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越到了南宋李嵩创作的绢本设色团扇画《骷髅幻戏图》中。
李嵩《骷髅幻戏图》 绢本设色 藏故宫博物院
我,听见元代知名画家、散曲家黄公望吟诵的“没半点皮和肉,有一担苦和愁。”
黄公望题词《醉中天》
黄公望的题跋有何深意?李嵩讲述的是谁的故事?画中妇人似笑非笑是为哪般?悬丝之下,又是在演绎古往今来谁的故事?而如我一般的看“戏”人心里想到的是什么?
丹青流淌,幕展开,心也展开。《幻戏图》将在11月1日19:30于海峡文化艺术中心歌剧院首次出演,诚邀走入剧场的你们,一起入画。
闽剧又被称为福州戏,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植根于民间的闽剧处处可见福州地方风俗与民间文艺的影子和面貌,从而勾勒出一幅逼真的福州社会风情画卷。
闽剧自带一股“虾油味”。虾油,外地人未必吃得惯,却是福州人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味道。
闽剧的薪火相传,前有老一辈闽剧人的坚守,后有年轻力量的注入。在80后演员林颖看来,闽剧历经多次起落,一直保持蓬勃生命力,离不开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更离不开闽剧扎根的文化土壤。
以上图源:福建省实验闽剧院
上世纪80年代,缺人、缺钱、缺优秀剧本的困境,让闽剧陷入发展低谷。上世纪90年代,福州市从软硬件、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振兴闽剧。
进入新时代,闽剧发展迎来新的春天。1991年,福州市拨款100万元为闽剧班建设新教学楼。1993年5月,闽剧班综合大楼竣工,闽剧班恢复招生。
《丹青魂》剧照(资料图)
2004年,省艺校闽剧班更名为福州市艺术学校,陈乃春担任首任校长。作为福州重要的闽剧人才培养机构,福州市艺术学校为各地闽剧团培养、输送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除了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和福州市闽剧院这两家国办闽剧团,福建还有80余家民间职业闽剧团,福建当前从事闽剧工作的多达7000余人。
2016年,福州艺术学校划归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每年招收近百名学生学习闽剧,持续向闽剧输送人才,为闽剧发展与传承注入新动力。
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书记林颖是闽剧班恢复招生后的首批40名学生之一。在林颖记忆中,当年闽剧班的练功房宽敞明亮,有着厚厚的地毯和吊扇。前辈们对林颖说:“你们赶上了好时代,是幸福的闽剧演员。”
闽剧作为中国戏曲中的一个剧种,既具有中国戏曲共有的特点,又具有闽剧剧种自身的特点。
闽剧的角色分行,早期较简单。儒林班、平讲班行当由生、旦、丑三个角色构成“三小戏”,后来吸收徽班、京剧的分行,角色渐趋完整,增加到七个,曰“七子班”,再到九个,称“九门数”。
闽剧《兰花赋》剧照
福州闽剧院供图
随着行当的细致化,又逐渐发展为“十二角色”,有小生、老生、武生、青衣、花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贴、末、杂等,相当齐全。
福州闽剧院演员到福清城头星桥村表演《杨门女将》
记者 张旭阳 摄
闽剧的音乐唱腔由洋歌、江湖调、逗腔和小调等组成,演唱时男女均用本嗓,以高亢激越、朴实粗犷为主要特点,同时亦不乏细腻柔婉之处。闽剧演唱讲求朴素自然,干净利落,同时亦注意恰当运用喉腔、鼻腔、腹腔、胸腔共鸣交替的变化以增进效果。
第三届福建省民营剧团优秀剧目(折子戏)展演现场,马尾海峡闽剧团的《龙台驸马·返乡》率先亮相
记者 林双伟 摄
其曲牌大部分从弋阳腔、四平腔、徽调和昆曲衍变而来,不少唱腔仍保留着弋阳腔的特点,可以帮腔和“夹滚”。主要伴奏乐器有横箫、唢呐、头管、二胡、椰胡、青鼓、战鼓、大小锣等。
其中,折子戏是闽剧最为经典的表演形式之一。折子戏通常选取经典剧目中的一些精彩片段进行表演,充分展示了闽剧演员的精湛技艺和深厚功底。
台江实验小学少儿闽剧班表演闽剧《春满人间》
记者 叶诚 摄
闽剧追求借形传神、虚实相生的美学意趣;灵活辩证的时空处理;高度凝练的表现手法。
闽剧传统剧目有一千多种,大都取材于民间传说、历史演义或古代传奇、杂剧,其中有的源于儒林班,有的源于江湖班,有的源于平讲班,还有的是从徽班继承而来,常见的代表性剧目有《炼印》《荔枝换绛桃》《紫玉钗》《女运骸》《开封府》《珍珠塔》《储问记》《招姐做新妇》《孟姜女》《秦香莲》《杜十娘》《梁山伯与祝英台》《万花莲船》《邱丽玉》《秋兰送饭》等。
今年,沉浸式戏剧《宋词里的福建》走进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主创团队把闽剧经典折子戏嵌入到表演中,整台演出透出浓郁的闽都文化气息。《宋词里的福建》是省实验闽剧院继《“福”见儒林》《笔醒山河》等之后的第五部沉浸式戏剧,主创团队大多是“85后”的闽剧新生代。
唤醒剧种的当代价值,让闽剧“火出圈”。这背后是省实验闽剧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不断发现和培养人才的机制创新。剧院“梅花奖”演员领衔“名剧目培养工程”,锻炼了一批青年演员,戏剧的魅力也在常态化演出中薪火相传。
除了省属专业院团“挑大梁”,作为闽剧发源地的福州市,还有6家国办闽剧团和68家民营闽剧团。头部民营剧团——马尾区海峡闽剧团长期在校园、社区、乡村等基层演出,全年演出场次超过400场。在保持高频率演出的同时,剧团每一到两年就创排新剧目,复排和移植、改编多部剧目。
以上4图源:海博TV
如今,年轻面孔占到观众群体的30%左右已成为闽剧剧场内的“新常态”。为适应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闽剧在保护传承固有曲牌、唱腔韵味的基础上,对剧本制作、舞台呈现等方面进行创新,创作出一批能引起现代观众共鸣的新剧目。福州闽剧院新编古装闽剧《过崖记》便是一例。
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供图
闽剧《过崖记》由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品,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创排。该剧从一名囚犯英勇救人的故事出发,引出对人性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的探讨,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功夫不负有心人。《过崖记》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2021年度福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荣获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福建第八届艺术节暨第28届戏剧会演获优秀剧目奖(一等奖)、福建省第十届百花文艺奖获奖剧目。凭借剧中杜元平一角,杨帅获得第3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新人主角奖榜首。
杨帅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新人主角奖榜首
今年3月,闽剧《过崖记》亮相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通过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设置,赢得观众的喜爱。
400多年的时光流转,闽剧承载了榕城的时代变迁和文化传承,更是一部鲜活的历史长卷,记录着这片土地的民俗风情。
近段时间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曹禺剧本奖
获奖名单揭晓
两项评奖全国共20个获奖名额
我省占到3席
获奖数全国第一
陈欣欣创作的闽剧《生命》
荣获曹禺戏剧文学奖
福建芳华越剧院郑全
福建省歌舞剧院孙砾
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福建全国唯一喜获“双梅花”
为福建戏曲点赞
畅游八闽平台
cybmflxx
漳州文旅
厦门文旅
绿都三明
大武夷文旅
tmp_1258234832
平潭文旅
pingtandao61
四时福建
ssfj2023
转载请标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