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来讲《楞严经》:十八界虚妄。

十八界是六根加六尘加六识,这里的六根、六尘、六识是相互的关系。比如,没有眼根,看不见色尘,也就生不了眼识。没有眼识,你又如何知道眼根和色尘呢?

现在回头来想想前面佛陀讲六入、十二处,实际上也都是讲十八界,只是侧重点不同。

六入中侧重在六根的觉知性,十二处侧重在六尘的虚妄性,而十八界则侧重在六识。

根尘的十二处前面已经破除掉了,那么侧重六识的十八界也就容易破除了。先看经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

「译文」佛继续说:“阿难,如你所明了的:眼根缘色尘,从而生出眼识。这个眼识是因为眼根所生的,要以眼根为界;还是色尘所生的,要以色尘为界呢?”

「解读」眼见色而生眼识,识是了别,让你知道看见的是什么东西,眼识就生出来了,于是我们就能看到外面的一切东西。

如果见了还不知道,就是顽空,断灭。所以根尘因识而有性,修行不是断识,而是转识成智。识断了,佛性也断了,就变成一个呆瓜了,什么都不知道了。

前面我们讲过了,它们原本是无界限的。六根对应六尘所生出来的识,其实都是第八识,都是一个,原本就是一个精明。

但是如果没有界限,可为何耳朵见不到花?只有眼睛能见到?为何色尘只有眼睛能见,声尘只有耳朵能闻,香尘只有鼻子能嗅?

普通人认为六根、六尘是有处所的,是真实的,不是虚妄的,所以就会认为六识也有界限。

所以眼睛见到一朵花,生出这是一朵花的眼识,那么这个到底是以眼根为界?还是以色尘为界?

普通人容易着相,就一定会把眼识当成一种相,那么此相就只能从两个方面来,一个是眼根,一个是色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

「译文」佛说:“阿难,如果眼识只是因眼根而生,既然没有色尘和虚空,则无可分别色尘,纵然有你的眼识,又有什么用呢?你眼根见不到青黄赤白之等色尘,如果没有可表示的色尘,眼识从哪里立界呢?”

「解读」这是先破眼识因眼根而生,也就是破除眼识以眼根为界的认知。

先是假设眼识因眼根而生,那么就不需要色空二尘了,这里的空就是指无色,也就是什么也没有,色与空其实就是有色与无色。

我们的眼睛见到的色尘,要么就是见到了林林种种色相,这就是有色。要么就是见到的一片虚空,什么都没有见到,这就是无色。

但无色并不是无见,比如瞎子什么都见不到的,但你不能说瞎子不能见,这个前面有讲过了,这里不展开讲。

总之,如果眼识是从眼根而生,那就不需要色尘,那你怎么知道你所见的是色呢?还是空呢?这就是「既无色空,无可分别」。

也就是你不需要见到事物,就能有眼识生出,那外面的事物就不需要你分别了,那你还要这个眼识干嘛呢?所以「纵有汝识,欲将何用?」

眼识是需要靠分别、了别来起作用的,如果是一个不需要你分别的对象,那这个眼识就无用了,那还要这个眼识干嘛?

再者,如果你见不到青黄赤白等种种特性,那就没有需要表示的色尘,也就没有你需要知道分别的事物,那这个眼识又从何处立界呢?

我们通常给一个事物立界限,是见到事物之后开始分别它的特性,是有表示的,有各种属性的表示,然后再依照这个属性的表示来立界限。

而现在你的这个见不是青黄赤白,没有任何特性,没有任何表示,那你以什么为依据来立界呢?这就是「无所表示,从何立界?」

眼识如果是从眼根而生,那么则与所见的色空二尘没有关系。若是没有色空二尘,那眼根能看什么呢?既然什么都看不到,又如何产生眼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