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近日,重庆市气象局公示一名拟补充录用的机关工作人员,公告引发关注。有网友质疑该人员可能是“水硕”,岗位疑似“萝卜招录”。11月3日,重庆市气象局向极目新闻记者回应了质疑。(据11月3日极目新闻报道)
涉事单位回应了两大疑问:一是泰国格乐大学得到教育部的认可,该考生的学位证书也已备了案,不存在问题;二是这名考生3月参加体检时怀孕,无法参加妇科及X射线项目的相关体检,于是推迟了体检及后续流程,所以现在进行公示公告。
严格来说,这些解释没有问题。能不能因为其硕士研究生是在国外高校就读的,就读高校曾被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预警,就一定认为她的文凭有问题呢?这个恐怕很难判断。
再说关于体检延后的事情,这无疑是科学和人性化的措施。如果涉事单位以女性怀孕不能参加一些项目的体检为由拒绝录用,恐怕还会引发质疑,造成更大的舆论风波。
也不得不承认,一些国外高校的硕士文凭含金量并不高。国内有的高校为了提升教师群体持有博士文凭的比例,成批送青年教师赴国外高校学习拿证;有的学生去国外大学就读,读的还是中文专业等;甚至,不乏一些国外高校“产业化”发展,交钱就能过,导致学生根本没达到相应的学业水平。
所以,就存在高校是真实的,文凭也是真实的,文凭也经过了相关部门的认证,但文凭社会认同度不高的情况。所谓“水硕”的说法,无非是指其含金量不高,学生能力水平不足。
不过也要看到,目前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录都有严格的程序,要经过笔试、面试以及体检、考察等环节。如果在招录过程中不存在暗箱操作的问题,该考生能够通过审核,至少表明她的个人能力受到了认可。不能因为她拿的是国外高校的文凭,就来否认她的实际水平。
“水硕”的说法,反映了社会对文凭泛滥的焦虑心态,怕因此引发新的社会不公。这个心情可以理解。诚然,国内高校经过严格程序录取的研究生,其文凭“含金量”似乎要高得多。但是,学生最终还是要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到社会上接受检验。
目前,社会上同样存在歧视二本、三本以及第一学历的情况,原因与“水硕”类似,无非是说他们的文凭含金量不高。不可否认,学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代表了个体学习能力,但“唯学历论”“唯名校论”显然也是不合理的。
一方面,用人单位把格局放大、眼光放长远,“不拘一格降人才”,不管起点是高还是低,每个求职者都应当有公平竞争的机会,能平等地被“看见”。另一方面,对人才的评判应该从多个方面衡量,选取合适自己的求职者,这样才能实现共赢。
当然,重庆市气象局说的录用程序上没问题,可能也难完全解开公众心中的疑问。“程序正当”也并不完全等于“结果正当”。这就要求用人单位核实相关录取流程,看有无违规的情况。同时,如果有人发现里面存在暗箱操作、徇私舞弊的情况,也应及时通过相关渠道举报。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