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仗就让越军奔袭4天,武元甲打电话说情:“部队太疲劳了,我看一下子很难攻上去...”,陈赓怒拍桌子:“如果这样的仗还不打,我就卷起铺盖走了”

1950年7月7日,陈赓带领部队从云南昆明出发,步行穿越艰难的山地前往越南。此时的他腿伤严重,无法骑马,但依然坚持与部队同行。

陈赓此行的任务,是作为军事顾问协助越南人民军对抗法国军队。越南此时的局势极其严峻,法军的驻军已达25万,不仅装备精良,还得到了美国的武器援助。

法军的战略目标明确:巩固南越,围剿北方的越共游击队,封锁中越边境,切断外部援助。在这样的背景下,胡志明迫切需要中国的帮助。

越南方面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位在中国将领,作为越南军队的指挥官,武元甲对战局有自己的理解,他对陈赓的指挥风格颇有怀疑。

1950年7月26日,陈赓在向毛主席发电报中表示,当前越南军队不宜贸然进攻防守严密的高平,而应当“围点打援”,通过攻击敌人防守薄弱的据点,吸引法军援兵,再在山地地形上伏击敌军。

他认为,越南军队的力量还不足以与法国军队展开大规模的正面战斗,必须通过小规模战斗积累经验,逐步消耗敌军。

这一战略与武元甲的计划大相径庭。武元甲主张正面进攻,尤其是在七溪战役中,他曾提议对集结了3000多名法军的据点展开大规模攻势,试图一举歼灭敌军。

可陈赓果断制止了这一计划,认为敌方的兵力过于强大,贸然进攻只会造成大量伤亡,反而不利于整体战局。

“他们的撤退是一种诱敌深入的计策。”陈赓冷静地分析着敌军的动向,命令越军继续坚守东溪,等待更好的时机发动反击。很快,陈赓的判断很快得到了验证。

1950年9月,法军果然对东溪发起了猛烈进攻。他们以为越军已经疲惫不堪,准备一举夺下这片关键的山区。

越军早已在陈赓的指挥下布下了天罗地网,法军陷入了越军精心设计的圈套。此次战役,越军歼灭了法军主力部队,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

胡志明对此战役的胜利极为满意,称这是越军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全歼两个敌军守备连,极大地提升了越军的士气。

胜利的光环背后,越南军队内部却暗流涌动。武元甲虽在战役中表现出色,但他依然对陈赓的战术有诸多质疑。

武元甲和陈赓的分歧,表面上是战略上的不同选择,

实际上却反映了两国军队在作战风格和理念上的差异。越南军队在初期缺乏作战经验,指挥官往往不敢承担责任,士气也时常低落。

陈赓带来的中国军队的游击战术和灵活应变的作战方式,却给越南军队带来了新的希望。这种外来的指挥风格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东溪战役的胜利后,胡志明在一次会议上亲自斡旋了武元甲与陈赓之间的分歧。面对武元甲的不满和陈赓的坚持,胡志明不得不做出选择。

最终,他站在了陈赓的一边,意味深长地对武元甲说道:“你比陈赓差远了。”

这句话并非仅仅指向武元甲个人的能力,而更是对整个越南军队的一次提醒。

中国的经验和支持,尤其是在军事顾问陈赓的帮助下,越军才能从一次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逐步走向胜利。

他希望武元甲能够放下成见,虚心向陈赓学习,越南的革命事业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任何个人的情绪和矛盾,都必须为大局让路。

1950年10月,越军在陈赓的指挥下继续进攻法军的重要据点高平。

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越军成功歼灭了法军五个营,解放了高平,并打通了中越边境和广西的交通线。此战彻底改变了越北根据地的局势,越军士气高涨,法军则陷入了战略被动。

此次战役的胜利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成功,更是越南抗法战争的转折点。越南的抗战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陈赓的战术和指挥能力也得到了越南上下的认可。

武元甲在战役中表现出色,但他不得不承认,陈赓的战略眼光和对游击战的深刻理解,的确帮助越军在战斗中取得了至关重要的胜利。

1950年11月,陈赓完成任务后返回中国,越南方面对他的离去依依不舍。胡志明亲自送给陈赓一张签名照片,并改写了一首诗表达对陈赓的感激之情。

陈赓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离开越南时的感受,称自己顺利完成了任务,带着胜利凯旋归国。

但是,陈赓的离去对越南军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接下来的几次战斗中,越军接连遭遇挫折,胡志明再次向毛主席请求,希望陈赓能够重返越南继续指挥战斗。

此时的陈赓已经被调往朝鲜战场,无法再赴越南。

陈赓离开后,武元甲不得不独自面对接下来的战斗。他在最初的几次战役中接连失利,但在陈赓的影响下,武元甲逐渐学会了灵活应变的作战方式,并开始运用“围点打援”等战术,越军的作战能力也逐渐提升。

多年以后,武元甲回忆起与陈赓的合作时,他不无感慨地说道:“陈赓是我最好的老师。”

武元甲的成长,正是陈赓留下的宝贵财富,而陈赓对越南革命的贡献,也早已超越了战场,成为了中越两国革命事业的共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