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成都平原经济区等五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新闻发布会。
日前,《成都平原经济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等五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
11月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成都平原经济区等五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罗旭刚,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杨健,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院长王永峰对《规划》进行了解读,并答记者问。
四川五大片区分别是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
《规划》与《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共同构建起具有四川特色的省级“1+5”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成都平原经济区等五大片区首部“多规合一”的跨市(州)区域型专项规划,并对《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进行了深化细化,着重统筹各类关键性自然和空间资源在市(州)之间的协同布局,促进各片区差异化、高质量发展,为四川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空间基础。
成都平原经济区
内圈同城化、全域一体化
构建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新格局
作为全省产业基础最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成都平原经济区以全省约18%的土地贡献了6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集聚了超50%的常住人口。罗旭刚表示,成都平原经济区将构建以“内圈同城化、全域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新格局。
具体而言,在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进程方面,成都都市圈4市突出各地优势特色,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共建世界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为引领,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平台等创新节点为支撑,共建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加快打造3条由成都延伸至德阳、眉山、资阳的轨道交通,保障市域间高频率的通勤需求。同时还规划了成都都市圈环线铁路,实现4市铁路直连。
在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内8市协调发展方面,以成都都市圈为先导,推动一批跨市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动成德绵产业联动区建设,加强成德绵眉遂深化电子信息产业协作,探索开展毗邻地区融合发展试点建设。
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协同互动方面,成都平原经济区将加快推进成渝中线高铁建设和成渝高速公路扩容,强化成渝两地的直连直通;推进成都科学城、重庆科学城、绵阳科技城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协同各市大学城、高新区等创新集聚区,构建区域创新联合体。
川南经济区
四方面举措
助推打造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
2023年,川南经济区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破万亿元,经济总量居五大片区第二位,打造四川第二经济增长极初见成效。
川南经济区国土空间规划有哪些亮点特色?“主要通过4个方面的措施,助推其加快打造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杨健说。
第一个方面是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全面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通过降低川南南部山区等生态脆弱地区的开发强度,推动4市协同开展流域治理和岸线保护建设、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等方式,缓解生态压力,逐步提升生态质量。
第二个方面是引导城镇和产业空间高效集聚。重点打造宜宾-泸州组团与内江自贡同城化区域两个城镇发展极核,引导人口、产业向两大极核转移和集聚,通过“两两协同”整合优化城镇空间。
第三个方面是打造四向开放的新格局。4市将共同推动南向开放门户枢纽建设,协同重庆共建长江上游航运枢纽,建设川南渝西区域合作平台,提升面向滇黔的辐射能力,形成“毗邻互联,通江达海”的区域开放新格局。
第四个方面是塑造宜居宜业的国土空间。合理统筹产业与城镇服务功能布局,发展壮大泸州、宜宾服务业中心城市,推进内江、自贡服务业同城化。
川东北经济区
5市协同振兴发展
共建汽车汽配产业集群
川东北经济区地处川渝陕甘接合部,是四川东向北向开放的重要门户,拥有独特的地理区位。如何谋划该区域振兴发展?王永峰表示,将协调川东北5市在交通共建、产业共链、公服共享等方面深化合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王永峰表示,首先是共同加强通达能力。推进西渝高铁、成达万高铁、汉巴南等铁路建设,加快镇巴至广安、G5广元至绵阳段扩容等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建设阆中古城机场、广安机场,进一步提升通达效率。
“川东北经济区毗邻重庆,具有承接重庆产业的区位条件。近几年,重庆汽车产业已在该区域布局。”王永峰表示,在共同健全产业链条环节,川东北经济区5市将共同打造汽车汽配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南充汽车产业园、达州和广安汽摩零配件制造等项目建设。同时,在卫生、教育、文化等重点领域开展先行合作,构建相互衔接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经济区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
川西北生态示范区
谋划10条精品路线
深挖旅游资源
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川西北旅游市场持续火爆。作为全国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将通过哪些举措来进一步促进旅游发展?
王永峰表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聚焦“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坚持生态优先,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对其他生态空间适度控制旅游活动强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王永峰介绍,针对全域旅游,川西北深入挖掘阿坝、甘孜的旅游资源潜力,全面梳理评价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划分了不同的景观特色区域,重点打造“大九寨”“大贡嘎”“大香格里拉”三大生态文化型世界旅游目的地聚集区,高标准建设长征红色旅游走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茶马古道历史文化走廊等文化旅游走廊。
“我们将重点建设10条精品旅游线路。”王永峰说,其中包括G317、G318中国最美景观大道旅游线,大熊猫生态与文化旅游线、康巴文化国际深度体验旅游线等6条国际旅游精品线路和红原-九曲黄河大草地自驾旅游线等4条特色旅游精品线路。
攀西经济区
坚持“一盘棋”发展
将共建钒钛、稀土优势产业集群
安宁河流域是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核心承载地,探明钒钛磁铁矿资源储量约76亿吨、居全国第一位,稀土氧化物资源储量约259万吨,是国内仅次于内蒙古包头的第二大稀土矿区。
“攀西经济区的国土空间规划将‘建设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作为战略定位,并提出了‘建成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我国重要的稀土研发制造中心和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打造国内资源富集地科学开发利用资源的示范区’目标。”罗旭刚说。
如何推进攀枝花、凉山两地优势资源产业集群协同共建,努力为资源富集地区的资源科学利用和产业发展探索有益经验?罗旭刚说,攀西经济区规划坚持攀西经济区“一盘棋”,以钒钛和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为核心,以产业链分工为导向,整体统筹相关工业园区的功能分工与布局优化,推动两市(州)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共建钒钛、稀土优势产业集群。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