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杭州三年,数次前往於潜,但从来没有提起过诗僧道潜和尚,似乎当时并没有和道潜和尚相识。直到苏轼在徐州主政时,道潜和尚才与苏轼相识,中间人便是才子秦观。

苏轼与道潜和尚,一见如故,两人遂成好友。

道潜和尚,本姓何,字参寥,於潜(今浙江临安)人。幼年时便不茹荤腥,父母便令他出家,从小时便显出才气,于内外典籍,无所不窥,能文章,能写诗,苏轼每次邀请他为座上客令他赋诗,他都援笔立就,往往满座皆服。

一天,苏轼宴请宾客,酒酣耳热之后,他说,今天虽然道潜和尚不参与集会,但不能不麻烦他,于是便和大家一起,前往虚白堂看望他,其中多有浓妆艳裹的歌女。苏轼诙谐,开他玩笑,让名妓马盼盼持笔向他索诗。

道潜和尚微微一笑,写下了一首:

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苏轼大为惊讶,说,“我亦尝见柳絮落泥中,心想可以入诗,偶未收拾,乃为此老所先,可惜,可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足见,苏轼对道潜和尚的欣赏。其实,这首诗,并不是苏轼最为赞赏的,苏轼最为欣赏的一首,乃是道潜和尚的《临平道中》一绝。

这首诗写诗人在五月间,走在临平山下的所见所闻,不过是风吹蒲叶,蜻蜓翻飞,池塘荷花盛开等自然风光,但朴素温柔,充满了诗情画意,简直如同精品画一般了。苏轼一读之下,大为赞赏,也极为叹服。此诗如此:

临平道中

道潜和尚(参寥)

风蒲猎猎弄清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全诗写五月时临平山的好风光,是一首“诗中有画”的佳作。

前面两句,主要是动态描写。首句写近景,一片蒲草丛生在水边,被和煦的风儿一吹,翩翩起舞起来,好似要表现自己轻柔的舞姿;第二句动态更多,写几只蜻蜓,因为蒲草的起舞,因而不能落在草上,身不由己了。蜻蜓与蒲草,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风趣的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句,是承上启下的句子,写时间、地点,暗含着诗人自己的行动,原来,他在一个五月的好天气中,散步在临平山的道路上,正是因为这,才看到了蒲草、蜻蜓互动的美好画面。

第四句,展现出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也是更美的画面,在山道的旁边,是一望无际的荷花,妙在诗人只用了七个字,便写了出来,那种江南水乡夏日的生动景象,至此也浮现在了每个读者的脑海中了。

诗至此处,也戛然而止,一幅大小映衬、远近有致、动静相生、工笔与写意相结合的图画,便清晰而富有层次地展现在大家眼前。

诗人把蒲草拟人化了,写得它有知觉、有感情似,有意卖弄它的轻柔。诗人也把蜻蜓拟人化了,欲立又不能自由停立的瞬间姿态,非常传神。全诗二十八字,无一句一字抒情,却在所写景物中让读者感受到内心的闲适以及对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这是宋代诗人的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正是宋代绘画艺术比较发达,所以导致很多诗人,也都是高超的画家,苏轼、米芾就不用说了,其他的诗人,也都有类似的创作倾向,我们来看几个很好的例子。

张公庠《道中》:“夹路桃花新雨过,马蹄无处避残红。

郑獬《绝句》:“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李显卿《溪行》:“枯木扶疏夹道旁,野梅倒影浸寒塘。

都描写精工,诗中有画的好句子。

道潜和尚这首,同样如此,诗中有画,诗画相通,特色兼具。苏轼是内行人,所以一读此诗,便十分欣赏,据说,宗室曹夫人还根据诗意画了一幅《临平藕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