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城市这个问题。

我们首先来说说“城”的概念。

“城”字的最初写法,最早见于西周金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城"字最早见于战国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先来说说,与城相关的第一个词,城池。

"城"本义是城邑四周的墙垣,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外城三七比是战国时较通行的体例,属于较小的城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所以盛民也。——《说文》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

使老弱女子乘城。——《史记·田单列传》

城为保民为之也。——《谷梁传·隐公七年》

城在古代还有国、国家的意思,比如,中央之城就是中央之国的意思。因为最初的国家往往只有一座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秋时期的鄅国封地只有七里,鄅子带领姓亲自下地干活。哪知邾国伺机而动,趁鄅国国都空虚之际突袭边境,把鄅国国都占了。

我们再说说第二个词:城池

池在古代古代城墙外的护城河,城池合在一起泛指城市。

金城汤池,金属铸造的城墙,沸腾的护城河水。形容城池或阵地极其坚固,不易攻破。

《汉书·蒯通传》:“皆如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我们再来说说第三个词:城邑

邑:本是一种行政区域,多指分封给诸侯、卿大夫的领地,采邑。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就在这种用法。后来“邑”则指小城市,如“小则得邑,大则得城。”

邑曰筑,都曰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我们再来说说第四个词,城市

“城”和“市”并不是一开始就在一起的。城市的发展一般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有城无市。

“城市”,这个词最早要分开来理解。城,城墙围起来的部分,建立城主要是军事需要;市,交易的场所。城市刚出现的时候,两者是分开的,城内驻军和供人们居住,集市一般都设在城外。这个历史阶段,叫做“有城无市”。

第二个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扩大,老百姓都到城外去买东西就很不方便,城内也出现了市场。城市发展进入了“城中有市”阶段。

市场搬到了城市中间,岂不会乱糟糟?针对这种情况,官府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市场和居民区分开,专门划定一个区域用来做市场,其他地方不能摆卖。这个历史阶段从秦汉一直延续到唐朝。

比如《木兰辞》里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买一身装备,还得跑遍四个市场。

我们再以唐朝为例,唐朝的长安城有一百多万居民,却只有两个市场:东市和西市。所有的商品交易都必须在这两个市场进行。

除了市场外,城市居民生活在哪里?为了管理居民,全长安被分为108个坊,全体居民必须到坊内居住。每个坊都围墙,四个方向各开一道门。位于皇城的承天门街鼓是全城的报时中心,早上鼓声敲响后,坊门打开;晚上听到鼓声后则落锁。一到晚上,人们都被关在坊里面,长安城实行“宵禁”。

第三阶段。宋朝开始,随着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坊市制度慢慢消失。北宋的开封不但有夜市,甚至出现了早市。城市发展进入了“城区即市区”的阶段。

第四阶段,近现代,随着热兵器的发展,城墙的防御功能越来越弱,人们不再修城墙了,还把城墙给拆了。这个阶段叫做:“有市无城。”

说说城管。

过去有没有城管?有的,对乱摆卖,乱搭建和随地大小便处理很严重。《韩非子·内储说》里有一句话,记载商朝的事情:“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在大路上倒垃圾的人,“监市”可以把他的手砍掉。

唐朝对乱摆卖的打击尤其严厉,“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若种植垦食者,笞五十。各令复故。”对店家占道经营者,打七十大板,在城里开荒种地的,抽五十鞭子,还要恢复原状。

宋朝,街道司有在编人员500人,他们身着“青衫子一领”,类似于现在城管的统一服装,在大街小巷开展“综合执法”。我们来看看宋朝的法律,“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乱搭乱建者打七十棍。“其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把大小便排到街上的打六十棍,有关部门不管的一样受刑。

明代,京城有一个专门负责城市治安的部门“五城兵马司”,由“巡城御史”监督其工作,主要负责治安管理,抓捕盗贼逃犯,疏理街道沟渠,防火救灾之类的事物。

第二部分,城市的发展

《吕氏春秋》记载,城市早在夏代就已形成。“夏鲧作城”,这大概是文字记载中我国最早的城市了。

也有说,湖南常德澧县的城头山遗址,是最早的古城遗址,距今约6500~4200年,处于新时期时代。

也有说,最早的城市是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是迄今可以确认的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的都邑。

还有说,龙山文化时期,齐地就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城。

远古的事情,大家都不要去急着下结论。

我们来说说史书已经明确了的,对历史有一定影响力的城。

中国城市发展很明显遵循一个原则,择水而居。

最早人们喜欢把城市建在哪里?

在凸面一侧的河流旁边,这样水流所携带的泥沙会停滞在河道弯曲处,无形之中扩大了城市的可用面积与耕种面积,同时,凸面易于防洪。

为什么在黄河流域出现了最早的城市群?

