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开着一家挤在楼缝之中的小卖部,小卖部有一个窄窄的门,挤进来就是一条窄窄的、长方形的店面。母亲说,她曾经的梦想是开一家服装店,但最后还是只能守着小卖部。时光荏苒,小卖部始终是一家人最牢固、最重要的情感纽带。
这是今年的西湖纪录片大会与小红书联合推出的“于我之上”特别展映单元,参展纪录短片《我家小卖部》的内容。
幽默、温馨、短小精悍,在五分钟左右的篇幅里,导演(也就是小卖部老板的儿子)把一个有点辛酸的家庭故事讲出了一种童话感。
@野生王朝 作品《我家小卖部》
与我们常规认知中理解的纪录片所不同。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上,小红书“于我之上”系列展映的纪录短片,给观众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纪录片也可以这么有趣,也可以这么轻装上阵。这不光是指它在时长上的短,也是指它在内容上的简单、私人化、粗糙亦或精致。
以及,更重要的,原来我也可以拍一部纪录片。
假如人生是一部纪录片,你想选哪段跟我分享?
作者:海妖
编辑:张先声
看了这么多的纪录片,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拍摄一部纪录片?
即使是一个无比热爱纪录片的观众,恐怕在第一次听到这个问题之时,都会犹豫再三。
我难道有能力拍摄一部纪录片吗?
几乎从摄影机诞生的那一刻开始,纪录片就是最重要、最本质的影像作品之一。就像胎儿最先学会的是走路和说话一样,用声音和画面记录真实,可以说是摄影机最核心、最原始的功能。
“纪录片要能关照社会、关照深刻尖锐的问题,要能教育人、启发人,要能带观众去看到他们没看到的世界……”
“纪录片要真实、要客观、要全面、要丰富、要犀利、要冷静、要敏锐……”
这些,差不多就是今天大众对于传统纪录片的“刻板印象”。
但纪录片的本质与使命,从来不至于如此。在这个时代,尤其不是如此。
小红书xIDF “于我之上”特别展映单元·展版
在这个影像已经完全成为主要媒介的互联网时代中,拍摄一部纪录片早已经不是少数人的特权。事实上,今天几乎大部分的人都可以非常方便,非常轻松地拿起自己手中的设备拍摄自己想拍摄的素材,记录自己想记录的生活。
小到通勤路上看到的一件非常有趣的地铁轶事,大到出门旅游,亲人团聚时刻的欢乐场面,影像记录早已成为了日常生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是当下这个时代在媒介使用上最大的突破。
从某种维度看,我们今天完全可以把这种经由碎片化的、粗糙的影像碎片构成的记录众生相,视为是纪录片的一种呈现形式。当拍摄与记录不再成为一种特权,显然纪录片也不必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无论是一部大制作的纪录电影,一段粗糙的碎片化影像,一段记录生活的Vlog,抑或是一期有主题、有结构的视频节目,实际上今天非常多的视频内容中,纪录功都能够得到有意无意地呈现。
但从另一个维度看,依旧有一些悲观、残酷的事实是不容忽视的。今天,当我们仍然试图将纪录片视为一种非常严肃的、充满艺术创造力和社会洞察力的深度媒介的时候,我们必须承认,纪录片正在面临着越来越曲高和寡的局面,纪录片从业者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捉襟见肘。
展览现场循环播放着入选作品
那些动辄就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成本才能完成的纪录片,大多数却并不能收获足够多的观众。往往,离开电影节或者高校搭建的乌托邦舞台,纪录片在大众的视野里,就像是投进大海的一粒小石子——关于它能否溅起水花这件事,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始终保持信仰。
