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清索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
在影视中,24岁的林觉民面对两广总督张鸣岐的威逼利诱说出了这句话。
原话是否如此,无从考证。
但是历史上,两广总督张鸣岐的确审问了林觉民。
并且从内心深处,认同了这个年轻人的实力,觉得他会给清朝政府带来很大的威胁。
2
广州起义失败后,林觉民被清朝政府逮捕。
时任两广总督的张鸣岐和水师提督李准,一起审讯了林觉民。
面对审讯,从小擅长演讲的林觉民,并没有身为阶下囚的觉悟,而是侃侃而谈,大谈革命对改变国家落后挨打局面的重要性。
面对这样的林觉民,李准起了惜才之心,想把林觉民留下,为己所用。
可张鸣岐觉得,一个24岁长得面容如玉的男子,虽然有大才华,但是他内心的意志坚定如铁,不除掉的话,必将后患无穷。
1911年4月27日黄昏,张鸣岐下令在广州天河码头枪杀林觉民等人,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对于这样的结局,从林觉民回国召集“先锋军”时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1911年,在日本留学的林觉民借口“樱花节”放假回国。
当时最高兴的就是怀着二胎的妻子。
虽然心中十分喜悦,但是对丈夫了解颇深的陈意映,隐隐觉得林觉民的回国并不简单。
说是探亲,但林觉民每天早出晚归与一些神秘人悄悄地会面,在家的时间屈指可数。
当陈意映的追问,林觉民又总是顾左右而言他。
陈意映知道,林觉民一直怀抱革命救国的理想,出对丈夫的信任和崇拜,既然丈夫不愿意说,她也没有紧紧逼问,只是默默打点他返校的一切。
4月17日,林觉民跟父母、妻儿辞行,辗转从香港奔赴广州。
4月24日入夜,滨江楼上想着自己即将做的事情,辗转难眠的他抱着牺牲的决心和对妻子的爱与愧,灯下奋笔疾书,在一块丝巾上,妻子写下了诀别信——《与妻书》。
信中林觉民回忆了与妻子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含蓄地说遇到妻子后,终于明白了爱情的滋味,也因此希望天下有情人都能像他与妻子一样,相爱相知。
虽然抱定了为革命事业赴死的决心,但是他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男人,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
他挂念自己5岁的儿子,希望妻子能把自己的故事,告诉儿子,让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着什么样的理想,让儿子能继承自己的意志。
这番殷切嘱咐的背后,是林觉民对妻子深深的担忧。
他担心自己的死给妻子带来致命的打击,为了让妻子能够坚强地活下去,他专门提到了对孩子的殷切期望,希望自己走后妻子能够陪伴、教育孩子。
面对家国情怀和个人爱情,林觉民毅然果断地选择了为国捐躯。
但是,对妻子的爱,又让他对妻子的未来心有担忧。
大爱小情,在这封绝笔情书中,被这个胸怀大志的男人表现得淋漓尽致。
饱含深情却坚定不悔。
一个为天下人甘愿赴死的“铁血男子”与对妻子心怀愧疚的“柔情丈夫”,让我们忍不住动容、落泪。
3
后来,这封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情书”被选入高中课本,让无数人为之落泪,更激励着一代代人甘愿为了我们可爱的祖国不惜付出一切。
但是这封情书背后的深情爱意,却源自一段门当户对的包办婚姻。
1905年,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18岁的林觉民娶了15岁的陈意映。
提到包办婚姻,很多人都把它与不幸、悲剧画上等号。
不少革命青年,接受了西方的民主理念后,把中国一切的传统,当作洪水猛兽,当他们面对家里的包办婚姻时,都是激烈反抗,哪怕最后屈从,对妻子也是冷眼相待,过得大多不幸福。
但是,早早跟随父亲,在全闽大学堂接受过西式教育的林觉民,却并没有反对这桩婚事,甚至有些期待。
可能这都是源自对父亲的信任和尊敬吧。在林觉民看来,既然一向开明的父亲认为两家门当户对,陈家小姐知书达理,那么他愿意相信父亲的眼光。
洞房花烛之夜,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揭开盖头的那一刻,林觉民的惊鸿一瞥让他怦然心动,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一眼万年。
新婚燕尔,林觉民发现父亲给自己挑的媳妇,实在是让自己太中意了。
虽然是包办婚姻,但是两个人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竟然惊人的相似。他们似乎有说不完的悄悄话。
大家闺秀出身的陈意映,不仅可以把家里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最让林觉民感到意外的是,虽然妻子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但是对他的民主革命理想特别理解和支持。
