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4日下午,为助力文化强省建设、挖掘惠州文化亮点、加强交流合作及促进文化繁荣,广东省写作学会与惠州市作家协会在惠州联合召开了写作交流座谈会。座谈会上,广东省写作学会会长胡伟及采风团一行与惠州市作家协会主席陈雪及协会成员做了深入交流,共同为惠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陈雪对广东省写作学会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惠州市作家协会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辉煌成就。自1964年创会以来,惠州市作家协会历经多次更名与变革,现已发展成为拥有550名本级会员的文学团体,其中包括22名国家级会员和近200名省级会员。近年来,惠州作家在省级以上文学报刊发表作品数量每年高达500篇以上,高峰时超过千篇,出版各类专著30部左右,并屡获大奖,展现了惠州文学的深厚底蕴与蓬勃生机。
广东省写作学会采风团成员也积极发言,与惠州市作家协会深入交流互动。
广东省写作学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伟说:惠州厚重的革命历史是作家创作的丰富素材,英雄的东江儿女值得广东作家用真情大力书写。惠州作协陈雪主席坚持深耕惠州这方沃土,挖掘创作了多部具有地标性的主旋律作品,如《东征!东征》《穿越封锁线》《惠州1907》等。长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细节饱满,内容丰富,语言流畅。巧妙融进了东江地区的风土民俗,彰显了浓郁的地域特色,思想性、文学性、可读性都值得我们借鉴。《惠州1907》的出版不仅是文艺战线的一件大事,也是对于惠州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升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我们学会要挖掘惠州历史文化资源,宣传惠州城市风土人情,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广东省写作学会顾问刘付云说:广东省写作学会与惠州市作家协会应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加强在文艺文学创作、人才培养、活动举办及成果共享等多方面的合作。双方共同努力,为环两山引领区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文艺文学动力,推动当代文艺文学事业的繁荣,共同书写时代新篇章。
广东省政协委员、暨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谢光辉说:惠州有罗浮山和惠州西湖,得山水之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又有深厚独特的历史人文优势。罗浮山号称岭南第一山,是道教十大名山之一,道教文化、道医文化在此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题材和内容。惠州西湖是苏东坡谪居之地,在此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和传说故事,更有合江楼、丰湖书院、泗洲塔等文物古迹和有关文人题咏和故事,人文气氛浓郁。惠州拥有如此好的自然人文资源,发展文旅大有可为。我们不但要充分合理地保护好、利用好惠州现有的自然资源,更要深度挖掘、传扬惠州的历史文化资源,讲好道教文化的故事,讲好东坡文化的故事。
广东省写作学会副会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王瑛说:惠州人杰地灵,苏轼文脉润一方人杰地灵,葛洪医道并举惠及千秋万代,罗浮山南昆山两山宜人富饶,客家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文化慷慨激昂,好山好水好人家,处处可诗可文可故事。我本人目前的研究兴趣,是对中国文学现场、尤其是广东文学现场进行观察研究,我带了一个学生团队,研究当代中国的文学事件,已经出了一些成果。诗歌方面,已经出了一部《本心诗话》,同出版社签了合同,希望以后还能出一本《本心书话》,专门研究叙事作品;一部《本心艺话》,研究艺术作品。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多跟惠州的文艺界多有交流合作,为惠州的文学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暨南大学教授周正庆说:惠州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更重要的是有一批有感情的本土作家与文史工作者,他们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比如惠州市作协主席陈雪的《东坡寓惠诗词百首》就集中反映了惠州作家对于家乡的热爱。陈主席对苏东坡寓居惠州时所作诗词按“至亲、良友、风物、饮食、感怀”五个部分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做了很有见解的简析。此书不仅是一部研究东坡先生生平的重要史料,也是全面介绍北宋时惠州风土人情不可多得的文学著作。我们通过陈主席的作品,透过苏东坡先生的诗词, 看到了东坡先生离庙堂之远,尚忧百姓之苦的人文情怀,对于爱国主义教育也很有意义。让我感慨的是惠州市人民政府不仅对于传统文物保留得很好,对于红色文化、东江纵队的历史也梳理得非常专业,博物馆的巡展大纲制作得非常精细。可以看出,惠州市政府与文史工作者们付出了很大努力,真正做到了“将文物照进当代,传承未来”,很值得我们学习。
省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惠州学院学报主编、教授颜敏说:惠州是一方热土,也是一方乐土,我来到惠州二十年,感受到了惠州山山水水对人的滋养,在宽松、温和、自信的文化氛围里,惠州人自在生长,而我,也在学术和教学岗位上用心耕耘,有所成就,以回报土地予以我们的深情,愿惠州越来越美,越来越好!
座谈会前,在惠州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黄伟辉的热情引领下,广东省写作学会采风团走进庄重而富有历史感的营救中国文化名人陈列馆,开启了一场文化探索之旅。这座位于惠州市桥东上塘街70号的陈列馆,虽然占地面积仅700平方米,却仿佛是一个穿越时空的隧道,将采风团成员们带回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之中。陈列馆分为“营救之路”“转移惠州”和“党旗高扬”三大展区,采用文字讲述、图片佐证、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绎等方式,借助雕塑、模型等,全面真实展示秘密大营救历史。尤其在“转移惠州”展区,采风团深刻感受到了惠州在革命历史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以及惠州人民为了保护和营救文化名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参观结束后,采风团成员们纷纷表示,这次短暂的参观让他们感触极深。他们深刻认识到,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更是一个国家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而营救中国文化名人陈列馆所展示的这段历史,正是对文化重要性的最好诠释。在这里,采风团成员感受到了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的不懈奋斗所凝聚成的强大力量,也从中体会到了文化的力量与文魅力,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和决心。
25日一大早,广东省写作学会应邀参加了惠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捡跑”活动。据悉,2021年兴起的捡跑活动,起初由惠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发起,通过“党建引领志愿红”活动,发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组织和参与。随着捡跑的常态化,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加入,自发拉起了捡跑团、捡跑志愿服务总队、捡跑协会等一众队伍,壹家亲、睿跑团、小虎队等民间跑团积极响应,在“志愿惠州”小程序等加持下,构建起“群众吹哨、捡跑报到”的灵活机制,让捡跑在群众中不断扎根、融入日常。时至今日,线下常态组织有“每周一捡、跑遍惠州”活动,线上开设了浏览量破百万的“捡跑慢直播”,在国内联动了深圳、东莞、赣州、兰州等城市,在国外吸引了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华侨华人“一起跑”,“捡跑”焕发出勃勃生机。“一边捡垃圾、一边跑步、一边做宣传”,三年来,捡跑活动已吸引2000多支队伍、50万人次参与,推动了新时代惠州文明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参加“捡跑”活动中,广东省写作学会的代表们深刻感受到了惠州城市的文化力量与文明精神。他们纷纷表示,惠州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市民文明素质高,这种文化力量与文明精神正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广东省写作学会采风团走进惠州,不仅调研了红色文化,还体验了绿色文明,更加强了文化与写作的交流合作。(文:廉石田 黄日暖 供图:刘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