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两性话题是个禁忌,男女双方一旦有一人出现了道德问题,休想逃过吃瓜群众的眼睛。

先是对当事人进行鞭挞,最后聊着聊着,总能和什么“性别一换,骂声过万”的调调联系在一起。

其实,吃瓜是可以的,但不要自作多情,无论和事件双方那一个共情,都是没有道理的。

更不要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01

秦香莲到底要啥?

但偏偏去断家务事的,不信邪的还就是一个清官,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包拯。

除了影视剧,就是大名鼎鼎的京剧《铡美案》,我们普通人都会认为,包拯在此案中不畏强权,为秦香莲伸张了正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京剧《铡美案?|出自网络

可是,如果对这个案件进行细细解读,就有不一样的视角了。

陈世美高中状元后,隐瞒了已婚事实,攀附了当朝公主,而抛弃了发妻秦香莲。

在古代社会,男人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事情,陈世美的举动唯一可以解释的理由是,在被公主垂青后,他想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而一旦公开已有妻室的事实,这个机会可能化为泡影。说陈世美是负心汉,一点儿也不为过。

当这个秘密被戳穿后,秦香莲的诉求是不介意跟公主共享一个老公,她要的是让陈世美认下自己和一对儿女。

陈世美首先是对公主进行了“人性本恶”“女人善妒”的估计,他并未跟公主坦白,而是派出了杀手韩琦。

没想到,“这个杀手不太冷”,被秦香莲感动,自己摸了脖子。

这样一闹,就使得一桩简单的民事纠纷变成了刑事案件。

这个案件让人头疼的地方在于,陈世美确实有杀人的动机,而且杀妻灭子是忤逆人伦的。但又没有造成杀人的事实,杀手自杀更不是陈世美能控制的。

我不是罗翔,不敢对法律凭动机定罪是否合理进行长篇大论,我只记得王安石和司马光针对的阿云案就扯皮了好多年。

至少说明,在古代社会,陈世美这个案件不是必须要被判决死刑,有很大的弹性空间。

而在开封府过堂的时候,秦香莲和公主见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京剧《铡美案》|出自网络

出人意料的是,这两个女人争论的问题竟然是到底谁作大作小。秦香莲认为自己是原配,当然该是正房;公主觉得自己是皇亲,不能做偏房。

反正,本来民事纠纷上升到刑事案件了,真正过堂了,又成了一个伦理问题。

陈世美是咋想的呢?《铡美案》里一段唱词: "二娇儿哭得珠泪滚,铁石人儿也伤心。本当上前将妻认,包拯是我对头人。咬定牙关不招认,看他把我怎样行?"

不得不说,京剧创作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人民群众无法用文字描述,但对人性的理解有时候比庙堂之上的人更透彻。

人是复杂的,指望人每个人是圣贤不现实,要说彻底把良知抛弃,那也办不到。

陈世美不认秦香莲的原因是啥?他和包拯是对头,这又扯到了官场站队问题。

02

铡美案断的成功吗?

在秦香莲去开封府状告陈世美的时候,陈世美已经提前在开封府反诬秦香莲了。

因为,陈世美觉得自己是当朝驸马,包拯不敢拿他怎么样。

后来公主出场,她和秦香莲尚且是因为“家务事”争论,但对包黑子完全是上级训斥下级那样跋扈。

再后来,国太出场了。老太婆的态度更加恶劣。

你想啊,你们原本是仗势欺人,欺压秦香莲,就让人切齿痛恨了;现在变成一步步的仗势逼人,逼到包拯头上了。

不知道大家意识到没,这个戏剧情节的不断展开,矛盾却不经意间发生了转移,成了嚣张的皇家与正直的包拯之间的矛盾。

那按照包拯在民间的形象,他就必然要做出符合人们期望的判断,所以铡了陈世美。

戏剧从开始到完结,总体是符合人们期盼的,但秦香莲的诉求还是落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京剧《铡美案》|出自网络

并且,从陈世美的场次,公主和秦香莲的互动来看,这个案件在某一时刻是存在和解的可能性的。

铡美案断的不错,却不是很完美。所以,“清官难断家务事”是不是很有道理?

