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来经销商差距会越来越大,数量会越来越少,留下的都是积极拥抱变化、抓住趋势、善于学习、能力强大的经销商。

畅销品没有什么利润,高利品卖不动。我想每个快消品经销商老板都想在销量与利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销量与利润之间的矛盾,既有外因也有内因。

在早期,销量管理几乎等同于利润管理,企业只需专注扩大销量,利润自然随之而来。但现在这个阶段,老板能切身体会到生意难做。

市场竞争加剧、跨区域窜货严重、渠道费用攀升,加上临期、退货大量侵蚀利润,简单的销量导向已难以维系健康的利润水平。经销商在追求销量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利润的重要性,最终导致一年白干的尴尬局面。

利润靠什么?销量?

早期,利润管理更多依赖直觉和经验,销量的增长被视为利润提升的直接信号。

这个阶段的经营主要是销量。销量是主要矛盾,其他是次要矛盾。一切经营工作,都要为销量增长让道。一切 KPI(关键绩效指标),就是销量中心。销量就是 KPI的 K(Key,关键)。长期的销量增长固化,形成了习惯。有销量,就有利润,已经成为经销商的固化思维习惯。

但当下这个内卷严重的阶段,销量和利润已不能再画等号了。我们可以看到,有些经销商生意规模很大,甚至过亿元,但反而是微利甚至亏损,有的经销商年销售额4000万—5000万元,老板财务出身,充分利用管理软件数据分析精细化、管理精细化,反而年利润200万—300万元。

为什么?

因为他们意识到要对利润做管理,利润管理需要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的知识。缩量时代,利润是设计出来的,是用管理工具(软件财务系统)分析诊断出问题,马上进行管理改进,从而使公司发展越来越良性。

利润管理的演变,无疑是企业在不断适应与调整市场变化过程中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企业如何根据市场环境、竞争态势以及内部资源状况,灵活调整经营管理策略,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如果你还坚持着销量增长=利润增长,有的经销商公司亏损甚至没有数据支撑,不知道哪个品牌、哪个渠道、哪个客户、哪个人造成的亏损,这种状态的经销商日子应该不好过吧。

销量与利润是相辅相成的,两者都非常重要,既要对销量做增长,也要对利润做管理。在这个时代,才不会成为那个濒死的经销商。

销量增长的多维策略

刚才说过,当下已经是存量或者说是缩量时代,这意味着市场上的资源、客户、份额等都变得有限,不再是过去那种无限制的扩张和增长。这种背景之下,企业想要实现增量,就必须不断蚕食竞争对手的量,以此来增强自身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但单靠一个维度,不足以支撑你的发展,必须在多维度上战胜对手,采取多维策略,从多个角度入手,全方位推动销量增长。

1.目标管理:精准定位,激发潜能

做经销商生意,不可再无目的、无计划。做月度计划、季度计划、年度计划是经销商生意持续发展的保障。无计划的生意手忙脚乱,有计划的生意运筹帷幄。在设定科学的目标体系时,经销商目标应全面覆盖品牌、单品、渠道、人员等多个维度,确保目标既具有挑战性,又切实可行。定期回顾、跟踪与调整机制能确保目标的动态优化,持续激发团队斗志,推动销量增长。

2.销售过程管理:精细化操作,量化成效

强化对销售过程中的关键指标监控,包括但不限于新客户开发、客户分级管理、核心客户目标销量等,确保每一步都有迹可循。具体措施如集贸市场陈列、割箱展示、形象店建设、促销档期规划、促销员培训管理、宣传物料的使用等过程指标,能有效提升产品曝光度与吸引力,推动销量增长。

3.全渠道拓展:灵活布局,拓展市场

今天出来一个新事物,各位能够判断它是好还是不好?2010年、2013年做淘宝天猫,只要做都赚钱,那时候很多人不知道,所以错过。前3年做抖音发现也有错过,也有亏损。但是我的建议是全线布局,聚焦你的根据地,在不断发展、试错的过程中找到活下去的法宝。积极探索新兴渠道与模式,如电商、社团、折扣零售店、B2B、闪电仓等,构建全渠道销售网络,通过渠道优化与整合,提高市场覆盖率与渗透率,捕捉更多销售机会。

4.聚焦核心:精耕细作,提升效率

聚焦核心大单品,打爆一个大单品,聚焦消费者行为的改变,减少无效的投放;聚焦核心渠道或者核心区域,饱和攻击;聚焦核心资源。从商品、运营、品类、营销、人才每个板块都得花点时间。

