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李孝华 通讯员 吴亚君) 翻滚漩涡中,他们踏浪而至,让命悬一线的溺水者看到生命亮光;汹涌汉江上,他们寒来暑往,以生命守护生命托举起希望;滚滚江河边,他们风雨无阻,以千钧担当守望生命安全。在陕西省安康市的汉江里,有一群普通的游泳爱好者,他们既有“无论生死、不计报酬”的干云豪气,又有“生命不息、救人不止”的侠骨柔情,更有“救人身亡、不找组织”的牺牲奉献精神,他们是安康汉滨区汉江志愿者救生队。“救人”这个朴素的信条将他们聚在一起。
“有小孩落水了,快救人啊!” 8月 4 日下午5点半左右,正在江边义务宣讲防溺水知识的游泳爱好者姬云康听到群众呼救后,来不及脱衣服,一头跳进湍急的江水中和另一位队友一起将小女孩成功救起。
这是安康市汉滨区汉江志愿者救生队成立以来成功救起的第118人,也是姬云康从江中救起的第9人。在汉江边,和姬云康一样,目前有283人自发自愿加入汉江志愿者救生队,他们在工作之余,志愿轮流守护在汉江边,为群众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在陕西安康,穿城而过的汉江是市民群众天然的戏水避暑场所。可湍急的江水和汹涌的暗流也给人们带来了危险。据不完全统计,仅汉江安康城区汉滨段10多公里,每年溺亡人数少则7、8个,多则10余个。
“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在眼前消失了,我都会心疼难受好长时间。”救生队队长周云康说,队伍成立的初衷就是希望改变这一状况。2016年初,在周云康的倡议下,48名不同身份、家境各异的游泳爱好者自发组成的汉江志愿者救生队正式成立。这些队员里,有个体户、出租车司机、医生、教师、公务员等,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17岁,救援队“报名须知”中写道:“本人在报名时意识到了志愿参与的救援行动本身潜在的风险,愿自行承担一切责任。”
周云康说,被队员们称为“生死状”的“报名须知”,旨在告知风险、设高门槛,尽量确保每一位队员具备舍己为人的志愿精神。8年来,不断有热心肠群众加入救生队,队伍从最初的48人逐渐扩大到283人。他们每天轮流在汉江边巡逻,没有任何报酬。
“选择救人的那一刻,大家谁也没想过要被别人感谢、要别人报酬,包括偶尔协助公安、消防打捞尸体,我们从不要一分钱。”周云康说。
要想快速救人,反应快速是关键。从呼救到获救,黄金时间只有十几分钟。救生队在河堤上公布了应急救生电话,方便群众随时联系。在汉江大桥等重点部位设立安全观测点,建立两岸4处水域事故警情互通、救援联动机制。还与公安110、消防119指挥中心和市区应急管理部门建立了水上搜救联动机制,每年进行至少2次大型水上应急救援演练活动。迄今为止,救生队共接受692次公安、消防、应急等部门及群众的求助,不仅在安康,还在河南遭受特大洪灾时紧急驰援河南新乡,先后救援了120余名受困群众,转移劝返了200余人,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评价。
水上救援,立足于“救”,更重在“防”。队员们常年义务守望在汉江两岸,每人每年付出的时间,多的超过700小时,少的也有300小时。其中,介绍水情险点、铲除岸边青苔防滑坠、劝阻初学游泳者下水是队员的工作常态,耗时也最多。
队员们不仅是游泳好手,也是掌握专业救援知识的能手。为最大限度减少溺亡事故发生,他们每年都会联合有关部门走进学校和社区,走近“下一代”,讲授防溺水知识课。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和群众开展水上安全知识宣传普及活动,累计惠及10余万名师生和群众。
“汉江志愿者救生队的壮大,离不开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的支持。”周云康说,为解决队员的后顾之忧,区上完善了见义勇为奖励和保障措施,表彰礼遇了典型模范、身边好人。给队员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购买了救生衣、救生艇、冲锋舟,解决了办公用房和贮存救生装备的房屋。政策支持、企业捐赠、群众出人出力,让救生队成长为远近闻名的“水上救援力量”。
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切实当好“生命守护者”。汉江志愿者救生队用人间大爱在汉江边悄然织起一张温暖大网,使生活在这里的千家万户感受到和谐与安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称赞。他们中有3人荣获“中国好人”称号,5人荣获“陕西好人”称号,2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队长周云康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22年7月获第十四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