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陆军中将永田铁山被誉为“日本陆军第一大脑”,曾与小畑敏四郎、冈村宁次并称日本陆军“三羽鸟”,他在陆军省军务局长任上,被陆军中佐相泽三郎斩杀,军务局长在陆军省是仅次于陆军大臣和陆军次官的第三号人物,在日本陆军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其死于“七七事变”之前,对中国来说可谓是一件幸事,因为永田铁山也是策划侵略中国的最主要的始作俑者。
永田铁山(1884—1935)是日本长野县人,出生于医学世家,由于兄弟姐妹多达9人,致使其父积劳成疾,在父亲临终嘱托和时代大潮的裹挟下,于1898年踏上从军之路,先后就读于东京地方幼年陆军学校、中央幼年陆军学校和陆军士官学校,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曾以第一名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
1908年12月,永田铁山考入陆军大学校第23期,与梅津美治郎、莲沼番、前田利为、小畑敏四郎、筱冢义男、川岸文三郎等人为同学,并于1911年11月以优异成绩毕业,他与梅津美治郎、前田利为、小田敏四郎、筱冢义男等人成为第23期“军刀组”,梅津美治郎为首席,永田铁山为次席。
日本陆军大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几乎都会被分配至日本陆军三大中枢,即参谋本部、陆军省和教育总监部,永田铁山被分配到教育总监部任参谋,很快就凭借其出色的才华而崭露头角,曾经主稿制定陆军《军队教育令》,深得教育总监部本部长本乡房太郎的赏识,认为一个刚毕业的青年军官,能够主笔日军教育训练方案,大感惊异而赞赏不已。
1913年,永田铁山晋升大尉并被派往德国留学研习军事,在德国学习一年之后回国,1916年又被派到日本驻丹麦、瑞典公使馆担任武官辅佐官,其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个有心人不但绝顶聪明,而且求知欲还特别强,他密切注意一战战况的发展,对欧洲各强国的战略资源、工业水准、兵员装备等都有深入的考察,尤其是对战争期间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及战时动员体制都有深入的研究。
永田铁山还曾于1919年奉命担当思想问题的研究,并提出详尽的建议和规划,将优秀的退役军官安置在中学校担任军事教官,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并将社会青年安置在“青年训练所”进行军事训练和忠君爱国思想教育,将皇权思想和意识渗透到社会各阶层、各领域乃至各角落,以国民精神统一国民行动,让军国主义思想入心入脑,一旦发生战事,举7000万同胞,在天皇至尊统御之下,奔赴沙场效命,二十万现役,三百万预备役,千余万青少年后备军,足可应对任何战争。
1920年,永田铁山依据自己多年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心得,撰写了一份内容详实的《国家动员意见书》上报,深得陆军大学校校长宇垣一成的赏识,称赞永田铁山的意见书甚至比德国鲁登道夫的总体战理论更为精彩。
宇垣一成曾先后出任第十师团长、教育总监部本部长、陆军次官和陆军大臣等要职,是日本军国主义国家总动员体制理论的创始人,出于对永田铁山的青睐而提携,而日本在制定和实施国家总动员战略计划时,永田铁山的许多建议都被采纳,并且是国家总动员体制实施的主要推进者之一。
1921年,37岁的永田铁山被调任日本驻瑞士公使馆武官,尽管瑞士是一个中立国,但是瑞士的全民皆兵体制训练和保障,还是给永田铁山很深的影响,当年10月底应邀从瑞士前往德国南部旅游胜地巴登巴登一家温泉旅馆,参拜正在德国考察的日本皇太子裕仁,当时大正天皇已经病入膏肓而不能理政,由其儿子裕仁摄政,由老臣闲院宫载仁亲王辅佐,刚满20岁的裕仁急于培植自己的党羽,因此由闲院宫载仁亲王召集名声在外的陆军“三羽鸟”,即驻瑞士武官永田铁山、驻俄国武官小畑敏四郎、参谋本部部员冈村宁次聚会,次日驻德国武官东条英机也赶来聚会,相约为辅助摄政太子裕仁而干出一番事业。
