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云乡,一位曾经被低估了的文史大家
虞云国 陈子善 江晓原 陈引驰 周立民 严晓星 联袂推荐
《红楼梦》记了哪些传统风俗?大观园里怎么过节令?
丛书名:邓云乡集
作者:邓云乡
书号:978-7-101-16732-0
出版时间:2024年8月
定价:69.00元
开本:32开
装帧:布面精装带腰封
字数:140千字
页码:312
CIP分类:I207.411
主题词:邓云乡;《红楼梦》;传统民俗
上架建议
名家/随笔/畅销书
编辑推荐
1.邓云乡红学、民俗学二者结合的经典之作。邓云乡精于《红楼梦》研究,风俗名物方面的知识也极为博洽,其《红楼风俗谭》专门探讨《红楼梦》中的风俗名物问题,结合小说文本,以小见大,旁征博引,解决了不少原著中的疑难问题,为准确阅读作品扫除了障碍。他也因此书成为87版电视剧《红楼梦》唯一的民俗指导。
2.由民俗风物入手,真切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本书采用随笔形式,通过《红楼梦》中的民俗风物,展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读来兴味盎然。不论是“红迷”,还是传统文化爱好者,都可以可以从中学到许多传统文化知识,开阔眼界,进而对《红楼梦》的博大精深获得更为深切的体会。
3.精选代表篇目,精配相关图片,图文相生。《红楼风俗谭》原有57篇文章,本次重刊,改为小开本,精选其中与现代生活关系密切、具有代表性的20篇,并以随文、彩插的形式配图近40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方便读者快速掌握全书精髓。
内容简介
87版电视剧《红楼梦》唯一民俗指导邓云乡从《红楼梦》涉及的风俗谈起,叙岁时,记年事,说礼仪,谈服饰,讲古董,论工艺……举凡民风民俗,无不包藏。作者长于老北京,一生留意京华故事、风俗旧闻,详征博引,溯本求源,洋洋大观,读之忘倦。
作者简介
邓云乡(1924.8.28—1999.2.9),当代著名作家、民俗学家、红学家。1936年初随父母迁居北京,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因工作调动定居上海。撰写了多部有关旧京遗事、燕京风物、北平民俗等方面的作品,被谭其骧先生称为“不可多得的乡土民俗读物”。同时,长期从事《红楼梦》研究,以着重生活风物、服饰饮食等考证著称,更因《红楼风俗谭》一书成为87版电视剧《红楼梦》唯一的民俗指导。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燕京乡土记》《文化古城旧事》《宣南秉烛谭》《红楼风俗谭》《红楼识小录》《红楼梦导读》《草木虫鱼》《云乡话食》《云乡话书》等,均已收入中华书局2015年版《邓云乡集》。
专家推荐
虞云国:
文史大家邓云乡先生出身书香门第,久寓文化古都,交游耆旧名宿,历经世变沧桑,博闻强记,见多识广,学殖深厚,腹笥丰盈,出入古籍今典,融会目睹亲见,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谙通于饮食厨馔之道,红楼说梦不啻独张一帜,燕京谈往堪称如数家珍,独运妙笔,撰为美文,砚耕勤奋,著述宏富,不仅见重于学术圈,而且驰誉于读书界。为契合当下阅读风尚,特选其集中引人入胜的文章,插配与行文相映成趣的图像,推出图文精选系列的《邓云乡集》。涉及的专题雅俗共赏,说掌故娓娓道来而见著者才情不凡;适应的对象少长咸宜,长知识应接不暇而令读者开卷有益。
陈子善:
邓云乡先生是我敬重的文坛前辈。在我看来,邓先生热情诚恳,尤其关爱后学。而他的文字和他的为人一样,清澈坦诚,不板着面孔,不居高临下,而是娓娓道来,真切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平等地与读者朋友交流。邓先生是北方人,对北京的风土人情情有独钟。他著述丰硕,其中相当部分就是写北京的。他迷恋北京四合院,在他笔下是那么生动鲜活,充满烟火气;他又是研究《红楼梦》的专家,写《红楼梦》的书一本又一本,开了深入考证红楼风俗的先河;他还费了不少心血,以鲁迅日记为线索,旁征博引,写下了《鲁迅与北京风土》,填补了鲁迅研究的一个空白。……总之,若说邓先生是独树一帜的掌故家、散文家、红学家,决不是过誉。
江晓原:
邓云乡的文化随笔,学养深厚,题材广泛,心态平和,文笔隽永,广受好评。作者虽信马由缰,拉杂言之,读者仍兴味盎然,读之忘倦。其著作201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凡17种,卷帙颇繁。此次中华书局推出图文精选本,自每种中精选内容,小册在手,图文并茂,阅读弥增快感。读其书,长知识,广见闻。作者于帝京风物,尤多留意,沧桑之感,时见笔端……
陈引驰:
邓云乡先生笔耕不辍,多为短章,汇聚成书,转成宏著;正是因为这样的写作特点,加上他的文字质朴而有味,读者开卷有益,任意翻开一页,便能乐而忘倦地看下去。更重要的是,邓先生对于北平旧日的风物民俗,极为熟悉,这种熟悉,既由时时留心文献而来,也缘自早年的生活体验和终其一生的念念不忘;他许多有关《红楼梦》的文字,秀出时贤之处也正在风俗方面——通过邓先生的文字,我们很容易进入具体、可触的生活场景中,无论这种生活场景是真实历史的,或是文学虚构的。
