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1、为什么说72条-74条是第71的补充?
答:
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而成食糜,下传小肠。小肠受盛,并在胆汁的参与
因为这三条因为都用了同样的省文法,且这三条都是对五苓散的补充。第 72 条是紧接着第 71 条后半部分说的,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在脉浮数的后面省略了小便不利四个字。所以第 72 条完整版应该是:发汗已,脉浮数,小便不利,烦渴者,五苓散主之。这样做的目的,第一是为了避免和第 71 条条文后半部分的简单重复。第二为了和第 71 条作对比。第 71 条后半部分说若脉浮,第72条是脉浮数,多了一个“数”字。第 71 条的后半部分说,微热,消渴者,而第 72 条说烦渴者。这样一对比,就把夹在脉浮和微热消渴者中间的四个字“小便不利”省略了。第 72 条条文说的五苓散证,一方面是为了说明五苓散证,有微热和烦渴的区别,另外一方面是为了承上启下,起衔接第 71 条、引出第 73条的作用。五苓散既可以治疗脉浮而微热消渴,也可以治疗脉浮数烦渴,但是它们都有小便不利,因为都是太阳经腑同病的太阳蓄水证。第 72 条说了之后,第 73 条紧接着出现了,说明第 73 条也省略了小便不利,只是为了突出渴与后面不渴形成对比和反差,通过渴和不渴来鉴别五苓散证和茯苓甘草汤证。为什么第 73 条把五苓散证和苓甘草汤证拿出来鉴别呢?因为五苓散证是太阳膀胱蓄水证,就是水停在下焦部位的膀胱。茯苓甘草汤也叫苓桂姜甘汤,是治疗胃虚水停的。也就是说,第 73 条条文是为了鉴别水停在膀胱和水停在胃的区别,它们最大的、最典型的、最明显的反差是渴和不渴。73条说茯苓甘草汤能够治疗水厥,第 74 条出现水逆,要区分看待。水厥是胃中有水,导致阳气不能达四肢而四肢厥冷。而水逆是指下焦膀胱蓄水,引起水气上逆,引起胃失和降,水入则吐。水逆是太阳蓄水的重证。
问
2、茯苓甘草汤与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的区别与联系?
答:
茯苓甘草汤和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很相似,只是姜、术、枣不同。为什么会有姜、术、枣的区分? 因为这三个药的不同而治疗的临床表现和结果完全不一样。这三个方子都是在有表证发汗之后引起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点是都有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汤证是发汗后伤及心阳,其人又手自冒心,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具有温心阳,温化水湿的作用。苓桂枣甘汤的大枣是培土治水,防止下焦寒饮上逆成奔豚的。苓桂术甘汤的术是白术,是来健脾的,汗后,心脾阳虚,中阳不足之痰饮,它有白术。而本条的苓桂姜甘汤证是汗后伤阳,是心胃阳虚,不是心脾阳虚,里面的生姜是温胃化饮的,心胃阳虚,阳虚水停于胃,生姜温胃化饮,走而不守,能通阳达四肢,因此还能治水厥。
问
3、默写72-74条原文及翻译?
答:
第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第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72条的翻译:外感风寒,通过发汗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