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成长与活跃在扬州,以郑燮、金农、高凤翰为代表的“扬州八怪”,在碑学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地成长、成熟起来,并为碑学的成功产生提供了必需的养分。郑燮和他的“六分半书”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郑燮,号理庵,号板桥,字克柔。清乾隆年间,人居江苏扬州兴化县。康熙五十五年考中、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乾隆七年、朝城县、十一年,迁署潍县,至乾隆十八年,离官返扬州,以书画为业,至乾隆卅年卒。
《清史列传》称其:
少颖悟,读书铙别解。家贫,性落拓不羁……以是得狂名,及居官……时有循吏之目,善诗,工书画,人以“郑虔三绝”称之,诗言情述事,恻恻动人,不拘体格,兴至则成,颇近香山、放翁。书画有真趣,少工楷书,晚杂篆隶,间以画法。
郑板桥可以说是清朝时期最有名的画家了,他才华横溢,性情古怪,有很多故事,除了书法和绘画之外,他的诗歌、诗词、道情、家书也流传甚广,影响很大。他所涉及的文学、书画等各个艺术门类,都和他的性格保持着高度的契合,和谐而和谐。
与大多数画家比较,郑板桥更倾向于更加积极主动地与社会生活融合,与时代的趋势相融合。
就书法而言,我们从与他同时期,与他同时代的,如:金农,李鱓,郑方坤,翁方纲,阮元,刘熙载,叶衍兰,郑板桥,《清史列传》,《清史稿》,《本朝名家诗钞小传》,《清代学者像传》,《国朝画征续录》,等等,郑板桥的记载,与他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生平事迹,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郑板桥在书法上下了很大的工夫,而且一直都在研究,取法广泛,很早就成名了,名声很大。早期的楷书、草书已是炉火纯青,而小楷则多用于科举考试,成为进士或为官之后就很少见到了。
郑板桥的个性很早就确立了,他用苏黄的行楷融入篆、隶书的用笔与形态,在笔法、构图上多取他的笔法,到了中年,已有很强的个性,他自称“六分半书”。
对于“六分半书”这个字,有许多不同的理解,而且也很难得出确切的结论,所以,我们也就不去深究了。用板桥本人的话来说,就是“为真隶相参,而兼行草”,或“板桥以八分汉隶为楷书,颜鲁公《座位稿》为行款。”
总体而言,“六分半书”是指“隶书”,也就是“八分”,融篆、楷、楷、行、草诸体为一体的“断格”(板桥早期自称为“破格书”,参看郑燮《临兰亭序》、《郑板桥全集》卞孝萱编)。
如果把这种特殊的书法风格和形成过程置于十八世纪书法史(即碑学书法)的大背景下加以放大,就会发现其“DNA片段”的存在。
同样,在碑学正式诞生并茁壮成长的诸多书典中,还可以依稀见到郑板桥的身影,以及他那“六分半书”单薄而模糊的背影。
郑板桥的“六分半书”,很难说属于哪个流派,但正因为太多,才会给人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在这个时代,郑板桥和同时代的书法大家,大都以古怪见长,而郑板桥无疑是其中的奇葩。
六分半是个怪人,但是,他的远见卓识,以及非凡的勇气,实在令我们在200年后的今天,感到由衷的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