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清乾隆五十六年刊行印刷的《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程甲本),卷首有程伟元的一篇短《序》,其中写道:

(《石头记》前八十卷本)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者矣。”

由这段文字可知,在乾隆五十六年的时候,《红楼梦》手抄本已经风靡一时,可以说是一书难求。只要有人能手抄一本,随便拿到庙市上去,就能卖个几十两黄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古文的表达习惯,只有三十以上才能称为“数十”,我们这里暂取最小的三十,假设一部手抄本可以卖三十两黄金,这在当时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笔巨款。

按照乾隆年间的汇率,一两黄金大概能兑换十五两白银,三十两黄金也就大概相当于450两白银。

按照小说中刘姥姥所说,二十两银子,就够她们庄户人家一年的开支,450两银子大致相当于像刘姥姥这样的五口之家22.5年的开支。

如果根据我们现在的消费水平来计算,一个农村的五口之家,一年的最低消费至少也得在3万块以上,22.5年就是67.5万元。

如果按照黄金的价格来计算,古代的一两大概相当于现在的40克,30两黄金就约等于1200克。现在的金价在800元/g左右,1200克黄金大约价值96万元

所以,不管怎么算,“数十金”对于普通人来说绝对是个很大的数字。

饶是如此,《红楼梦》还是一书难求,有钱都很难买到。根据程伟元的说法,他们刊印《红楼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理来说,在《红楼梦》如此抢手的情况下,乾隆年间民间流传的手抄本应该非常多。即便是因为某些原因,有一部分手抄本丢失或毁掉了,也应该有一部分流传下来才是。

根据程乙本《引言》所说,藏书家抄录传阅,已接近三十年的时间。在这三十年间,抄录过的《红楼梦》数量得有多么巨大,我们可想而知。

可时至今日,流传下来的手抄本只有十一种,其中《梦稿本》和《蒙府本》还是一百二十回,明显是抄录于通行本刊印以后,其它的九种则大都是残缺不全。

不仅如此,所有的抄本都是1927年以后陆续被发现,也就是说,中间有近二百年的时间内不为人知。

更为关键的是,现存的这几种抄本,虽然底本都是抄录于乾隆年间,但是现存的抄本已被学者证实抄录的时间很晚,有的甚至被怀疑是清末民国期间才抄录的。

也就是说,现存的11种本子,没有一种是在乾隆年间抄录的。

这就太奇怪了,如果程伟元的说法是真的,乾隆年间应该有非常多的手抄本才是,可为什么一本都没有流传下来,这些本子都去哪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自然的一个想法,是不是《红楼梦》在乾隆年间被查禁了呢?

但是通过程伟元的说法, 显然又不是,如果被查禁了,就不可能被公然传抄近三十年,相关资料之中也没有类似的记载。

比较合理的一种说法,如霍国玲女士认为,程伟元、高鹗刊印《红楼梦》,是受了乾隆皇帝的命令,对《红楼梦》原本中的一些“碍于”进行了篡改。

既然是乾隆下令改书,那原先的抄本自然就要秘密销毁掉。

但是这种说法也存在其不合理性,乾隆总共在位六十年,而程甲本刊行于乾隆五十六年,在此之前已经被传抄近三十年,为什么乾隆三十年间都没有干涉,到晚年却要删改《红楼梦》呢?

更何况,到程乙本刊行的时候,根据《引言》可知,似乎抄书之风并没有消弭,这就说明乾隆并没有销毁原本的命令。

再者说了,如果原本都被销毁了,现在留下来的记录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个问题,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