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迎来办学四十周年之际,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07级校友刘培超等四位优秀校友齐聚威海校区,参加对话沙龙,讲述创业故事。在刘培超眼里,保持好奇心,无论对求学还是创业来说,都非常关键。据透露,大学期间,刘培超曾带着同学从千佛山校区出发,花了四个小时时间翻过群山,回到兴隆山校区,成为学弟学妹们眼中的“大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小喜欢拆东西

刘培超,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07级校友、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2015年成立越疆科技,专注智能机械臂解决方案,以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致力于研发、生产集驱控一体化、机器视觉、力觉控制等机器人底层技术的突破,带领团队研发出全球首款桌面机械臂,申请智能机器人领域知识产权数百项。

刘培超2007年考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所学专业是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2012年9月,升入山东大学研究生院,继续攻读机械工程学。刘培超说,2009年,大二暑假,他与兴隆山校区的小伙伴坐了6个小时大巴车,来威海校区参加山东省第六届大学生机电设计竞赛。经过三天非常焦灼的答辩进了复赛,最后获得了特等奖,“整个山东省一共三个名额”。刘培超说,那次获奖,开启了他在学校里创新创业的高光之路。

回忆自己走上创业的历程,刘培超首先从自己的专业选择说起。他说,自己之所以选择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从小喜欢拆东西有关。“我小时候所有的零花钱都买了玩具,天天拆。”“我家亲戚里有人做木匠,他们很容易就做出一把椅子、一个小车,我很想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他们说‘在脑子里’,我就很崇拜他们。”上了大学之后,刘培超发现,学习了二维、三维的软件,就可以把脑子里的图纸用软件表现出来,然后再去创造一个产品。他觉得这个过程非常神奇。

因为好奇,“折腾”了许多事

大二那年,烟台一家做食品加工厂的公司然后找到学院老师,问能不能帮做一个去壳机,“当时我就非常踊跃地说,我们可以做。”于是,刘培超与同班同学接了这个活。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先跑市场,再回去画图。经过半年的折腾,终于把原型机做了出来,交付给企业继续开发。“我们也正好拿着原型机来参加比赛,又获了奖。”

大二的时候,因为当班长,刘培超又对管理产生了好奇,就报了管理学双学位班。“我们班获得了山东省跟山东大学十佳班集体、十佳党支部。省级以上荣誉累计216项。”

“大学的经历让我感觉要保持好奇心。”刘培超说,自己当初是因为好奇去接了活。同样是因为好奇,又去读了管理学双学位。后来,因为好奇又“折腾”了许多事。“所以说,保持对知识的好奇,对认知的好奇,对把事情做成的背后的方法的好奇,能够去让我们更好地成长。”

后来到深圳创业,先是选定了自己擅长的本专业——做手臂、做机器人,然后劝说同年级的5个校友辞职一起创业。“一年后拿到天使投资,又招团队把产品卖出去,再开拓市场。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刘培超说,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挑战非常多,但我们相信能够在不断地精进与探索中把挑战变成机遇,能够跨过去。“创业这段经历给我的感悟就是在行动中成长。”,他说,不要先去想太多的条件,“先行动,在行动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他说,不管你在这个过程中是成功还是失败,你所有的经历都会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最好在这个过程中探索,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热爱的方向,相信未来一定在那里等你。”而山东大学是我们永远的家,“这份情意和力量会一直伴随着我们,成为我们的助力。”

大学期间就显露出“大佬”气质

同在机械工程学院,比刘培超矮一级的2008级校友崔远驰透露,刘培超在大学期间就显露出“大佬”气质。他说,千佛山校区和兴隆山校区中间隔了很多座山,“隔了多少座山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山的那边是我们另外一个校区。”崔远驰说,99%的同学曾经想过是否可以翻过那些山,只有1%的人想过我要怎么才能翻过那些山,这其中只有1%的人真的翻了过去。这个人就是刘培超。事情发生在2008年,“刘培超师兄在千佛山校区做完实验课,带着几个同学扛着旗子就翻了过去。这件事后来成了一段佳话。”这件事也透露出刘培超的性格特点,那就是对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又给他带来强大的内驱力。

对此,刘培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当时他在兴隆山校区读书,兴隆山校区周围都是山,就想出去看看。“当时就想,坐公交车是可以出去的,那么,爬山是不是也可以出去?于是就去尝试了。”花了四个小时从一座山翻过一座山之后,刘培超发现,山的尽头是另外一个校区。这种对外界事物的强烈好奇心,不仅驱动刘培超对大自然的探索,还把他引领到了创业之路。“其实,不管是爬山还是创业,好奇心都是驱动我们前行的力量。”

找到热爱,然后在行动中学习

刘培超的创业动机相对简单,他觉得环境很重要。“我在高中阶段就读了《长江实业》等,看到他从一家做塑料花的小公司,慢慢打造出长江实业这样一个大公司,就感觉,还有这样的工作?到底是怎么做的?就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到山大读书之后,刘培超参加了两个比赛——创新大赛和“挑战杯”。其中,“挑战杯”一直从校赛打到了全球赛,还获得了全球前三名。“这个过程你会感觉它是一个练习,它里边也牵涉到了产品、市场,财务等各种模型,当时就在想,自己有这么厉害吗?这时候种子就开始发芽,想去试一下。”刘培超说,他在毕业之前就特别想去创业,曾经在研二的时候跟学校打报告,内心很迫切地想去“折腾”。“我就是比较单纯地想做这个事情,就走上了这条路。”

说起在山大学习的收获,刘培超说,在他价值观形成、知识成熟的阶段,在山大遇到了非常专业、务实,且有包容之心的老师,让他受益匪浅。“当时去探索创业的路、户外的路,在学校的作息上有时候肯定没有按照规则去做,但老师们给我了包容,也给了我良性引导。这些对我后来的创业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刘培超说,老师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他,既要扎实做事,又要去关注人、关注环境,才能一起走得更远。”

关于大学生创业,刘培超表示,去创业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要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而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要真正喜欢这件事。”刘培超说,他一直的观点是“在行动中学习”,“有可能你准备好了,这个机遇就过了;有可能你永远准备不好,因为你不知道中间会发生什么样的问题。所以说我鼓励大家如果遇到了喜欢的就去做,然后一边做,一边成长,一边解决问题。”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记者 徐玉芹)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