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关注并服务特殊群体,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携手上海慈善基金会,与“英雄联盟”共同推出“爱艺术”关注残障人士公益项目。营造人人皆可享受艺术的和谐社会氛围,让关爱成为一种力量,也成为本届艺术节国际演艺大会及国际对话关注的话题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0月19日举行的创制人对谈中,曼彻斯特国际艺术节艺术总监兼首席执行官约翰·麦格拉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副总经理陆莉萍、话剧演员赵红程等中外嘉宾围绕“艺术无障碍”话题展开讨论。他们表示,这条路面临太多挑战,需要更多从业者为之付出。

无碍观演:从出门到剧场一路困难未知

在本届艺术节的多场“无碍观演”项目中,艺术节中心工作组精心安排残障朋友出行、无障碍大巴停放、残疾车停放,让残障人士观演畅通无阻。事实上,残障人士外出观演一直面临各种难题,如何让“爱”无“碍”是对所有从业者的巨大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安福路的上海话剧中心拥有一个530人的剧场和两个200多人的黑匣子,在2019年大修之后增设了无障碍通道,同年还推出了“导盲犬”的计划。“因为话剧《推拿》演出时,我们请了一个导盲犬和他的主人走进剧场观。在剧场大修后,我们觉得可以把剧场变成‘导盲犬’剧场。”陆莉萍介绍说,“我们会在每周日留出一排两个过道座位,如果观众需要购买‘导盲犬’票,可以通过电话预留座位,当天来看就行。”

可惜的是,计划推出近五年,还没有残障人士带导盲犬走进过话剧中心。陆莉萍深感“这条路不好走”,“即使剧场有无障碍设施,从出门到剧场的这一路上,我会遇到多少未知的困难?这可能也是我走进剧场的阻碍。”

曼彻斯特国际艺术节创办于2007年,近年一直在做各类无障碍融合项目,并建造了一个全新的“无碍剧场”。约翰·麦格拉斯表示,在剧场建造之初,他们特意请来残障人士体验小组,确保整座楼宇无障碍。“虽然剧场无碍,但如果艺术项目不能覆盖残障人士,它也不是无障碍的。所以艺术节一开始建这栋大楼时,就希望邀请更多的残障艺术家跟我们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碍创作:希望大家走进我们的内心

残障人士赵红程原本是位上班族,2021年,她全职成为了一名视频博主,记录自己坐轮椅的生活。2022年,一名制作人联系到她,希望改编她的故事,赵红程便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下走上了话剧舞台。

“所以我算是一个外面的人,突然闯进了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她分享说,“我们这部话剧中文名叫《请问最近的无障碍厕所在哪里》,英文名字叫《Be Seen》,因为这是我们出门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作品传递出来的意义更深刻,我们不仅希望被外界看见,也希望大家走进我们的内心世界。”

《无障碍厕所》是国内第一部以残障为主体的原创戏剧作品,但这部剧的创作远比想象中要难得多。赵红程经常要和做残障艺术项目的主创进行沟通,她发现不同视角下的挑战是不一样的,“国内很多主创人员没有太多机会接触残障人士,残障演员大多没学过专业戏剧表演,所以素人演员要调动好的积极性是比较难的。”

从赵红程自己的视角出发,困难又不一样了。“我不知道制作人、导演、舞台监督这些人到底是怎么分工的,我遇到问题不知道该找谁处理。我如果讲述自己的故事,我暴露的边界在哪里?当观众审视我时,我希望展示残障到哪一个部分?这些都是比较重要的问题。”

今年,陆莉萍做了第二部残障人士主演的作品《生之代价》,该剧改编自英国同名话剧,曾一举拿下“普利策奖”戏剧奖,讲述了残障者的爱情故事。剧中演员两位是残障人士,两位是正常的演员,赵红程的分享让陆莉萍感同身受,因为在整个排演过程中,赵红程提到的问题她都遇到过,而且难题更多。“比如演员之间要交流互动,非专业人员如何完成表演?我们最后邀请了专业演员剧组做表演指导,帮助演员完成了这个创作。”

无碍挑战:不把它当特殊事情去看待

无障碍艺术的创作之路不易,但对整个团队而言,最大的挑战却是如何以平常心对待项目。《生之代价》宣发过程中,为了避免外界质疑该剧消费残障人士,出品方极力避免利用残障人士字眼吸引眼球。“但后来我们在复盘时发现,当我们有这种心态的时候,本身就是在不平等地对待这件事。”陆莉萍反思,“可能社会和公众会有一些偏执的认知。希望大家真正在意识上解决这个问题,不要把它当作特殊的事情去对待。”

赵红程则认为,这类创作最大的挑战是,“大众对残障的凝视是无意识的”,但事实上残障艺术家和残障人士可以给艺术带来很多新的体验。“很多人觉得残障可能就是指一个人的身体功能有缺失,其实可以拓展它的边界,如果将残障主题和戏剧结合起来,我们完全可以做成很系统性的专业内容。”

她非常欣慰“像上话这样的机构在拥抱无障碍”,她期待,继今年自己的作品在上话上演之后,“未来有机会继续参与这样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