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榆林市佳县东方红文化产业园区,清澈溪水、成片绿树映入眼帘,曾经满目苍凉的沿黄沙化带早已变了样,很难想象,这里曾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居住在这里20多年的刘大姐表示:“沿着黄河一路北上,昔日的荒坡披上了绿装,连绵的荒沙得到了治理,流失的泥沙得到了固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庆油田利用三年时间,企地携手建设千亩南梁公益碳汇林。(摄影:张鹏飞)

黄河流域既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也是油气资源的富集区、生产区。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地处鄂尔多斯盆地,横跨陕甘宁内蒙古四省区,成千上万的生产场站、油气水井分散镶嵌在黄河“几”字弯中。在这片西北地区气候环境治理的“咽喉要地”,守护黄河成了石油人共同努力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庆油田始终用绿色的方式开采油气资源,建成10多处大型绿色屏障。(摄影:长庆宣)

黄河有水,但又缺水,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黄河流域治理的主要目标。长庆油田强化全过程节水理念,科技赋能对水资源“精打细算”,大力推进节能节水工程和废水回收工程,创新试气回收、二氧化碳压裂等一系列降低水资源消耗的环保技术,让原本无处可去的采出水合规处置后全部实现循环再利用,源头破解用水之困。

“宁可少产油,也要确保环境安全。”近年来,长庆油田先后投入数亿元资金对2000多口废弃井实施了彻底封堵,为生态“让路”。在革命老区延安,长庆油田第一采油厂将100余口油水井、3座集输站点、26条集输管线一次性关停搬迁,确保王窑水库下游居民用水安全。

黄河之“黄”,实为泥沙,要实现黄河变清,最根本的还是要植树造林,将泥沙牢牢固定在黄土高坡上。在黄河入陕第一站榆林,长庆油田第二采气厂一直大力支持榆林市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等工作,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塞上森林城”建设行动,精心选择沙棘、松柏等耐旱固沙植物,累计在榆林、子洲、神木三大气田植树4万余株,新增绿地面积3万多亩,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面积的90%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庆油田开发一片、绿化一片,打造了8个国家级绿色矿山。(摄影:刘飞)

米脂县王坪村河滩两旁,3000棵油松和杨树随风摇摆,村民王久业说:“这些树苗苗厉害着呢,都是去年4月和长庆‘共建美丽乡村’义务植树种下的。一年多,长了有一米高,风沙被挡住了,环境也好了。”

今年5月,内蒙古毛乌素沙地迎来一群“老朋友”,曾经因生态问题“出走”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蓑羽鹤,从越冬地又飞回到这里繁殖生息。而不远处,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黄色的采气管线蜿蜒向前。

当油气开发“遇上”生态平衡,长庆油田始终将保护自然环境放在第一位,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积极探索沙漠、戈壁环境下科学有效的清洁生产模式,创造性地开展试气回收、微生物含油污泥处理等一系列环保技术,从源头入手减少污染,做到“原油不落地、废气不上天、废水全利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内最大扇形井网——合H9页岩油平台,井场光伏源源不断生产绿电。(摄影:段凌靓)

金秋十月,陇东大地沟壑梁峁绿浪翻滚,亚洲陆上最大页岩油水平井平台——华H100平台,点缀在距离庆城县32公里外的深山绿丛间,用30亩地的占地面积撬动着地下4万亩资源。

“为了减少地表扰动和水土流失,长庆油田大胆推行油气井场共建共享、小型站场井站合建的土地变革和‘小井场、大井丛、多层系、立体式、工厂化’建产模式,保障产建规模上升的情况下,用地规模大幅下降,保护黄土塬生态环境。”陇东油气开发分公司总地质师、常务副经理雷启鸿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庆油田大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双碳”战略实施,用美丽长庆装点秀美山川。(摄影:长庆宣)

既要构建“生态油田”,也要呈现黄河两岸“新绿”。现如今,绿色“染”满了黄土高原的角角落落。榆林曾经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如今沙化土地治愈率已达到93.24%,昔日寸草不生的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的版图上消失。

(供稿:肖丹 杜嘉 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