传统纪录片一贯以来延续和遵循的生产和盈利模式,反倒在这种“人人都可以拍五分钟纪录片”的时代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怎样的内容观众更感兴趣、怎样的影片时长观众更有耐心看,怎样的风格和主题会让观众觉得更有趣,怎样的盈利模式和内容制作模式才能帮助纪录片制作团队更长久地生存下去——纪录片,似乎正在越来越成为一件需要轻装上阵的事情。
在小红书,点开《我家小卖部》这部记录短片的评论区,会发现几乎清一色的是其他网友对类似经历、困惑的分享。很有意思的是,当社交平台、评论区、弹幕这些依托于互联网而产生的新型社区出现之后,记录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可以说是被放大了。
《我家小卖部》下的评论
纪录短片本身是一种态度,而围绕着这些短片生发出来的评论和弹幕也在表达一种态度。当这多种维度的“态度”与“精力”在同一个APP界面上呈现之后,一种全新的记录场域就被构建起来了。在这里,你能更直观、更方便地看到一部纪录片能引发的共鸣。换言之,一颗石子投入大海时溅起的水花更容易被看到了——不是海变小了,而是你离海面更近了。
事实上,一大批野生创作者在小红书上上传、分享自己的纪录短片,早就已经不是一件极其偶然和稀缺的事了,在小红书和纪录片创作者之间,一种新的纪录片生态模式正在悄然酝酿。
与传统的影院放映或者视频平台放映不同,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为纪录片的创作生态和传播生态提供了一套完全不同的、全新的解题思路。
小红书xIDF “于我之上”特别展映单元入围作品海报展示
首先,传统意义上的“作品”的概念被推倒了。与传统意义上通过作者和作品的关系来思考和审视创作不同,社交平台的属性决定了创作者最好能够尽可能地展示最真实、最有血有肉的“我”。
主人和宠物之间的一段生活日常、长辈和晚辈之间的一次交流、情侣之间的一次蜜月旅行、一个打工人关于自己该继续追梦,还是该埋头赚钱的思考……
相比之下,这些内容,往往是这些上传到社交平台上的纪录片更倾向于去触及的题材。因为,比起创作一部作品,很多创作者真正的焦虑其实是希望得到共鸣,真正的初衷可能也只是简单地记录自己生活中的一个瞬间。
其次,伴随着“作品”这一属性被推到,随之而来的自然就是在观看、传播和互动渠道上的颠覆性突破。
传统意义上,观众与创作者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观众在观看一部纪录片作品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先抱有一种审视和拣选的态度,只有在建立起信任感之后,才能逐渐开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但在小红书的社区生态里,通过情感共鸣建立链接成了一件更加顺其自然的事情。当观众意识到这部作品背后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个人记录的大多也都是自己的真实生活的时候,就会更有亲切感。
最后,是一种建立于社交平台的社区感之上的平等意识的萌生。当创作者和观赏者之间的距离拉近,彼此之间对话的机会与效率提高之后,交流自然而言也就变得更加平等了。创作者不再把自己当作高高在上的艺术家,观看者也不再把自己当作冷眼旁观的审视者。在一部“我”又能够被重新看见的纪录片里,人与人之间沟通、理解、共鸣所能带来的魅力自然随之而来。
小红书xIDF “于我之上”特别展映单元·作者介绍
对于创造者与观看者双方而言,社交平台上的纪实影像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桥梁——创作者拍摄、上传纪实影像的过程是一个记录真实的我、表达真实的我、呈现真实的我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会吸引拥有类似经历或情感体验的观众,也就是另一个“我”参与到这种交流和互动中。
完成“我”与“我”、人与人之间沟通桥梁的建立、情感共鸣的形成,在创造作品之外,也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理解、包容与共鸣的机会,难道不才是纪录片最关键、最终极的使命吗?
