近卫文磨战败后自杀没有得到同情的最重要原因。如果他把这个松冈给撤了,那么可能战争的走向会是另一条路,但是他没有撤掉松冈,这也证明,近卫文磨骨子里还是想打的。
不知道这个松冈洋佑知不知道,那时的希特勒在苏联的锋芒已经被扼制住了。如果他知道了,会怎么做,结果一样,疯子不需要任何事实作为依据。
这个过程中,日本的陆军和海军的不和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陆军很多人不同意打,海军很多人也不同意打,但是他们谁也没有提出反对,为什么?因为陆军和海军都怕让人说成是胆小鬼,所以谁也不想出来背这个锅。万一打胜了呢!
经过松冈、里宾特洛甫、疯子参谋的一顿搅和,日本进驻了越南,这使得美国人彻底看清了日本人到底是一副什么嘴脸。所以,罗斯福为了找回面子,修改了日美协议:要求日本全面从中国和越南撤军,不要提什么伪满洲国和伪国民政府了,一概不予承认。
这样日本是没咒念了,只能硬着头皮和美国人干了。
最后,陆军参谋总长杉山元和海军军令总长永野修身去见了日本天皇,那次著名的对话便顺道产生了。
天皇:一旦日美开战,陆军需要多长时间?杉山元:三个月。天皇:在中国事变开始的时候,你是陆军大臣吧,当时你说三个月,现在四年了。杉山元:中国地方太大,所以没有办法。天皇:如果说中国地方大,那么太平洋不是更大吗?杉山元无语。永野修身说,现在的情况是动手术还是不动手术的问题,不动手术肯定死,动手术的话,可能还有救,这时还是希望外交努力的。
永野修身说的外交努力是近卫文磨希望和罗斯福去谈判,但是近卫文磨没有去。为什么?因为辻政信说,如果首相敢去和美国人谈判,那么我就炸死他!你说这种情况下,太平洋战争能不发生吗。
当然,近卫文磨也不傻,他不愿意为战争背锅,所以他辞职了,近卫辞职之后,没人愿意出来背锅,后来只能让东条英机上了。这家伙当上首相后,有人说他也曾试图避战,这个我不信。
总之,发动太平洋战争是日本的军政和军令两个系统都同意的,天皇也是同意的,这个历史责任他们撇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