永田铁山于1923年回国,先后在参谋本部、教育总监部和陆军大学校任职的永田铁山,并没有忘记在德国巴登巴登的约定,经常约小畑敏四郎、冈村宁次和东条英机在一起聚谈,并又发展了河本大作、板垣征四郎加入,此后又从陆军士官学校第15期至第18期中,遴选了土肥原贤二、矶谷廉介、山冈重厚、小笠原数夫、小野弘毅、冈部直三郎、山下奉文、饭田贞固等20余人组成了“二叶会”,这是一个法西斯青年军官团体,成员大都是中佐或少佐军衔,而永田铁山在其中处于领导地位,而“二叶会”也一直掌控关东军参谋部,由永田铁山在东京遥控指挥,作为侵略中国的先行者进行考察和策划。
1924年1月,宇垣一成出任陆军大臣,他将永田铁山调入陆军省军事课任高级课员,担负预算配当、行政支持等审议协调等任务,还曾秉持宇垣一成的指示,将日本陆军当时21个师团缩减为17个常备师团,将节省下来的军费,用于研制飞机、战车、重炮等新式武器,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场上已经出现了飞机、战车、巨炮、潜艇等新式武器,日本如果不能实现武器上的更新换代,将无法适应未来战争的需求。
永田铁山还建议要保护国产汽车工业,以此促进制造业的发展,并支持国防科技方面的投入,甚至军医石井四郎热衷于细菌武器的研制,永田铁山都极力说服有关部门提供研究经费和研究场所,并支持石井四郎将研究基地设在哈尔滨,最终发展成臭名昭著的“731部队”。
1926年1月28日,宇垣一成继续留任若槻礼次郎内阁陆军大臣,在其主导之下,陆军省增设了整备局,下设动员和统制两课,永田铁山任动员课长,而内阁中设置的“国家总动员机关准备委员会”由法制局长官兼任委员长,实际上该机构的具体业务也是由永田铁山主持,其宗旨是建立国家总动员体制,推进军队装备现代化,走日本军国主义发展道路。
1927年4月20日,军人出身的田中义一出任日本第26任首相时,又在内阁设立资源局和资源审议会,掌控资源调查和统一配给,由于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所需要的多种战略资源,都完全依赖于国外进口,为了寻求资源能够自给自足,日本开始启动酝酿已久的“必须以武力解决满蒙问题”,而永田铁山早就幻想从中国东北攫取战略资源。
当时在参谋本部任职的铃木贞一,也是“二叶会”的重要成员,在永田铁山的示意下,铃木贞一与根本博、土桥勇逸等人相继联络了第20期至25期一部分人,于1928年11月成立了一个“无名会”,后来这个组织与“二叶会”合并成立了“一夕会”,但形式上两会还是各自存在。
“一夕会”的主要成员有:铃木贞一、石原莞尔、土桥勇逸、武藤章、桥本群、草场辰巳、七田一郎、横山勇、町尻量基、铃木率道、本多政材、北野宪造、牟田口廉也、村上启作、根本博、冈田资、清水规矩、沼田多稼藏、加藤守雄、深山龟三郎、田中新一、富永恭次、下山琢磨等人,这些人当时的军衔大多为少佐。
1929年7月,宇垣一成接替白川义则复任陆军大臣后,再次重用永田铁山,遂于1930年8月出任陆军省军务局长,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当时的中国正在爆发中原大战,一直觊觎中国的日本,认为这是一个可乘之机,遂由永田铁山率领参谋本部中国课长重藤千秋、陆军省中国班长根本博前往中国考察,这三人先后到过沈阳、北平、天津,并与在沈阳的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与在北平的铃木贞一,与在天津的土肥原贤二等人交换意见,并在沈阳密谋“发动武力解决满蒙问题”的基本原则,这也是“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前奏,完全是日本陆军中枢和关东军共同策划的结果。
永田铁山从中国回到日本之后,开始秘密策划“武力解决满蒙问题”,由于此前河本大作因制造“柳条湖事件”,不得不被调离关东军并被逐出现役,接替河本大作的是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此前与河本大作组合,此后又与板垣征四郎合作,其中石原莞尔的作用不可小觑,而他们都是被永田铁山运作派往关东军司令部任职的,石原莞尔在策划“九.一八事变”时,需要两门24吋口径的攻城巨炮,以备在发动武力时轰击中国军营及飞机场,永田铁山想方设法从野战重炮旅团调了两门运到沈阳,而参与“九.一八事变”的佐级军官,几乎都是“二叶会”和“一夕会”的成员,而后台主谋就是永田铁山,只是由于他死于非命,逐渐被历史淡化了而已。