周立民:
邓云乡学识广博,天文地理、节令习俗、红楼鲁迅,无所不谈,每谈无不兴味盎然。有人以“红学家”“民俗学家”称他,相对那些标准的学术著作,他的文字几乎都是学术随笔,读惯了那些模式化的高头讲章,邓先生的文字融化了学术的块垒,从细处见大学问,别开生面。于是,旧京的衣食住行、春夏秋冬、习俗礼制,在他的笔下都复活了,对旧京及其文化的依恋,使其文字有情感润泽,落入当代人心间亦不隔膜,反而有春风化雨的感受。此时,我们又会发现,邓云乡所讲没有脱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是关于生活文化的叙述,它让我们对自己最为熟悉的生活有了重新打量和认识的契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品味、享受,不应当只停留在物质、欲望的层面,还应有更高的文化认知和感受。——邓云乡的作品无疑是引导我们重识日常生活、感受生活之美好最难得的读物。
严晓星:
邓云乡先生有着多重身份:红学家、散文家、美食家等等,而我最看重是掌故家。他跋涉在连接传统与当代的特殊年月,“有一代人的心史,就有一代人的掌故”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就在掌故中穿梭,与掌故生活在一起,万物皆成掌故。学识渊博,文笔又极好,春雨青灯,水流云在,旧家气息,时代沧桑,无不摄入笔底,激起一代代读者的心头微澜。
目 录
过年·忙年·年事
元宵·家宴
花灯种种
灯谜
生活礼节
称谓
“茄鲞”试诠
服装真与假
戏剧化·生活感
贵妃服饰·丫头打扮
服装种种变化
荷包漫话
眼镜谈趣
香·熏香·熏笼
宝玉的学问
黛玉教诗
香菱学诗
假古董
女红·刺绣
江南风俗·京都“南风”
精彩章节
灯谜(节选)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什么两处都大量地写到谜语呢?这是与当时的社会风俗有密切关系的。因为它是雅俗共赏的东西,明清两代的知识分子,几乎没有一个人没有接触过它,在启蒙教育的书房中,不少塾师甚至把它当作启发儿童思维的一种手段。同对对子一样,不少人很小就爱上了它,到老不衰。几百年中,汗牛充栋,真不知创作了多么有情致的灯谜,后面举几个例子,可以和《红楼梦》中的谜语作一个比较,先举三个“四书”谜:
谜面:一点胭脂。
谜底:“赤也为之小。”
谜面:官场如戏。
谜底:“仕而优。”
谜面:凭君传语报平安。
谜底:“言不必信。”
试看以上三谜,不是比《红楼梦》中李纨的“观音未有世家传”,猜作“虽善无征”要灵巧有思致得多吗?当时“四书”是各地私塾启蒙必修读物,只要能读上五六年书的人,没有不把它背得滚瓜烂熟,又因科举八股文考试,均以“四书”中的语句命题,所以几乎所有知识分子终生都能一字不遗地背“四书”,因而以“四书”语句制谜的也特别多,原是文人灯谜中最普通的,所以李纨一上来就编了两个“四书”谜。当然,这些二百多年前,认为最普通的玩艺,现在读者则感到太深奥、高不可攀矣。
有极为巧妙的。如谜面是宋玉赋中语:
臣东邻有女子,窥臣三年矣。
谜底射唐诗句:“总是玉关情。”
又如谜面是《西厢》中语:
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
谜底射书名:《 离骚》。
再如谜面一个字:“掠”,谜底《西厢记》句:“半推半就。”谜面一个字:“禽”,谜底《西厢记》句:“会少离多。”这些都十分巧妙,但都是在十分熟悉诗文、《西厢》的基础上,才能编制,才能猜射的。旧时有这种能力和才情的人是很多的。了解了这种文化历史上的具体情况,对于湘云等人的出口成章,而且博引杂书,也就不感到奇怪,相反更觉得著者所写十分真实,十分生活化了。
宝琴的诗谜,一组十首,也非独创。乾嘉时梁章钜《归田琐记》中云:“国初毛际可作七绝十六首,每句隐一古人姓名……遂为传作。”就是诗谜中最有名的创作。毛际可是顺治进士,是清初著名学者。遂安人,字会侯。又是画家。其名著为《春秋三传考异》。当时与毛奇龄齐名。他这十六首谜语诗,后代流传下来了,而且还有人为之作了注解。不过对一般人来说,还是比较深奥的。下面举一首作个例子,以见一斑吧。诗题《老农》云:
中男驱犊出前村,须避南山百兽尊。
更与诸儿相共语,年来齿落复生根。
以上四句诗,猜作四个古人名。第一句是“牧仲”,“牧”是放牛,“仲”是伯仲叔季之仲,即第二个男孩的通称。春秋时代鲁国人。第二句是“阳虎”。山南为山之阳,山北是山之阴。“百兽尊”即百兽王,虎的代称,因而是“阳虎”。春秋鲁国人,仲氏家臣,字货,又称“阳货”。据传貌似孔子。第三句猜作“告子”。告子与孟子同时,《孟子》有篇名《告子》。第四句猜作“易牙”,春秋时代齐国人。以上四人,都是当时启蒙读物“四书”中的人名,并非僻典。
灯谜是雅俗共赏的东西,自然有不少民间通俗作品,甚至用方言写成的,都极为生动。下面举两个用吴语写的谜语,看看民间作品的才智。如:
丝虽长,湿哩搓弗得个线;经虽密,干子织弗得个绢。
冷便爱,热便怕,有子花儿,结弗得个果;有子珠儿,穿弗得个花。
第一个谜底是“雨”,第二个谜底是“雪”。读来都有浓厚的乡土气,编得都有情趣。还有人全用曲牌名编谜语道:
傍妆台,端正好;踏莎行,步步娇;上小楼,节节高。
这个谜的谜底是“梯子”,编得多么巧妙呢!
版 式 图
版式图1
版式图2
版式图3
版式图4
实 拍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