5.选品与新品推广:创新引领,开拓市场

选品上遵循四个逻辑:依照消费者需求做选择、依照渠道的场景确定商品的结构、依照品类的趋势来规划赢利的结构、依照市场的趋势决定经营的方向。

建议老板多花一点时间选品,比如一个单品占比40%—50%,但毛利贡献只有3—5个点,我建议可以限制到只有10%的占比。

在推广上可操作空间更大:精准分销、铺市的跟踪体系建设、业务员推广 KPI考核都是着手点。

除以上5点之外,还包括数据分析、品项与价格体系管理、竞争对手分析、团队激励与 KPI考核、促销员培训与激励、问题区域诊断与精准施策等维度,掌握每个维度的关键点,把经销商生意的基本功做扎实,销量自然就会增长。

利润管理的核心策略

1.费用目标管理:精细化管控,提升效益

存量时代,做生意有没有对费用目标管理精细化?销售费用、物流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费用都是可以提升成本效益的关键点。建立完善的费用管理体系,细化费用预算,避免无效支出,每月开费用投入产出比会议,分析到店、到品牌、到品项、到人、到费用科目,强化费用审核与审计,确保每一笔费用都产生最大的效益,提升成本控制能力。这是每一个经销商所必须提升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数据分析:深挖潜力,优化利润结构

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数据的把控可以说是对经销商生意的把控。没有数据不决策。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定期评估产品、渠道、客户等利润贡献度,识别那些低效的产品、客户、渠道,做减法,能抛弃的抓紧时间抛弃,能改进的实施针对性改进措施。

3.产品结构调整:精选潜力品项,优化产品组合

结构利润最大的问题是,用大众产品的利润率做高端产品。不敢加价,频繁促销,搞铺货率。最后出现既无销量也无利润的现象。

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品组合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锁定潜力性产品(毛利高,通过培养未来有销量,又迎合消费升级的产品),优化淡旺季产品组合,提升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构建健康的产品利润结构,实现产品线的优化升级。

4.退换货管理:降低退货率,减少损失

两个大的方向:精准分销、退换货 KPI考核。

精准分销:以前我们采用深度分销、人海战术,把货铺满整个终端,在增量时代,这招确实好用,但在缩量时代,只能让你退货量加大,现在必须用精准分销,精准拜访。把要铺的品,用以往动销数据,找到动销率高的门店,逐级分层铺市,动销率前10%的门店先铺进去,根据市场反馈,再铺前20%,一层一层往下分销,降低因无差别式分销导致的退货量。

退换货 KPI考核:退货问题直接与业务员挂钩,规定产品铺市之后,3个月之内可以无条件退到主仓库,3个月之后你再退,对不起,你自己买单。如果说公司让你推的是新品,3个月之后退回,公司承担10%,其余自行承担。也可做奖励制度,减少退货率。

5.分红绩效:科学激励,激发团队活力

科学的分红绩效一定是按底薪+分红+KPI考核奖励这种模式(底薪占比低于30%+分红占比50%以上 +KPI考核占比不高于20%),其中底薪越低越有效,弹性越大,越能激发团队活力。但如何做配比,如何做毛利分红,又如何做各项 KPI考核,是每个经销商老板所要思考和学习的。

关于利润管理还包括价格设定管理、渠道结构优化、争取管理厂家费用支持、应收账款管理、科学采购等核心策略。实现多方面的平衡和优化,才能保障利润增长。

既做销量也做利润

以前,我们听到“不做品牌做销量”,然后到“不做销量做利润”,而我想说:既做销量也做利润!

在大家都认为品牌很重要时,一位营销专家提出“做销量”为主诉求,并不是品牌不重要,而是相对于品牌的长期、大投入,中国“渠道驱动”模式在做销量方面效率更高,市场下沉和深度分销就是重要方法。

当然,不做销量做利润也是一种合理的做质量的策略。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没有利润的企业无法持续经营。将利润目标转换成产品结构,通过推出高端产品或白牌产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但在缩量时代,销量和利润同等重要。如果企业仅仅满足于稳定销量,那么可能会错过很多发展机会。

现在,很多大型商家已经开始转型做 B2B平台商、服务商,通过更高效的方式不断增量、增利。他们的增量也意味着很多小型商家在不断减量或消失。在这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如果我们还想稳定销量,过安稳日子,几乎不可能了。因为不增量就意味着减量,仅靠做利润管理,留给我们的时间和空间也许并不多了。

所以做销量和做利润必须同时进行,才能扩大生意盘子,才有资格去蚕食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销量和利润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都抓好了,才能实现一个正向的驱动循环。

责任编辑:杨晓 | 责任校对:赵艳丽 | 审核:张旭 | 美编: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