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罗曼·罗兰曾经指出:“人们所宣扬的种种道德——无论是家庭的还是社会的——只有在摒弃了利己主义之后,才能称得上美好。”在我们的想象里,父母总是无私地爱护着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形象既像山一样巍峨,又如水一般柔和。
然而,当父母年老力衰,他们依旧被视为家庭中的宝贵财富,“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我们赞颂老年人的智慧和贡献时,我们也不应忽视那些给家庭带来困扰的老人,他们让家中的中年人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影响到家庭成员的人生道路。以下描述的4种类型的老人,无论出现在哪个家庭,都可能带来悲哀。
01有的老人,他们不带娃,不买房,也不攒钱或者考虑退休的事,就等着儿女来养老
他们觉得,“我养了他,他养我是应该的”,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的。
按照老传统,儿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父母养孩子,也是为了防老,希望“多子多福”。就像那句老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孝顺也是一种因果关系,你养我长大,我养你到老,相互扶持。
但如果只是单方面要求儿女孝顺,父母却不给儿女打好家庭基础,不帮助他们成为有能力的人,那养老就有点难度了。五六十岁的老人,身体还行,儿女却刚成年,成家立业,正需要老人的帮助。
有些老人觉得自己把儿女拉扯大了,就不该再带孙子辈了,买房啥的更是不用考虑。还有的老人,四五十岁就不工作了,花光老本,也不攒退休金,就等着六十岁后儿女给生活费,这就有点“啃小”的味道了。
儿女们中年时期,要照顾孩子,要还房贷,可能还要应对创业的压力,父母养老的费用又来了,真是雪上加霜。现在中年人兄弟姐妹不多,可能就两三个,甚至有的还是独生子女。
算一下,老人从六十岁到七八十岁,差不多二十年,一年花一万,就是几十万,不是小数目。如果老人身体不好,开销更大。
老人不提前规划养老,也不帮儿女带娃,既没留“经济的根”,又影响了儿女的经济发展。
02有些老人,整天在村里打牌混日子,等到走不动了就非得赖在儿女家
现在这些中年人,他们的父母大部分都是农村的,虽然也有城里人,但比例不大。
有追求的人,哪怕在农村,也会种点果树,利用当地资源谋生。攒点钱留着养老,这很正常。但有的老人,从五六十岁起就在村里打麻将赌钱,输了就去打零工,赚了钱又跑回去赌。
迷迷糊糊混日子的老人也不少,一年到头就管那一亩三分地,够自己吃就行。有点闲钱,宁可不去种地,也要上镇上买米。
农村人也可以买养老保险,六十岁后每月能领几百块,养老不是问题。但那些混日子的老人就不会这么想。
老人们常挂在嘴边:“我啊,看他们的。”这个“他们”就是指他们的中年儿女。他们后半辈子都在指望儿女,却不知道儿女也活得像蝼蚁一样。
城里的儿女想把老人接到城里做保安、保洁,多少能存点钱。但老人不同意,觉得农村自在,空气好。
奇怪的是,老人走不动了,又想儿女接他们去城里。他们害怕孤独,害怕最后没人管。
一个长期混日子的老人突然住进儿女家,儿媳、女婿肯定不太乐意,儿女也是勉强接受。
老人还特别过分,自己吃吃喝喝之余,还嫌弃儿女、儿媳没管好家,生活水平低。在小区里碰到人就说儿女不好。
家里有个不懂事、瞎混日子的老人,扔了不道德,管了又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
03有的老人家,把所有的钱都塞给了儿子,结果老了却要女儿来照顾
就说我村里的三大爷吧,他在老家盖了新房,统统都给了儿子。女儿出嫁的时候,彩礼收了几万,这笔钱也没舍得花,存着存着,等儿子结婚,又送给了儿媳妇家。
儿子结婚后,三大爷和老伴都去带孙子,三大爷还坚持在农村养鸡,时不时给儿子家送些鸡蛋。转眼间,好几年过去了,三大爷的钱花了个精光,人也走不动了。家里开了个会,要求女儿和儿子平分养老的费用。
结果儿子一家三口直接南下打工去了,女儿在县城开了个店,养老的担子自然就落到她头上了。女儿和女婿因为这个事情头疼得要死,自己已经吃了很多亏了,难道要一直吃下去吗?
三大爷这做法明显偏心,重男轻女思想太严重了,还不讲道理,养老的事全推给女儿。这么做,端不平这碗水,儿女之间的矛盾自然就来了,这可是把孝顺的根给破坏了啊。
04有的老人,身体力行,却总是对儿女的生活指手画脚,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在一些家庭中,老人虽然身体硬朗,却总是喜欢对儿女的生活指手画脚。他们认为自己经验丰富,理应为儿女的生活提供指导和建议。然而,这种过度的干涉往往会让中年人感到压力和不满。比如,有的老人总是对儿女的婚姻生活横加指责,认为儿媳或女婿不够贤惠,或者对孙辈的教育方式指指点点,认为儿女的教育方法不正确。这种行为不仅让儿女感到束手束脚,还可能引发家庭矛盾,甚至导致夫妻关系的紧张。
在一些情况下,老人的过度干涉还可能影响到儿女的职业发展。例如,有的老人总是对儿女的工作选择提出质疑,认为他们应该选择更稳定或者更有前途的工作,而不是儿女真正热爱的事业。这种不理解和支持的缺失,会让中年人在追求个人梦想的道路上感到孤独和无助。
更糟糕的是,有的老人总是喜欢在家庭成员之间挑拨离间,制造不和。他们可能在背后说某个儿女的坏话,或者在儿女之间传播不实的信息,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破裂。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家庭的和谐,还可能让中年人在处理家庭关系时感到疲惫不堪。
哪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书。说到照顾老人家,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咱们得想法子调和调和,眼光放长远点打算。
老人家,从四五十岁起就得开始考虑养老问题了。首先,钱粮要早早准备,退休金、存款啥的,越多越好。身体健康的时候,得多劳动,尽量找那些有养老保险的工作。
再说家业,得留点给儿女,让他们有事业有奔头,有能力赡养自己。勤劳节约的习惯得留着,老辈子的形象得树起来。
人情世故也得准备好,对儿女一碗水端平,别偏心眼。帮儿女带带孩子,跟儿媳女婿打好关系也很重要。
作为儿女,碰上不懂事的老人,得及时纠正,不能听之任之。教育父母,这事儿成年儿女也得承担,别搞什么愚孝。
最后,家庭的格局影响着几代人的未来,老人要懂得自省,儿女要懂得自立。你们认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