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会认为福特CEO每天都开着福特汽车上班,但根据福特CEO自己的说法,你猜错了。
近日,福特CEO的一段采访视频引发热议。
“我不太喜欢谈论竞争,但我开的是小米。我们从上海往芝加哥空运了一辆小米SU7过来,开了6个月,我现在对它爱不释手。”
整个访谈中,福特CEO分享了许多对中国电车产业和电车公司的看法……
10月21日,国外播客节目《Everything Electric Show》播放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吉姆·法利(Jim Farley)的专访。
虽然吉姆·法利与主持人都刚刚参加完巴黎车展,但寒暄过后,交流的主题就很自然地转向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
吉姆·法利表示,电动车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的势头并没有改变,正在剧烈变化的是行业内的赢家和输家。而且发生变化的不只是汽车行业,而是全球工业制造业的版图。
吉姆·法利直言,在美国人想着如何搞电气化结构和软件赋能的时候,中国电动车市场已经开始细分了,增长最快的市场是能跑长途的增程式混动,而且中国还有成本优势。这也在改变全球市场和消费者的品牌偏好。
主持人提到,今年他去澳大利亚探亲时,发现自己有两个对汽车不感兴趣的亲戚都换了比亚迪。吉姆·法利则补充称,在澳大利亚的燃油车市场也是这样,那里卖得最好的SUV不是丰田或福特,而是来自中国的长城哈弗汽车。
吉姆·法利介绍称,汽车往往是很多人购买的第二贵的大件,而“中国制造”在过去几年里已经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己,因此消费者选择中国汽车并不会感觉要冒很大风险。
吉姆·法利强调,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高效的低成本供应链以及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已经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了领先地位。
对于福特而言,现在经常讨论的话题就是:如何与中国车企竞争,然后活下来。
吉姆·法利表示,自己过去两年内两次访问中国,两次都是“顿悟”时刻。
(I've had two trips to China the last two years that were literally epiphanies.)
吉姆·法利说,自己最近一次“顿悟”是关于小米汽车产品。他说,在西方,我们的手机公司没有汽车部门,但在中国,华为和小米这两家最大的手机公司都涉足汽车制造。
吉姆·法利感慨道,当西方国家还在讨论苹果汽车时,小米SU7已经上路了,而且非常棒,现在每个月都能卖出1万到2万辆,并且预售期长达6个月。
吉姆·法利直言,他不太喜欢谈论竞争,但他开的是小米汽车。福特想办法从上海空运了一辆小米SU7送到芝加哥,他已经开了6个月了,对它爱不释手。
(I don't like talking about the competition so much, but I drive a Xiaomi. We flew one from Shanghai to Chicago and I've been driving it for six months now, and I don't want to give it up.)
作为曾经率领丰田打垮美国本土汽车巨头的行业领袖,吉姆·法利也表示,作为亲历者,他知道当年“底特律三巨头”是如何毫无计划,现在得想办法避免重蹈覆辙。
在发表这番言论后,吉姆·法利在社交媒体上解释了他驾驶小米汽车的原因:“我始终致力于体验竞争对手的所有车型。在我整个职业生涯中,我一直都是这么做的。规格参数只能展现一部分情况,你必须亲自坐到驾驶座上,才能真正理解并击败竞争对手。”
吉姆·法利发文
实际上,早在2023年初,吉姆·法利首次访问中国时,中国的汽车行业就给他带来了震撼。
在《华尔街日报》今年9月刊发的文章中,吉姆·法利向记者回忆了首次访问中国的感受。
当时,吉姆·法利与福特CFO约翰·劳勒(John Lawler)体验了一把合作伙伴长安汽车的电动SUV。两人在测试跑道上全力测试后,“沉默不语地”坐在了一起。
随后约翰·劳勒发话称:“吉姆,情况完全不一样了,这些家伙已经彻底走在我们前面。”
在这篇题为《福特CEO在中国被什么所吓到?》的文章中,吉姆·法利承认中国车企带来了“生存威胁”(existential threat)。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对于这次访谈,国外网友的评论用词也挺积极:
“吉姆·法利可能是唯一一个真正了解当前形势并坦率说出来的西方首席执行官。”
“……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机会,能够聆听一家传统汽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尽可能透明地讲述中国汽车制造的现实以及迫切需要变革的故事……”
“……我是一名在上海生活和工作的外国人。我开着一辆蔚来汽车,并在中国参与跟福特相关的项目工作。我非常钦佩吉姆。他确实了解中国以及过去10年这里所发生的一切……”
“真正的问题是,我在中国生活了两年,注意到他们推出/迭代汽车的速度就像我们推出软件一样快,甚至更快。每个季度都有新的汽车型号推出,甚至相同的型号每两年都会进行一次更新。我甚至无法理解这荒谬的产品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