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宗光教授于庐山东林寺作《佛教与科学》专题讲座

东林寺文宣部

2024年10月27日晚,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香港理工大学荣休校长潘宗光教授,应邀于庐山东林寺作了题为《佛教与科学》的专题讲座。讲座在青莲念佛堂举行,今年秋季菩萨戒法会刚刚圆满,寺内常住僧众、护法居士及部分新戒戒子到场聆听讲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监院德首法师主持讲座,法师对潘宗光教授的生平、佛法学修经历以及在科学和传统文化方面的贡献作了简要介绍。讲座开始,潘教授说,自己现在是一位净业行人,刚完成百万佛号闭关,平时每天念佛4小时以上,很高兴来到东林寺开展讲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潘教授从一个经常性的话题“很多朋友问我,您是科学家,亦是大学校长,为什么信佛?”开始,以科学家的深厚学养与宏阔视野,结合多年修学佛法的亲身经历,从科学——极小极大、时空非实、质能互等、粒子波动、模型所依、量子涨落、超弦理论、多维时空,与佛教——芥子须弥、无常无我、不增不减、不可思议、唯心所造、真空妙有、因缘所生、大千世界等八方面的相关性,生动客观地阐述了自己对佛教与科学彼此间关系的理解与体悟。

潘教授指出,佛教和科学是从不同角度来探索宇宙人生的真理,佛教是从宗教及教育两个角度认识宇宙,而科学则是根据理论与实验了解宇宙。佛教与科学殊途同归,可以高度吻合。佛学作为一种古代东方智慧体系,大不可思议,与最前沿的现代科学理论有着相当程度的共鸣。

潘教授讲到现代科学相对论、量子纠缠、能量守恒定律、弦论等理论对于宇宙万事万物的探索和认知,这些理论跟佛教一些基本理论非常吻合。佛教并不是迷信,佛教是大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如,“相对论”理论认为一切物质、空间与时间不是实有,不是固定不变,物质与现象都是因条件改变而变化,条件分散而消失。“量子纠缠”理论,告诉我们宇宙和意识不是各自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意识可以影响物体、环境与生活,甚至可以创造及改变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强烈意识或共同愿望的群体意识所导致的影响会更大。“能量守恒定律”理论,告诉大家宇宙的一切万事万物与现象只是能量的转移,总量是不变的,是不增不减的。这些理论与佛教“无常无我”、“缘起性空”、“境随心转”、“不生不灭”等思想是很吻合的。

又如,“弦论”认为当很多相关的基本粒子(例如电子、质子等)在依从着一股强大的指挥动力下,可以和谐共振,整合为一种更大的能量。爱因斯坦的能量与质量的互变关系表明,能量可以展现为一种物质或现象。这与佛教所强调修心——当精神极端专注时,意识可以影响外境的理论,非常吻合。潘教授特别注重从科学的角度,来对比研究佛教诸多重要概念;又以科学的推论,阐明佛教相信六道乃至十法界存在,并非迷信之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潘教授由此谈到净土念佛法门,我们要相信佛的智慧不可思议,佛陀告诉我们,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能够感应佛法界之能量,只要信愿具足,老实念佛,就能感应道交。佛菩萨非常慈悲,希望帮助我们,我们智慧不够,但只要根据佛的教导,实际修行,相信佛力,就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提供最好的修行环境和助缘,保证我们修行成功,成就佛道。末法时代,净土念佛法门是唯一出路。

潘教授讲到,净土宗祖师中,自己最推崇二祖善导大师和六祖永明延寿大师,六祖四料简有说,“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等,是我们净业行人的修行指南。尤其是“无禅有净土”一句,我们应铭记于心,老实实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潘教授的演讲,反响热烈,时间一再延长,听众意犹未尽,讲座结束后,大家纷纷提问,与潘教授进行交流和探讨。潘教授就净土法门的抉择和殊胜、儒释道传统文化的差别和联系等问题,回答了大家的提问。晚9时许,讲座圆满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潘宗光教授简介

潘宗光教授是一位成就斐然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也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和精进的佛法实践者。毕业于香港大学,获伦敦大学博士(Ph.D)及高级科学博士(D.Sc.),曾在加州理工学院,南加州大学及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投身教育40载,在2009年1月荣休以前,担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长达18年。亦曾为香港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兼理学院院长。从事化学研究,于1985年及1991年两度获瑞典皇家科学院邀请,提名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屡获殊荣包括香港特区大紫荆勋贤(G.B.M.)、金紫荆星章(G.B.S.)、太平绅士(J.P.)、2009年杰出领袖(教育)等。曾获委任为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98-2013)及两届香港立法局议员(1985-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