由于张学良的不抵抗,关东军很快就占领了整个东北全境,日本为了转移和平息国际舆论,将陆军大臣南次郎撤职,由荒木贞夫于1931年12月接替陆军大臣,因为永田铁山是属于统治派,而荒木贞夫却是皇道派领袖,永田铁山被弃之不用并逐出陆军省,遂于1932年4月调任参谋本部第二部(情报部)部长,这让很多人感到不公平。
参谋本部第二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设俄国课、欧美课、中国课、谋略课等部门,“二叶会”和“一夕会”的大部分成员都曾在此工作过,从事情报的搜集、整理、分析等,为日军中枢提供参考和决策,永田铁山曾主持制定了一份《战时对敌国谋略计划》,但具体内容不得而知。
1933年6月,陆军省与参谋本部召开了一次研讨国防战略方针的联席会议,时任参谋本部第三部部长小畑敏四郎主张对苏动武,而第二部部长永田铁山则主张对华动武,二人因政见不同而发生激烈冲突,由于他们分别隶属于皇道派和统治派,因而在感情上也开始分道扬镳。
1933年8月,永田铁山因缺乏野战部队历练,被陆军大臣荒木贞夫借口调到野战部队任旅团长,1934年1月荒木贞夫因病辞去陆军大臣时,原本想推荐好友真崎甚三郎接任,但正在参谋本部参谋次长任上的真崎甚三郎,却遭到了顶头上司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的反对,只好推荐另一好友林铣十郎接任。
1934年7月,林铣十郎在冈田启介内阁留任陆军大臣时,不甘当傀儡而任人摆布,不顾众人的反对,又将永田铁山调回陆军省复任军务局长,再次拥有话语权的永田铁山,不但在陆军中一言九鼎,甚至能够左右日本内阁的决策,在中国东北设立“对满事务局”,以加强对满洲的殖民统治,就是永田铁山力荐的结果。
永田铁山重新执掌军务局长之后,依靠冈村宁次、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矶谷廉介等“二叶会”的盟友以及陆大同学梅津美治郎等人,又开始策划蚕食中国华北的侵略活动,由于永田铁山在教育总监部、陆军省、参谋本部三大陆军中枢都历练过,而且又是“二叶会”和“一夕会”的灵魂人物,在陆军佐级军官当中极具影响力和号召力,早就是日本陆军在政策上的实际领导者,甚至是一个能够左右日本国家命运的人,“广田三原则”就是以永田铁山的观点推出的。
1935年5月,陆军大臣兼对满事务局总裁林铣十郎视察伪满洲国时,就是由永田铁山陪同,期间会见了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和中国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商谈加强对满洲的殖民统治以及对华北的蚕食和分割,永田铁山还以陆军大臣代表的身份,前往中国驻屯军司令部所在地天津劳军,时任司令官梅津美治郎是其老同学,而参谋长酒井隆则是其老部下,这两个人在华北地区不断制造各种事端,就是秉承永田铁山的指示行事的。
1935年8月12日上午,永田铁山在陆军省军务局长办公室内,被强行闯入的陆军中佐相泽三郎以所携带的佩刀砍死,永田铁山虽然躲过了第一刀,并企图夺门逃命,无奈被刀法精湛的相泽三郎从后背贯穿,直接将永田铁山钉在了门板上,死相极其难看。
永田铁山之死,是日本陆军皇道派和统治派长期博弈的结果,陆军中历来有“下克上”的传统,而且犯上作乱者大都没有受到严厉的处罚,导致“下克上”之风盛行,直至1936年爆发了“二.二六事件”,引起裕仁天皇的震怒,对叛乱者施以重刑,此风才被彻底遏制和终结。
永田铁山被刺杀身亡,对中国来说绝对是利好,否则将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灾难,我们在此可盘点一下永田铁山麾下的同盟者,这些人在侵华战争中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冈村宁次、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矶谷廉介、桥本群、喜多诚一、酒井隆、高桥坦、花谷正、影佐祯昭、田中隆吉、楠木实隆等,这些人都在侵华战争中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