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差不多已经忘了这件事的时候,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几乎同时,官方也给出了“天才少女姜萍”的调查结果。
很快,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就发布了情况通报。
早在夏天那会儿,“姜萍事件”第一次被当作“奇迹”热炒的时候,我曾刻意回避了这个话题。
我也做过学生,很多时候还算优等生,直接被学院要求入党的那种(系里排名前3%)。毕业后又一直在大学当老师,中国人外国人都教过。
按照个人经验,这位“天才少女”的人设,大概率是编排出来的。
然而,网民们最喜欢,最希望的,却正是普通人,特别是底层逆袭的“奇迹”。
或者换句说,这也正是如今非常流行的网络短视频里天天上演的那种“爽剧”里的情节,什么霸道总裁爱上我、重生之我要复仇、保安变总裁、落魄流浪汉竟是全球首富失散多年的独生子等等……各种开挂式人生、逆袭与反杀,让观众不断体验着情绪上的“爽感”。
按照这个思路,姜萍的“传说”则会是,一个数学天才因为中考失利被埋没于中专,最后突然顿悟,轻松击败一众天才,被名校破格录取,自此走上人生巅峰。
所以,如果在官方还没有任何定论的时候,就赶紧跳出来分析,说这可能只是个编排的“爽剧”,我肯定会被骂惨。
现在这件事情有了最后的结论,也终于可以简单说说了。
有关采访中的一些逻辑问题,以及她宣传视频的板书中数学公式和推导过程的漏洞,很多专业的东西,大家肯定早已经看过,这里就不再讲了。下面只说一个咱们人人都有感触的,活生生的现实——在当下的教育体制中,最不会被埋没的,就是“考试天才”。
你要说由于很多主客观因素叠加,在咱们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可能会埋没一些文学艺术天才,但却不太可能埋没掉数理化天才。
特别是数学这种东西,你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直接做题就行了。
那么,咱们国内教育升学的主要赛道又比较单一:考试。
而在中小学阶段,考试的主要形式,甚至是唯一形式,那就是——做题,玩命的搞题海战术。
再者,小学知识可能和初中不算很连续,但初中以后的知识阶梯关系很强,基本不存在上完初中考不上重点高中,去了中专后才突然变“天才”的人间奇迹。
世上哪里来的一夜之间突然冒出来的天才。大多数天才,从小就会与众不同。
试想,如果竞赛题目的是姜萍全靠自己答出来的,她的经历或许应该是这样——初中阶段时已经表现出单科很厉害,被数学老师,甚至是校领导高度重视,寄予厚望。
就算姜萍的其他科目差点意思,但咱们这种全民把数理化高手视为“天才”的环境中,大人们一定会想方设法找到别的路子让她上好高中。比如,抓住一切机会参加各种数学竞赛,拿到中考加分,或者破格录取的名额等等。总之,她的升学选择,将不止是中专。
更何况,这件事发生在江苏,就更让人感觉离谱了。但凡有那么点读书的天赋,那里的家长通常是不太可能放过的。
实际上,姜萍同学,她或许就是老师急功近利的工具,是自媒体博眼球的噱头,但也更是很多普通人内心渴望的那个自己,一个被埋没的自己。
然而,现实世界不是小说爽文,不可能出现掉进悬崖,不仅没摔死还能捡到武功秘籍,照着一本书练练武功就能天下无敌的情况。
民间也许有高手,也许有很多能工巧匠和艺术大师,但真正的学术界大佬,他们其实都在世界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里当教授。
当然,要说姜萍,她确实还是很有过人之处的。面对镜头,她学校的教导主任和王老师都紧张的磕磕绊绊,而她一直泰然自若、条理清晰的侃侃而谈,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可比老师们的强太多。光这一点,姜萍同学就已经是很多受到了高等教育的成年人,都远远比不上的了。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和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