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资料来源:《黄炎培与毛泽东畅谈历史周期率》、《黄炎培与中国共产党》

1945年6月,延安迎来了七位非常特殊的客人,这些人都是国民党参政员,他们特别申请到延安访问,希望为两党谈判搭建桥梁。

为表诚意,毛主席、周总理和朱老总全部来到机场迎接,热烈欢迎大家到来,后来还为他们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宴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宴会上,七人中的黄炎培极为严肃的向毛主席提了一个问题:“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不少单位都没有跳出周期率的支配力,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历史周期率之问”在当时影响不小。客观来说,回顾历史,没有哪个朝代能够超出历史规律,都是从建国初的欣欣向荣,发展为世界强国,然后回到末年走向崩溃。

强大如唐朝也未能幸免,清王朝腐朽的后阶段更加不堪入目。这个问题,或许连蒋介石都不敢坦然面对,但对于“致命拷问”,毛主席却并没有感到惶恐,他语重心长的回答了黄炎培一番话。

即: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要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毛主席这般回答,黄炎培很惊讶,他感受到了共产党领袖们独特的魅力,最终他点头表示认可:“这话是对的,把民主来打破这周期率,怕是有效的。”

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而且将“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深深的烙刻到人民政府的内心深处。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背景下能够扫清荆棘有此一问,证明黄炎培这个人也很不简单,那他到底是何身份呢?

时间回到1905年,那一年黄炎培刚加入同盟会,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他立志要推翻腐朽的晚清政府,要将那个国不国、人不人的黑暗年代给彻底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辛亥革命胜利后,黄炎培曾一度看到希望,只是后来一切都变了,并没有按照预设那般进行——袁世凯篡位,孙中山喋血广州,军阀混战。

虽然第一次国共合作完成了北伐的初期目标,可是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又让中国前途迷茫。

其实对于蒋介石这位国民党领袖,恐怕包括黄炎培在内很多人都曾经有过期望,都以为他能结束乱世,带领中国走向复兴。但国民党的统治一样腐朽不堪,中国崛起前面仍有三座大山压迫。

早在1917年的时候,黄炎培曾立足于教育,希望学鲁迅一样,用纸笔唤醒老百姓,用教育改造人民的思想。后来他觉得教育不够,需要从政,从制度层面改变这一切。

于是,他在抗战时期担任国民参政员,后来又参与筹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到抗战结束后,他又自发建立中国民主建国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些经历来看,黄炎培毕生都在试图寻找一条救国之路,从教育改革,到相信蒋介石,再到谋求国共合作。但他的努力却收获甚微,正是在这种复杂情绪下,他才会对毛主席发出这个灵魂拷问。

很明显,毛主席的回答让他颇受鼓舞,使其意识到中国未来的出路不在国民党,也不在蒋介石,而在毛泽东和中共。

所以从延安之行后,黄炎培开始为我党站台——他明确拥护五一口号,认定这是国家当前自救的唯一途径。之后1949年3月,他在我党护送下抵达北平,正式投入人民的怀抱。

建国后,他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与毛主席一起主持过土地改革,三反、五反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当然,黄炎培也与毛主席一起做了很多大胆尝试,为后来的建设发展留下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虎父无犬子,黄炎培曾与原配妻子一共生育了六男六女十二个后代,他们都在各行各业发挥特长,有些更是极为出色的存在。

例如他的次子黄竞武,在黄炎培选择离开国民党后,他积极配合父亲开展工作。但在将父亲安全送到解放区后,他却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尽管遭到各种酷刑,他始终都没有屈服,最终被残忍活埋。

他的第四个儿子黄万里,在1957年关于三门峡水利枢纽的讨论会上,认为苏联专家的设计有缺陷,因此坚持自己观点,反对建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后来历史证明他是对的,但在当时特殊环境下,他受到冲击,因为不肯低头被迫暂时赋闲。历经坎坷,黄万里后来还是顺利恢复了职务,继续为我国水利工程发光发热。

至于最小的儿子名叫黄必信,他在1949年正式参加革命,是个知识分子,曾经担任大连工学院讲师、普通电工教研室主任,只是不幸运的在动荡时期含冤去世。

显然不难看出,这些儿子在父亲教诲下,也是个个铮铮铁骨,他们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为了真理和心中所坚守的一切,绝不轻易低头,他们无愧于是黄炎培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