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如果现在对哪一位家长说,不让自家的孩子学习,那么他们一定会认为你疯了,但是在一小部分人眼里,仍然崇尚着所谓的“读书无用论”。
究其原因,是他们并不认为接受教育就是改变命运的唯一解药,不光如此,他们还能拿出一个有力的“佐证”,那就是李军虎导演在2007年带来的一部纪录片《父亲》。
纪录片《父亲》
影片讲述了一个农村贫困家庭走出的大学生,毕业后每个月却只能领取1500元月薪,还没有自己父亲当农民工挣得多,当时就有人说,这个父亲一定后悔送儿子上大学了。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对父子的状况如何?他们又会为当初的选择而感到后悔吗?
纪录片《父亲》剧照
农村走出的大学生
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而言,教育都是一项重要投资,甚至被视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韩培印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却拥有着对教育近乎执拗的信仰。
他坚信,知识是改变儿子命运的钥匙,能够将儿子从贫困的泥沼中拉出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正是因为这份信念,支撑着他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牺牲。
为了凑齐儿子韩胜利的大学学费,他变卖了家中最值钱的老牛和粮食,甚至还欠下了一屁股债,这种倾尽所有、孤注一掷的举动,反让儿子倍感压力。
这就导致韩胜利的大学生活,远非韩培印想象中的那样光鲜亮丽,为了省钱,他不得不捡拾同学丢弃的饮料瓶,换取微薄的收入来补贴生活费。
在其他同学享受着青春的活力,在操场上挥洒汗水、在宿舍里谈天说地、用电脑学习和娱乐的时候,韩胜利却只能默默地穿梭在校园的角落,寻找着能够换取一日三餐的空瓶子。
他身上的旧衣服,食堂里最便宜的饭菜,无一不诉说着这个贫困家庭的窘迫,这种巨大的反差,无疑让韩胜利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可韩胜利深知父亲为了供他读书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他不敢懈怠,不敢浪费一分钱,更不敢奢望那些他无力承担的“奢侈品”。
在西安石油大学,韩胜利选择的是通信专业,这是他父亲为他选择的专业,老韩听说这个专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能够赚大钱。
然而,老韩并不了解通信专业的具体情况,他甚至对电脑等现代科技产品抱有偏见,认为这些东西会让年轻人沉迷,荒废学业,这种认知上的偏差,直接影响了韩胜利的大学学习。
父亲思想的灌输
在其他同学都拥有电脑,学习编程、练习操作的时候,韩胜利却因为经济原因和父亲的阻挠,无法接触到这些重要的学习工具,这无疑让他在专业学习上落后于其他同学,也为日后找工作埋下了隐患。
虽然韩胜利努力学习,从不旷课,认真记笔记,却始终无法融入大学的学习氛围,他缺乏与人沟通的技巧,羞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性格上的缺陷,与他长期以来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韩培印,虽然深爱儿子,却也无意中给儿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经常在儿子面前念叨自己为了供他读书所做的牺牲,强调儿子不能辜负自己的期望。
这种沉重的父爱,让韩胜利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也加剧了他的自卑感,他害怕失败,害怕辜负父亲的期望,这让他变得更加谨慎,不敢尝试新的事物,不敢冒险。
所以在大学期间,韩胜利拒绝了同学介绍的兼职工作,理由是父亲不让他在这些事情上浪费时间,他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和捡瓶子上,却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除了专业知识,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践经验等同样重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比专业知识更加重要。
同时他也没有意识到,大学是一个接触社会、了解行业、积累经验的绝佳平台,他错过了许多锻炼自己的机会,也错过了许多提升自己的可能性。
因此在毕业后,面对人才济济的招聘市场,陈胜利始终无法迈出前进的那一步,不知经过了多少家企业的摊位,最终才选择了一家青海的企业,然而月薪只有600元。
哪怕工作三年后工资涨到了1500元,这样的收入水平还是让他的父亲不满意,毕竟自己好不容易培养出了一个大学生,结果一个月的薪水还没自己打工挣得多,说出来不得让人笑话。
但他从来没有考虑自身的问题,明明和孩子在同一个城市,往往要隔上两三个月才能见上一面,理由只不过是因为不舍得花钱坐公交。
在一个每次见面就向陈胜利灌输自己多不容易,无形中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如今又因为薪资问题,更加让他感到自卑。
所以等到再次面对镜头,老韩的思想变了,他觉得读书也没什么用,殊不知这一句“读书无用论”将自己所有的坚持,全都变成了笑话。
读书到底有没有用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份好工作,更是为了提升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韩胜利的经历,并不能说明读书无用,只能说明他没能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没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知识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回报并非立竿见影,读书是一项长线投资,它所带来的收益,可能是潜移默化的,也可能是厚积薄发的。
所以就连董宇辉都曾对“读书无用论”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他觉得读书对于生活条件好的孩子可能感觉没那么强烈,但是对于从艰苦环境中走出来的孩子,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
董宇辉
因为在他看来,读书不应该只是为了改变生活状况,而是可以丰富人的心灵世界,要不然古人也不会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除了董宇辉,还有一个人给了崇尚读书无用论的那些人一个响亮的耳光,他就是曾经因为退学而饱受争议的作家韩寒。
韩寒
虽然他曾经表示自己“到现在都一直在庆幸自己没去上大学值得庆幸”,并且炮轰“高考作文很蠢”,但后来他还是为自己退学而感到后悔,甚至在采访中责怪自己的父亲没有劝自己好好读书。
可见即使有些人曾经对读书和学习有过偏见,但回过头来就会发现,自己的这些观念,真的是有些愚不可及。
好在根据一些网友的爆料,韩胜利后来成为了项目经理,年薪20万,在西安买房落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虽然这样的信息无从考证,但我们还是倾向于相信这是真的,毕竟,谁又会希望有人始终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呢?
图片取材网络
结语
不要因为一些个别的例子就鼓吹“读书无用论”,有些多愁善感的人总想要在社会上寻找绝对的公平,可现在来看,对于普通平民来说,读书就是一条改变人生最有效、最便捷的道路,除此之外的捷径或许有,但并不适用所有人。
所以,你认为读书到底是有用还是无用呢?
信息来源
李军虎导演纪录片《父亲》
闽南网2023-12-22《董宇辉驳斥读书无用论 强调读书永远是有意义的》
- http://www.mnw.cn/edu/news/2871948.html
- 人民网2018-01-10《韩寒感慨退学失败是给读书无用论者的一记耳光》
- http://m.people.cn/%2Fn4%2F2018%2F0110%2Fc678-10379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