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回溯文章,发生在2021年7月,在我第一份工作离职和下一份工作入职之间的间隙。

私奔

我很爱从大兴机场出发,我想这一切都是源于21年的这次离职之旅。办完离职手续,拎着行李箱,临时买了下午大兴机场出发的机票,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我要逃离这里。提前到达大兴机场,吃一顿火锅,拉长旅行的体验感,提前感受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把青春献给身后那座辉煌的都市

为了这个美梦我们付出着代价

不要再悲伤 我看到了希望

你是否还有勇气 随着我离去

离开工作环境的感觉是那样好阿,我终于看到了下午室外的太阳,地铁上原来人这么少阿,机场的人怎么行色匆匆的,大家怎么不笑阿!

出行对我来说,不只是乘坐交通工具而已,它意味着带我逃离现在的环境,即将奔向我憧憬的地方,这几个小时甚至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所以我不爱深夜到达,刚落地的瞬间整个城市一片寂静,它无法承接我的期待

但在成都就不一样了,晚上,正是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低空飞行

在成都中转一晚,订了第二天去往康定的车。我打算先到康定(川西第一站),再思考怎么玩。

感觉像在低空飞行

在人群之中从容穿梭

享受着缺氧的快乐

躲避着猎人的捕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网红标志处——二郎山隧道、兴康大桥,这是自驾318的必经之路,曾经混马蜂窝的时候,看了太多川藏游记,可惜一直没机会,但我百分百确信总有一天定会实现,此次行程时间不多,只能浅玩一下川西小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服务站很多自驾318的车,氛围太好了。

热爱

终于花了大价钱到了四川,到了康定,到了此行我最期待的活动——住青旅。是的,我爱青旅

总是会突然遇到 一些美好

让我愿意付出所有

总是会偶尔遇到冷酷的人

让你感到很受伤

有时候真的开始 怀疑自己

是否还能继续去爱

我们以苦为乐

我们要与勇者为伴

没有虚度这一生

到了青旅就看到两个女孩穿着户外装即将出门的样子,我就搭讪问了一句能不能带上我,她们很热情的说“我们爬山,一起来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功加入组织,万万没想到,海拔2000+的康定第一站是爬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刻我才确信,自己终于逃离了城市,这是一个小山坡,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徒步爬山,反而更加像是本地人闲得无聊饭后遛弯的活动了,爬山中聊天才知道,原来她们已经在这里住了很久了,果然算是跟着半个本地人感受当地生活。这就是我爱的青旅,带给我随机的惊喜和奇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上又和青旅遇到的另一个伙伴聊天,当即订了第二天一起出发的行程。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幸运,成功拼车到康定,成功加入青旅爬野山活动,成功用一壶酥油茶缓解了高反,成功碰到明天一起玩的伙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刻我躺在青旅单薄的木板床上,我终于找到了以前最舒服的状态。

那天我发了一个朋友圈:我太喜欢说话了,但我只能真实的说话,不能说话的日子里,我感觉自己一半的生命沉睡了。

风马

第二天早起出发的时候,乌云密布,你会觉得以风之力如何能吹的散这厚重的乌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远处天边那一点破开的缝隙,足以看得到它背后的蓝天。它只要有缝隙,就有可能被破开的是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啊!

到了塔公草原,天已经完全见蓝了,也正因为层次丰富的云,显得更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远远就看到天边的云像是掉进了山里,我迫不及待的想离它近些、再近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近了,我马上就能去触摸那片云了,它甚至可能会出现在我的脚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惜,这么近,那么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阳更高了,气温上升,云也在慢慢爬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木雅大寺的师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火般的风马 唱诵着解脱的莲花

如火般的风马 把痛苦快乐都尽情抛洒

风吹动经幡随风跳动,就像我的心情一样,此刻我终于恢复了感受力,我在草原上自由的奔跑,在我曾经向往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私奔2021

