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特有的鱼类中华鲟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已经在地球上生活超过一亿年,堪称水生物“活化石”。作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和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保护的旗舰型物种,它也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20世纪后期,受人类活动影响,中华鲟自然种群规模不断缩小。目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属于极危物种。自1984年以来,设在宜昌的中华鲟研究所开展了60余次中华鲟放流活动,累计放流近530万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10月15日,上海市濒危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研究中心在崇明基地成功孵化了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填补了长江下游及长三角地区科研空白,为中华鲟保护带来了新的希望。被视为“长江之魂”的中华鲟,能迎来命运的转折吗?

在各方的努力下,利用长江十年禁渔的窗口期,中华鲟的保护正在形成合力。多年的保护工作,在一个个平凡又不平凡的人的坚持中得以推进,其中就包括徐嘉楠、梅新华和周亮父子。

徐嘉楠是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的资深专家,他和同事参与了多次中华鲟的紧急救治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七旬老人梅新华,退休后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中华鲟的养殖与保护,负债累累依然坚守;周亮和父亲在四川宜宾建立了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专注于长江上游珍稀鱼类的保护和利用,在艰苦条件下实现了中华鲟的人工繁殖。

三位保护者的故事,让我们看到这一种群转危为安的希望。

徐嘉楠:主动投身中华鲟保护

2024年6月,上海市濒危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崇明岛上海水务执法码头举行,30尾中华鲟放归长江。放流前,它们在上海水生野生动物研究中心中华鲟基地接受野化训练,进行身体检查、植入卫星标志、安装体内标志,为评估放流效果评估和研究中华鲟海洋生活史做准备。

大学毕业后,徐嘉楠本可以选择热门的经济鱼类养殖领域工作,但他最终投身珍稀水生动物保护。他说,自己喜欢动物,更喜欢野外环境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到中华鲟保护区管理处,工作条件简陋,专业设施匮乏,在团结沙基地,他们只能改造羊圈作为抢救车间,用老百姓的蟹塘做养殖土塘。办公楼是租来的三层小楼,没有网络,没有电视。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徐嘉楠一步步适应。“那个时候条件真的很艰苦,但我们从未放弃过。我们自己打井取水,水质不好,也想尽办法改善。没有网络,我们就去边防站借网络发材料。晚上没有娱乐活动,我们就数星星、看星座。”徐嘉楠回忆道。

每当发现有中华鲟受伤或被困,徐嘉楠和同事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救治护理。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参与过的第一条特大型中华鲟的救治工作。

2007年的1月18日,一位渔民在金山水域误捕了一条中华鲟。徐嘉楠和团队连夜赶到,将受伤的中华鲟吊装上岸,连夜制作车载系统,将其运往保护基地,接下来的半年里,他们精心治疗、护理,最终成功放归长江。

徐嘉楠还积极参与中华鲟的繁育研究,因为只有解决种群数量问题,才能真正保护这一物种。他带领团队不断探索,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繁育体系和技术流程。

如今,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放流技术日益成熟,野外搜救和抢救能力也不断提升。徐嘉楠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宣传和教育活动,推动全社会共同保护中华鲟。

梅新华:个体户20年的坚持

能长到700多公斤重、4米长的中华鲟,被认为是“长江鱼王”。作为长江里的旗舰物种,它的种群状况也反映着长江生态。在目前已知的中华鲟唯一天然产卵场——湖北宜昌葛洲坝下水域,科研人员已连续7年未发现有中华鲟自然繁殖。

全国范围内,中华鲟的数量约为3000尾。在距三峡大坝十公里的秭归县茅坪镇,梅新华的渔场保种了201尾,最大的一尾自2005年养殖至今近20年,而即将成年的子一代数量在全国民营中华鲟养殖研究场所里首屈一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上每隔两个小时就要巡视,主要检查放养水池的水源水质、供氧情况以及中华鲟的身体状况。”2023年8月1日22时,梅新华如往常一样,戴上头灯去巡塘。十几年来,他从未间断过熬夜巡塘,即使生病也要坚持。

如今71岁的梅新华,2003年退休后开始做水产苗种增殖放流项目,2005年正式引进中华鲟苗种。2008年以后,随着野外中华鲟种群日渐减少,他的养殖计划也随之改变。

作为私营个体户,一直以来梅新华和家人都是自掏腰包,“高投资,零收益”。他说,自己负债累累,很难保证设备、场地等开支,渔场简陋的条件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中华鲟生长。向何处去?梅新华陷入迷茫。

周亮:两代人的接力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流域有水生生物4300多种,其中鱼类400余种,特有鱼类180余种。

周亮与父亲于1992年开始筹建四川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作为民间力量参与珍稀鱼类的保护与利用。周亮说,父亲生前酷爱花鸟鱼虫,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当时大火的胭脂鱼原产于宜宾,于是走上了长江鱼类繁殖与保护的道路。

1993年,周亮刚从学校毕业,父亲说精力不够,让他回来帮忙。于是他开始学习水产养殖方面的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立之初,研究所特别困难,因为发不出工资,工人都离开了,最困难的时候靠着周亮母亲当教师的两三百块工资维持。

中华鲟养殖困难,但周亮和父亲在鱼缸里面养殖成功,成活率超过九成。从1992年到2004年,经过精心培育,2004年中华鲟子一代成功产卵。随后,人工授精又成为摆在周亮面前的一大难题。

“水再清,如果没有鱼,那就是一潭死水。鱼再多,如果只有四大家鱼,没有那些稀奇古怪、千姿百态的精灵,没有丰富多样性,长江就没有色彩了,没有灵魂。”周亮表示,中华鲟是长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它是自己的一个使命、一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