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失君言,就是说作为君主,主子,领导的不要食言,不要说话不算数,不要空许诺等等,就是说要诚信,即便是普通老百姓,就当一诺千金,何况还是君王,还是领导呢?

不要小看一句话,一句承诺,从领导嘴里说出来就是不一样,一个说话算数,一诺千金的领导,是最容易收获到人心的,也是领导树立威信的最好也最简单的方式。

反之,一个人说话不算话,轻言许诺,甚至总是用大话、谎话去诓骗手下,就会失去威信,丧失在手下心目中的光辉形象,不过这还是轻的,许多时候领导失信,甚至会失去性命,这一点我们下文中自有表见。

毋与臣戏,就是不要和臣下走得太近,不要和他们没事嘻嘻哈哈,这样会丧失领导和手下应有的距离和尊严,和失信一样,与臣下太近,不但会失去威信,甚至会失去生命。

为什么失信和与臣下走得太近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呢?很简单,许多事情都是偶然发生的,你不知道一个小小的行为意味着什么,而且它也很可能就是导火索,直接引爆原本就积累了很久的矛盾,然后在这一刻就爆发了。

我们来看下面两则有趣而富有深刻意义的经典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齐襄公失信被杀身

春秋时,齐襄公为防卫周朝,派遣大夫连称和管至父领兵守卫葵丘,以阻断东南之路。齐襄公大家不熟悉,他就是后来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的父亲,管至父是管仲的一个同族长辈。

连称和管至父临行前问襄公说:“守边很辛苦,什么时候期满换班呢?”当时齐襄公正在吃瓜,于是就说:现在正是吃瓜时候,等明年再吃瓜时,就派其他人来代你们。

不知不觉一年就过去了,这天士兵拿来西瓜,连称和管至父才想起襄公说的话,他想,瓜已经熟了,怎么主公还不派人来代我们呢?

于是连称派人到京城打探了一下,听说襄公正与妃子们在外玩耍呢,已经一个多月没回都城了,至于派人代他们的事情,完全都丢到脑后去了。

连称很愤怒,再加他的妹妹连妃失宠于襄公,现在襄公天天和其他妃子在一起,于是气不打一处来,心中暗生杀机,他邀约管至父和他一起行事。

管至父很有谋略,他说:“不要那么急,突然行大事,可能会遭遇失败,带来杀身之祸。瓜熟而代,是主公亲口答应的,可能是他忘记了,不如再请求一次,如果襄公不答应,此曲在彼,而且士兵们也会怨恨,那时候军心就可以被我们所用了!”连称听后说好。

于是连称派人给襄公献瓜,顺便再次提出换班的请求,想不到襄公听完勃然大怒说:“换不换班是寡人说了算,有啥好请求的呢?再等一年瓜熟了再说吧。” 说完拂袖而去。

襄公可能没有想到,就是他这样失信和轻慢部下的行为,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而事实上,这些行为对于有着至高无上权力的君王来说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啊,而他这时却根本没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和危险性。

连称听完士兵汇报后愤愤不平,于是和管至父商量说:“我现在主意定了,该如何行动呢?”

管至父给他谋划说,首先,现在襄公失约在先,我们已经有了行事的理由,士兵们怨恨,军心也可用,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基础条件,但光有这些还是不够的。

管至父又说:“凡举大事者,必先有所奉,然后成!仅凭瓜熟不换班是不能服众的,我以前就知道公子无知(即襄公的堂弟)有宿怨,一直想取襄公而代之,但一直苦于没有帮手。我们不如奉无知为君,再加你的妹妹连妃一直失宠也久怀怨恨,让公子无知与连妃合计,侍襄公有机可乘时杀将进去,大事可成也。”

连称一听大喜,说计谋太好了,于是他写信告诉公子无知,无知得信后开心坏了,于是回信相互串联。无知还告诉连妃,说等大事成了,就封你为夫人,连妃也开心坏了。于是,一个里应外合的巨大阴谋开始实施。

后面不说大家都知道了,连称和管至父带兵杀入宫内,将齐襄公砍成数段,然后奉公子无知为君!襄公仅仅只是因为答应了瓜熟换班而最后失信,就遭遇了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