这是我工作后第一次有如此纯粹享受的旅行,不单单只是因为逃离上一份工作,而是我已经成功找好了下家,此刻的我没有任何焦虑、没有任何顾忌、没有任何牵挂,想快乐就尽情的快乐、想说话就大胆的说话。我知道自己会去干嘛,但此刻的我,只需享受当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让我想起了前阵子特别火的那个话题:轨道与旷野。

辞职鸡汤说:“人生不是轨道,是旷野”(别干了,出去玩吧)

李雪琴说:“如果你不在轨道上,就不会期待所谓的旷野,你只有选择了轨道才会期待旷野,你只有选择了旷野,才会想念轨道。”(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王传君说:“所有人一出生都是一个轨道,走着走着才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旷野。”(在规则世界里发掘自己的独特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更喜欢徐志胜说的:“我喜欢的是我有随时走的权利,也有随时停下的权利,我希望有一条轨道,但这条轨道是在旷野上开的,让我知道,我的人生有一条轨道,但是我也知道,生活还有一片旷野。”

我不是一个能随时说走就走的人,我需要知道我人生的轨道在哪里,就像我需要有下一份工作的保障才敢做一些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今年我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依然是一个需要有轨道的人,但这个轨道未必就是世俗意义上的钱财保障?

想到有一期《圆桌派》大家在讨论精神独立、经济独立,哪个更优先。那么其实讨论结果是:没有哪个更优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你能做到经济独立,那么你就不会被很多世俗琐事所累,“仓廪实而知礼节”,你就能更加专注提升内在,达到精神独立;

如果你能做到精神独立,那么你就会降低世俗意义上经济独立的标准,说白了,赚多少是多啊,攒多少是够阿,那么“知足”就是经济独立

我可能明白了,我所需要的轨道,是一个人生支点,它可以是我认可的任何,可能没有世俗意义,但那是我的意义。

想起之前看余华的一本书叫做《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本书很有意思,也很贴合主题,是余华要故意摆脱以往的框架,想写点新的东西出来(即脱离轨道,发现旷野)。他认为:任何新发现都是从对旧事物的怀疑开始的,生活只有脱离我们的意志独立存在时,它的真实才切实可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释一下

比如我对你说:“天是阴的”,你没有身处我所在的环境,不知道天气究竟如何,你只能从我的转述中得到信息,即:天是阴的。但只要我们乘坐飞机就会发现,乌云之上总是蓝天,我们身处乌云之下,感知到的天是阴的,是因为转述者本身就已经默认了自己所处的环境。那就未必是客观的。

回到正题,我想说的是余华在这本书的后记中写到艺术家和匠人的区别:匠人是为利益和大众的需求而创作的,他们在临死之前可以精确的计算出自己有多少成果。但艺术家是为虚无而创作的,他们唯一可以真实感受到的是来自精神的力量,在他们肉体腐烂之前,是没有人会去告诉他们,他们的创作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他只能来自无知,又回到无知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朋友今年去冈仁波齐转山拍摄

精神力量,说的太好了,我不敢把自己归到艺术家,但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求艺术家所具有的那种精神独立。

对我来说,我可能早早就知道了:我在活一个精神力、活一个信念感。信念感,它能使我的身体被充分发挥使用。我想,我下一步的功课是找到一个坚定的、持之以恒为之努力的精神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那首“私奔”,郑钧在2021年为奥迪Q5翻奏了一版作为广告曲(歌词没变,节奏变了),被网友评论:2007版的是坐上绿皮火车私奔,2021版的是开着奥迪Q5私奔。在他们看来,私奔的代价好像更高了,仿佛只有带满盘缠才能选择“私奔”。

但在我看来,我喜欢这版《私奔2021》的原因是:与年少时满怀热情的一腔勇敢不同,这更像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坚定选择,我知道即将面临的是什么,但我依然选择这么做。

或许,知道自己要什么,就是走在了精神独立的道路上吧。

最后,在这强烈推荐一下余华老师的这部作品,真的适合反复阅读,像我隔了很久之后再读起来,又会有基于当下的全新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