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清时期,“馆阁体”非常流行,被官家做为官方字体,就好像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标准文档需要用指定的字体一样,宋体、黑体。但意义不同的是,在没有信息程序的年代下,都得是手写体。其实也就是“标准楷书”,所以在没有书法的基础下,想写好“馆阁体”并非易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习过楷书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想写好楷书是挺难的,更何况是这种要求字字一样大小的标准楷体,更是绝非易事,它不像草书、行书那样。在楷书还没有问世之前,被用于官方字体的是隶书、篆书,同样这几种字体都有一个共同性,就是整洁、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馆阁体的发展历程可追溯到明代,最初被称为台阁体,由书法家沈度所创,其楷书清秀婉丽,深受明成祖喜爱,成为朝廷公文的标准书体。

至清代,台阁体改称馆阁体,并在乾隆年间随着四库馆的开设而风气更盛。馆阁体强调字形端正、结构严谨,但过于追求统一规范,束缚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近百年后逐渐走向衰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馆阁体以字形规范、乌黑光洁、整齐划一为其显著特点。它要求字形方正,笔画粗细均匀,结构严谨,撇捺分明,且每个字的起笔和收笔都需精心处理。整体布局上,馆阁体追求整齐划一,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间距均匀,营造出庄重、肃穆的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林佶这位清朝进士的楷书《闲邪公家传》,却颠覆了我对“馆阁体”的认识! 这幅楷书作品以水墨纸本呈现,册页六对开,每开 23x10.5cm。

它曾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中以 35.28 万港元的价格成交,这一数字足以证明其价值备受认可。林佶所书的《闲邪公家传》大布局较为疏朗,字体更长,行笔通畅,字形端正,笔画丰富,尽显其独特韵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佶,生于1660年( 清朝顺治十七年) ,福建侯官人。他自幼便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好学不倦,康熙三十八年中举,康熙五十一年钦赐进士,后授内阁中书。

他的书法初学馆阁体,后追摹晋唐宋元明诸家,转益多师,遍临法帖,五体皆能,尤擅长小楷书,作品深受文人雅士喜爱,甚至被外国人争相购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是王秋湄题跋

王薳(1884-1944),字秋湄,号秋斋,亦名君演、世仁,字号无念居士。广东番禺人,为清末民初文人及书法家。

林佶楷书《闲邪公家传》写得非常有韵味,平淡中有奇趣,用笔和结构非常有古意。追求晋人的韵趣寻求清真俊逸,摒弃狂怪、霸悍,取向简约闲雅、温润、平和。

声明: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往期好文】点击下方蓝色标题跳转内容详细页面!

超多的书法学习资料,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关注“书画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