每当自己给妻子讲述西方的新思想时,她总是认真倾听,两只大眼睛里除了对自己的爱慕和崇拜,还有对新世界的向往。
在丈夫的影响下,陈意映说服身边的人和自己一起,从不再裹脚做起,不断宣传男女平等的理念,帮助丈夫创办女校,成为当时福州妇女解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这种举案齐眉,齐头并进的日子中,夫妻婚后第二年,迎来了两个人的长子。
1906年,为了支持丈夫,陈意映忍受着离别之苦,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支持丈夫远到日本求学。
去日本求学也得到了林觉民父亲的支持。
在他看来,在清政府的统治下,儿子对民主救国的执念让他随时都置身于危险之中。原本他就是希望儿子远渡日本求学,能够暂时停下的事情专心学习科技知识。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林觉民到日本求学后就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孙中山、黄兴等大批立志民主救国的革命人士,同样的信仰和追求,让林觉民的革命热情空前地高涨。
很快他就加入了同盟会,在日本各地为留学生们演讲,宣传民主救国,号召大家为了救国救民而团结起来,勇敢地推翻腐朽的清政府。
当同盟会筹划“广州起义”的时候,林觉民毅然决然地加入其中。
他返回福州,实际上是已经决定为革命牺牲,跟父母妻儿在心里默默地诀别。
林觉民牺牲的消息传到家中时,他和陈意映的第二个孩子尚未出生。林父托人变卖家产,举家逃亡乡下避难。
一开始,大家担心身怀六甲的陈意映,并没有告诉她实情。
直到林觉民的《与妻书》辗转送到陈意映的手中时,她只是泪流满面,不停地说:
“觉民不会骗我,他说过会回来的。”
然后就昏厥过去。
无法承受巨变,心绪大变之下,陈意映早产了。
生下二儿子后,陈意映几次寻死都被家人救了下来。
她看着酷似丈夫的两个儿子,也曾想过为了丈夫,把孩子好好养大。
但是,痛失所爱的之伤给她的身体和精神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林觉民牺牲两年后,陈意映终究抛下两个孩子因病去世,年仅22岁。
4
失去父母后,他们的两个孩子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可惜的是,8岁时长子林依新不幸夭折,只有小儿子林仲新长大成人。
他一直珍藏着父亲留下的《与妻书》,这是父母爱情的见证,也让他觉得父母并没有离开,一直陪在自己身边。
作为烈士之子,林仲新得到了国民政府的支持,大学毕业后,跟随父亲的旧友林森做事。
抗战爆发后,民国政府要迁到重庆,担心不能路上把父亲的遗书弄丢,林仲新拜托堂弟林性奎,把它送回福州老家保管。
受到堂哥的委托,林性奎深知手中的丝巾,有着怎样的分量。一路不敢懈怠,赶路返回福州。
一天夜里,他赶路经过武夷山附近时,不幸遇到了一群劫匪。
装有《与妻书》的铁盒也没能逃过劫匪的眼睛。
他们以为里面一定藏着什么宝贝,眼看着铁盒就要被这帮劫匪砸开,林性奎哭喊着冲出来:
“那是烈士林觉民的遗书,求求你们了,放过它吧,求你们了。”
林性奎的哭喊和动作,让劫匪们停下了打砸的工作。
头目推开众人,拿过铁盒,打开后,见里面只有一块丝质的方巾,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小字。
头目轻轻地读着内容,不知不觉之中,头目的声音开始颤抖,有的劫匪竟然潸然泪下。
突然,头目跪在了林性奎身边,磕头道歉:
“我早就听说过林义士的事情,是我们瞎眼了,竟然抢到了林家人头上。”
说完,头目把遗书轻轻地放回铁盒子中,双手捧起,毕恭毕敬地送到了林性奎的手里。并且对着铁盒再次叩拜后,询问林性奎:“你要到哪里去?”
头目告诉林性奎,适逢乱世前面的路并不安全,为了将功补过,他们愿意护送林性奎和林觉民的遗书安全到达目的地。
将信将疑的林性奎也不敢拒绝,看着头目脸上的泪痕,望望漆黑的山路只好答应同行。
没想到,这群劫匪盗亦有道,真的一路护送,赶路把它送到安全地带,才告辞离开,劫匪不仅归还了《与妻书》,还把抢走的财物原数奉还。
那一刻,林性奎心里对这份林家的宝贝,有了新的认知。
林觉民是为国为民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片赤诚,这份牺牲精神,很多人都理解并且敬佩,如今,接连劫匪都深深佩服他的高义。
5
“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老天让他遇到了情投意合的爱妻,却又不得不舍身为国的决绝,林觉民内心的不舍与坚定,我们可以稍有体会。
我们依稀看到一对年轻的恋人,相互依偎着在月光的掩映下,时而低声私语,时而共同赏花,道不尽的相思爱意,聊不完的情愫思念……
然后,面对国贫民弱的局面,男子忍痛离去,坦然赴死,只为心中火热的革命理想和内心救国救民的坚定信念。
为了不负国家、不负人民,他只能辜负心中的爱情,把对妻子的爱深埋心底,为国捐躯。
又读《与妻书》,惟愿二位天堂重逢,共赏这盛世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