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深秋时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科研人员如候鸟般带着种子与希望奔赴云南元谋,开展育繁种工作,通过“南繁、北育、加代”,培育出更多的新品种。
这段时间,元谋县南繁种子繁育协会会长仲家楷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快递,这些快递包裹里装的是来自天南海北的南繁育种“先行军”寄来的种子。“快递里都是跟我们协会有合作的科研院所寄过来的种子,随后陆续会有一些单位派出科研人员过来开展工作。”仲家楷介绍说,预计今秋至明春,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家种子科研院所将到元谋进行加代扩繁育种。这些提前到来的种子涵盖了粮食、蔬菜、水果和油料作物等多种品类。
10月,在元谋县元马镇星火社区南繁村小组田野里,到处是忙碌的秋播场景。来自内蒙古的小麦育种科研人员和当地育繁种机构合作,租用地块、雇请工人、耕耘整地、划墒拢沟、撒种播种,开启新一年的育繁种工作。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研究员崔国惠说,今年他们带了2万多份一至五代的材料在元谋进行加代扩繁,其中包括600多份新配制的组合,还有一部分非常好的苗头品系进行小面积繁殖,目的就是实现“一年种、收两代”,加快小麦育种进程。元谋冬季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春小麦生长,对南繁加代工作也非常有利。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闫文芝说,这次带了14000多行的材料来元谋,首先是播种,等到中期的时候还要再到元谋开展杂交育种,然后进行田间的选种,选好种以后就带回内蒙古等明年3月份再进行播种。
“来元谋进行南繁育种的目的,主要是加速育种进程,实现‘一年两代’种、收;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南北两地不同的生态条件种植以后,让小麦品种的适应性有所提高。”闫文芝说。
一个优秀的品种,是通过一次次优秀的育种材料进行杂交配组而得来的,而南繁育种“加代”是作物育种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科研人员利用南北气候差异,在冬季选择元谋进行“加代”,以此加速育种过程,缩短育种年限,并鉴定育种材料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40多年来,元谋县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光热、土地、区位等资源优势,吸引着众多国内外种子科研机构前来合作开展育繁种,同时培强壮大本土育繁种龙头企业,与外来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元谋种业发展。
据统计,截至目前,共有27个省(区、市)的100多家科研单位和制繁种企业与元谋县开展种子繁育与“加代扩繁”合作,培育制繁种企业、合作社26家,繁种面积3.1万余亩,产量超过300万公斤,年育苗能力达10亿株以上,种业综合产值达10亿元,全国每年有600万亩麦类和2000万亩蔬菜选用“元谋种子”。(虎遵会、杨春、徐秋瑾、钱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