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初春重庆酉阳县龙潭镇鹅塘村,因为一位老农的突然来访,再次成为焦点,他说他可能发现了烈士的遗骸。
那时政府号召村民收集老物件的活动中,一段尘封了48年的记忆忽然涌上心头。他记起了那场发生在酉阳县邬家坡的秘密行刑,记起了那个被五花大绑、戴着镣铐的年轻男子倒在血泊中的惨烈画面。
这一发现,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文物局的工作人员迅速组织了一支小队,跟随杨先富前往他所指认的地点,试图一探究竟。
几位文物专家带着挖掘工具,谨慎地在杨先富指认的地方开始挖掘。不到半小时,一个工人的铲子突然停下,众人一齐围了过来,目光投向地面。
骸骨被发现的那一刻,现场气氛顿时凝重起来。这具遗骸双脚戴着的沉重镣铐,因年代久远早已锈迹斑斑,但依然紧紧扣在脚踝的骨骼上。具遗骸究竟是谁?
“这具骸骨可能是当年被秘密处决的红军战士。”其中一位专家低声说道。他们将镣铐取下称重,发现其重量达到了0.65公斤,这个人在生前遭受了非人的折磨。
1934年11月,黔东独立师在酉阳县及周边地区与敌军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经过多方查证,文物专家怀疑这具遗骸可能属于黔东独立师的一名红军战士。然而,遗骸的身份仍未得到确切确认。
随着调查的深入,文物专家发现了更多的细节,逐渐拼凑出了一幅复杂的历史图景。尽管战斗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许多参与者早已离世,但通过口述历史和零散的记录,他们发现,这具遗骸极有可能是一位红军指挥官。
通过与四川秀山历史学家的合作,更多的档案资料被挖掘出来。几乎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在1934年失踪的红军黔东独立师师长王光泽。
在进一步核实这些资料的过程中,文物专家们又得到了另一个意外的消息:黔东独立师的一名政委段苏权还在世。
作为当年黔东独立师的幸存者之一,他可能是确认这具遗骸身份的最后希望。于是,文物专家立即联系了段苏权,向他汇报了这一令人震惊的发现。
段苏权接到消息后,立即答应配合调查。他虽然年事已高,但听到失踪多年的战友可能已经找到的消息,内心激动不已,他决定前往酉阳县。
随着更多证据的汇集,这场牵动了无数人的调查,正一步步接近真相,这具遗骸,正是失踪48年的红军师长王光泽。
1934年,黔东独立师在黔、湘、川三省交界处的群山中,面对敌人重重包围,正经历着一场生死攸关的战斗。时值长征初期,国民党军队对红军进行了大规模围剿,为了掩护红二、六军团主力的东进,黔东独立师奉命留守原地,与敌人周旋。师长王光泽与政委段苏权带领这支队伍,肩负着极为艰巨的任务。
黔东独立师在组建之初,便已经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经过数月的浴血奋战,这支队伍已然疲惫不堪,兵力锐减。敌人却不断增加围剿力度,妄图彻底消灭这支孤立无援的红军队伍。尽管如此,王光泽依然带领部下英勇奋战,确保了主力部队顺利东进。
11月初,独立师在谯家铺与敌军爆发了一场恶战。尽管独立师成功歼灭了敌军的一个团部,极大地挫伤了敌人的气焰,但自身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战斗结束后,独立师的弹药几乎耗尽,粮食储备也所剩无几,更为严重的是,队伍中伤员众多,急需医治。
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王光泽和段苏权不得不商讨下一步的行动。几次紧急会议后,他们决定向梵净山方向突围。这个决定并非易事,面对敌人强大的包围网,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可是,他们别无选择,为了保留这支部队的战斗力量,突围已成唯一的出路。
突围行动于11月中旬开始,独立师顶着敌人的疯狂炮火,昼夜兼程,向西北方向的秀山县推进。然而,敌人似乎早已料到他们的意图,沿途设置了重重埋伏。王光泽带领部队与敌人多次激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队伍中的伤亡人数急剧增加。