黄河流域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农业的发展,这使得该地区成为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源地。黄河冲积平原的土地肥沃,加上较为稳定的气候和降水,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夏商周三朝的都城都在黄河流域。

西周分封,导致城市发展的井喷。我专门写了一篇:《》,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周朝在攻灭商纣王之后,分封了大大小小将近数百个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北到燕山,南到长江流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而且,这些诸侯国大小不一,大的一个省,小的也就十几平方公里,跟今天一个镇差不多。但是,这些诸侯国都至少要建一个城。有些诸侯国,除了国君的城以外,是卿大夫或者诸侯宗室们也有采邑,他们也建城。

但是,当时的城是分等级的。第一等自然是周天子的居住地。第二等则是诸侯们的都邑所在地;第三等则是卿大夫或者诸侯宗室们所居住的地区(又被称之为“食邑”)。这三个等级的城市,它们的建造规模都被严格固定下来,甚至连城墙的高度、宽度、城门的大小、城市居住区的规划都被固定下来,是决不允许肆意僭越的。

比如,城市大小的规定是这样的:周王城方九里,公七里,侯五里,男三里。

中国城市的发展,有一个由北向南拓展的过程。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大多数在黄河流域,长江以南只有少数几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朝实行郡县制的时候,最初设有三十六个郡,后来拓展到40多个郡。秦朝共有1100个左右的县。这些郡县,大多数都在长江以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为什么?人口密度的变迁,当然我们所说的“人口”,不是指自然人口,而是指封建王朝能掌控的人口,用古代史来说就是“王化”了的人口。

中国古代,没有归入政府掌控的“蛮夷”,直到清朝末年还存在。

中国历史有一个发展规律:人口南移,都城东移。

中国历史上的几次人口大迁徙

永嘉之乱,五胡乱华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靖康之耻

江西填湖广

湖广填四川

都城的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封建王朝的都城总体呈现一个逐渐向东移动的过程。

秦汉,隋唐,以关中平原为核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中平原还是四塞之地,北有黄土高原作为屏障,西有陇山,南有秦岭阻隔南面,东面有黄河,并修建了函谷关,后来修建了潼关。地形非常险要,易守难攻。

最初的关中平原,八水绕长安,河网密布,土地肥沃,四周森林大树多,很适合做都城。

但是,做都城之后,人口密度逐渐超出了土地的承载度,开始缺粮食。

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开通运河,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把南方的粮食运到洛阳,再供应长安。

于是洛阳成了东都,皇帝经常要过去“就粮”。唐高宗李治的时候,去洛阳就粮,还饿死了随从。

宋朝的都城移到了开封 。

五代十国起,后梁、后晋、后汉、后周,都定都开封。宋朝太祖赵匡胤也曾迁都洛阳,但遭到了其弟赵光义和群臣的坚决反对,不得已仍然定都在开封。

为什么反对?理由是什么?

赵匡胤陈桥兵变之前的几十年,开封已经做过后梁,后晋,后汉,后周都城。赵匡胤是和平夺权,并没有对前朝的勋贵进行清洗,而是让他们大所数人留任。这些勋贵们在开封也经营了多年,家大业大,肯定也不愿意到洛阳去重新开始。反对迁都者给出的说法也很简单。第一,经过常年的战争,洛阳已经很破败了,不适合做都城,重建代价太大,大宋此时还在连年征战中,不应该大兴土木营建新都。第二,从开封到洛阳的水运体系已经破坏,如果迁都到洛阳,那么都城的粮食和生活物质供应将成大问题。相比之下,开封刚好位于隋唐运河的中间,物资运输方便,正适合做国都。赵光义:“在德不在险”。

定都后果,北宋为防止北方南下,做了很多无用功。

1、北方种树,挖坑。

2、设立大名府。

3、封桩库。

4、黄河改道,差点淹死苏轼。

最终还是没有逃过靖康之耻。

元明清三朝北京。

元朝草原起家,随时有退回草原的想法,蒙古人也不擅长政治,加上他们不喜欢南方气候,所以定都北京。

为了运粮,元朝又大修运河,把拐了个大湾的运河直接裁直。苛政加上运河工程,直接导致王朝灭亡。

明朝原本定都南京,明成祖朱棣改为北京,修了紫禁城。

清朝沿袭了明朝,宫殿都不用再建了。

定都南京和杭州的都是偏安政权。

第三部分,古代的水运和驿路系统。

古代的交通主要靠水运,一般占到运输量的90%以上。

陆路筑路和运输成本极大。

秦始皇的修直道,长城等工程,长年征发300万人动工,占成人男子一半左右,民不聊生。

走陆路的话,以军粮运输为例,向前线运输一石军粮,路上往往要消耗九石。

水路运输量大,且安全快捷,成本低。

这一章,我直接用图来讲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铁路的修通,再一次改变中国的城市结构。石家庄,郑州,驻马店,株洲等城市开始兴旺发达起来。

敬请关注本公众号,感谢每一个遇见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