当然这出戏除了包拯,国太这个外人掺和在里面也起到了很负面的因素。

放到现实中亦然,跟哥们儿、闺蜜倾诉有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会越搅和越乱!

这时候,可能有女同胞坐不住了,如果没有包拯,谁来为“秦香莲”们主持正义啊?

这个问题问得好,正是因为这种诉求,让《铡美案》最终出炉,也牺牲了陈世美的本来面目。

《铡美案》最早在民间戏曲出现的时候,叫《秦香莲抱琵琶》,戏剧的故事情节和后来的《铡美案》大致雷同,都是女人在家贤良淑德,男人发迹后另攀高枝,并没有包拯的介入。

传说,一个戏班子在民间演出的时候,准备了两场大戏,一场《秦香莲》,一场《下陈州》,这两部剧在民间很受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京剧《铡美案》|出自网络

当《秦香莲》上演的时候,台下群众义愤填膺,砖头石块往台上飞。班主见控制不住局面,赶忙请后台上妆准备演出的“包公”救场。

这个演员也难,他演出的是《下陈州》,他不知道咋唱啊。班主说,顾不了那么多,你出去把他铡了不就行了。

这是秦香莲剧目中第一次出现包公,经过再创作,成了名副其实的“包公戏”。

03

真实的陈世美

不过,这个剧种却不能在湖北均州上演,因为这里是陈世美的老家。就如同武松杀嫂的戏剧不能在潘金莲的老家演一样。

这可不是当地百姓对自己人的维护,而是历史上陈世美的原型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

陈世美的真名叫陈年谷,号熟美。这个人中过进士,被皇帝钦命为贵州省思仁道,兼布政司参政、兼按察司副使。

这相当于高育良那种级别的副职,并且还有副省长的衔,至少级别比祁同伟厅长要高。

所以,陈熟美是真的飞黄腾达过。这个人为官清廉,对朋友非常讲义气。他的老婆叫秦馨莲。

与戏剧不同的是,秦馨莲是在陈熟美发妻亡故后入嫁的,大概率是在陈熟美已经有了功名之后。秦馨莲并没有经历那种含辛茹苦的“王宝钏”化情节。

陈熟美外出为官,辗转多地,始终将秦馨莲带在身边,从未离弃过。

但不巧的是,陈熟美读书时候的好友仇梦麟和胡梦蝶二人,见老朋友发迹了,就来找陈熟美托关系,但被陈熟美拒绝。

仇梦麟怀恨在心,他见市面上一部《琵琶记》的戏曲很火,就是讲赵五娘在家里贤良淑德,被发迹后的老公抛弃这类俗套的情节。

仇梦麟给她进行了魔改,把陈熟美弄成陈世美,秦馨莲弄成秦香莲,料更猛、流量更大,《秦香莲抱琵琶》逐渐取代《琵琶记》成为了主流。

再到后来,与包公戏合流,成了如今的《铡美案》。这出戏在陈熟美老家演出时,他的第七代后人吐血而亡。

这就启示我们,在如今的男女纠纷事件中,我们都要收起“清官情结”,更不要自我设定为“清官”。

尤其是某些自媒体大v,他们往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聪明人懂得为尊者讳,为自己利益张本,某种意义上是“谣言盛于智者”。

仇梦麟的一个小聪明,让一个好官员遭受了千年冤屈;如今的自媒体大v不要动不动以“智者”所居,要坚决拒绝做“当代仇梦麟”才是。

看鉴书友会即将正式上线啦!!!

诚邀你们与我一起,从历史解读世界,感受有趣的灵魂。在书籍里收获比金子更宝贵的东西。

作为一名热爱且深知阅读重要性的人,我很高兴可以通过读书会,让大家更轻松地与书结缘。

届时,我们会举办主题沙龙、专场直播等活动,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用碎片化的时间积累,实现自我提升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