@囫囵黑小枣 作品《姥姥和狗》
由博主“囫囵黑小枣”拍摄的纪录短片《姥姥和狗》,讲述了一位独居老人如何和一只金毛狗彼此相伴,进而重新找到生活新乐趣的过程。在小红书里点开这段记录视频的评论区,可以看到非常多同样也养宠物的网友都在不约而同地分享发生在自己或自己家人身上的、类似的养宠故事。
熟悉社交平台算法推荐规律的朋友应该都很清楚,宠物向来都是小红书等平台上最有流量、关注度最高、舆论氛围也相对最友善和睦的话题之一。因此,关于宠物的纪录片选择这类社交平台作为传播阵地,其实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今天,比起传统的创投、评奖或KOL推荐机制,算法在某种程度上,显然有着更加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帮助一部纪录片作品更精准地触达它的目标受众。
如果说,《姥姥和狗》这支纪录片能在小红书上被算法更有效地推荐给目标受众是社交平台能给予纪录片的第一种传播助力的话。那么,更进一步地突破则将在用户点开“囫囵黑小枣”的账号主页面时被感知到。
@囫囵黑小枣 的姥姥(左)正在现场观看
囫囵黑小枣的个人主页上写的简介是“能思及动物皆是好事,3猫3狗,在大理有2个小院子”。而在它的主页里,观众完全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兴趣继续探索,去挖掘和寻找到与该纪录短片相关的更多内容。这种让内容集群、短视频集群取代单一作品的特殊生态模式,实际上也是在为创作者和观看者的沟通提供更多的自由度。一个因为看到且喜欢这支纪录片而点进来的观众,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的兴趣进一步去捕捉、追踪更多感兴趣的信息。了解和欣赏一部作品的过程,也因此将逐渐演变成了解一个人的过程。
如果说轻装上阵是今天纪录片创作在形式上必须做出的突破,表达真我、构建链接是纪录片在内容上需要作出的尝试和创新的话,那该如何呈现“我”,该如何用更轻松的形式让纪录片焕发新的活力,这种关于方法论的问题,显然就是当下纪录片的新课题。
@草匠匠匠匠 作品《可是妈妈,有时我们的“爱”也是能伤人的》
小红书上的另一部纪录短片《可是妈妈,有时我们的“爱”也是能伤人的》就很好地回应了这一关于方法论的问题。这支短片只有三分多钟,讨论的内容也是相对比较老生常谈的母女关系问题,但在形式设计上却相当新颖。
拼贴、零碎的剪辑质感,搭配上大量的空镜头、静物镜头和动画画面,这支小短片在完全没有呈现具体的母女争执场面的前提下,却依旧有足够强大的感染力来调动观众的情绪。点开作者草匠匠匠的主页,你会看到对情绪氛围的营造是她大部分短片作品最聚焦的创作重心。
比起干巴巴地呈现和讲述一件具体的事情,这类以情绪氛围为创作主轴的记录短片,在这个时代无疑有着它的天独厚的竞争优势。实际上,对于每一个优秀的纪录片创作者来说,学会向内探索,学会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勇于、善于剖析自我,永远是必须掌握的第一课。事件的真实与镜头的真实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彻底忽视情感层面的真实。
相比于很多大制作的纪录长片,这类情绪性的纪录短片可能缺乏关照社会的宏观视角,也缺乏精致的画面和矛盾感十足的冲突事件,显得略微粗糙和零碎。但这种通过深刻的内省与自我剖析,将自己的情感与经历赤裸地呈现出来的勇气,却毫无疑问能够更好地扩充纪录片的叙事功能和表达形式。
从影像的维度出发,这类短片无疑更能让观众获得感同身受的亲近感,成为某种当代都市生活的精神调剂品。
IDF “于我之上”特别展映后的作者交流
在此基础上,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其实还在构建一种原本的纪录片传播语境里极度缺失的东西,那就是情感的公共性。
成熟的作品、真实的个体经验与最为直观的互动评论机制的统一,让观看—共鸣—交流—反馈的一整套纪录片意义生产系统得以高效运转。于是,在这样一种特殊的生态机制下,纪录片作为一种“作品”,其所指早已经不再只是视频内容本身,我们完全可以更进一步地把由视频内容以及伴生而来的评论、互动与二次传播及讨论现象视为一整套统一的文本系统。
映后谈 UGC视频的前后方嘉(从左到右)为:周浩、陆晔、潘志琪、章梦奇
比起传统纪录片的传播模式,情感公共性的提高为纪录片创作所能带来的最主要的新优势,无疑是沟通速率的提升以及创作内容的丰富——观众越明白自己想要看什么,创作者才能越明白自己应该创作什么。创作者越能创作什么,才能进一步打破观众与创作者之间的隔阂,激励更多的创作者加入进来扩充这一整套沟通样本。
纪录片创作在今天到底需要什么,如何让纪录片更好地融入这个时代,参与进这个时代的对话过程中来。在当下的媒介优势下,纪录片的门槛和创作标准是不是可以进一步放开,拥抱更多“轻装上阵”的人。
一直以来,纪录片本身的魅力和重要意义都决定了纪录片创作者永远能够探索出新的出路。技术与环境的迭代,正在逼问纪录片寻找新的本质。
当纪录片的创作门槛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愿意且习惯于用影像记录自己的生活,纪录片和碎片化的记录影像越来越难以在本质上做出区分的情况下,或许我们尤其需要更认真地思考纪录片的本质是什么,尤其需要追问该如何创作更纯粹、本真的纪录片,更能与时代的整体语境实现共鸣的纪录片。
部分图片来自: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