在一次突围中,段苏权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击中,踝子骨被打穿,失去了行走的能力。这一刻,战场上硝烟弥漫,枪声四起,段苏权的负伤无疑让独立师的处境更加危险。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王光泽当机立断,命令战士们迅速反击,保护段苏权撤离战场。
经过艰难的战斗,独立师终于暂时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退守到了秀山县雅江境内的丰田村。然而,敌人并未放弃,他们紧紧追击,随时可能发起新的进攻。
面对这种情况,王光泽意识到,继续携带重伤的段苏权前行,势必会拖累整个队伍。他与段苏权进行了短暂的商议,最终决定将段苏权安置在丰田村,由老乡们暂时照料,而王光泽则继续带领队伍突围。
安顿好段苏权后,王光泽再度带领部队上路。离别之际,王光泽对段苏权表示,革命的胜利一定会到来,他一定会回来接他。然而,这一别,二人却再未重逢。王光泽带领的独立师在随后数日的突围战斗中,继续遭遇敌军的重重围剿。
段苏权被安置在丰田村后,依靠老乡的帮助,开始养伤。然而,敌人并未就此罢休,他们在附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扫荡,试图寻找漏网的红军战士。段苏权深知留在村里会给老乡们带来巨大风险,因此,伤势稍有好转后,他便告别了收留他的乡亲,独自一人踏上了返乡的路途。
而此时的王光泽,带领着余下的独立师战士们,继续在敌人的包围中艰难求生。他们一边与敌人进行游击战,一边努力寻找突围的机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独立师的处境越来越艰难,物资的匮乏、敌军的追击,使得队伍中的战士们一个个倒下。最终,王光泽与他的部队在一次激战中失散,他本人也被敌人捕获。
王光泽被捕后,敌人将他押送至四川秀山,进行了严酷的审讯与折磨,试图从他口中得到红军的重要情报。
面对敌人的严酷审讯,王光泽始终坚定不屈,他清楚自己肩负的使命,也明白任何信息的泄露都会给党和红军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无论敌人如何威逼利诱,他都没有透露半句红军的机密。
在押送到秀山县后,王光泽被关押在一个狭小、阴暗的牢房中。敌人为了从他口中撬出情报,施加了各种酷刑。铁钳烧红了的烙铁,凶猛的鞭打,甚至连脚上的镣铐都被特意加重,以加剧他的痛苦。然而,王光泽依然咬紧牙关,忍受着一切折磨,始终没有屈服。
敌人眼见从王光泽口中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怒火中烧的他们决定彻底除掉这个顽强的红军指挥官。12月21日,敌人在深夜接到了蒋介石“讯明就地处决”的指令,立刻开始筹备行动。为了避免消息走漏,敌人决定将王光泽秘密处决,并且要尽快掩埋尸体,确保无声无息地解决此事。
次日清晨,几名国民党士兵奉命抬着一张木椅,来到酉阳县邬家坡。这里人烟稀少,四周荒无人烟,正是秘密行刑的理想之地。被五花大绑在椅子上的王光泽,双手被捆,脚上戴着沉重的镣铐,他的身体因长时间的折磨已经极度虚弱。然而,当他意识到自己即将被处决时,王光泽依然奋力喊出最后的口号:“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个呐喊回荡在寂静的山谷中,刺痛了敌人的耳朵。几名国民党士兵闻声大怒,举起手中的枪,对准王光泽连开数枪。枪声过后,王光泽的身躯重重倒在了血泊中,他的生命在这一刻戛然而止,年仅31岁。
处决结束后,几名士兵立刻动手掩埋王光泽的遗体。他们匆匆挖了一个浅坑,将王光泽的遗骸掩埋在泡桐树下,并将现场的痕迹粗略清理了一遍,迅速撤离了现场。
然而,敌人没有料到的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并未完全避开目击者。当天清晨,一名正在附近挑水的老农杨先富,目睹了整个行刑过程。由于当时的局势紧张,杨先富选择了沉默,直到1982年,这段往事才重新浮出水面。
随着遗骸身份的确认,专家们一致认为,王光泽作为红军师长,应当被安葬在烈士陵园,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也迅速行动,开始筹备烈士的安葬仪式。
将王光泽烈士安葬之后,那副深深嵌入王光泽骨骼中的镣铐,也被仔细保存起来,陈列在酉阳县历史博物馆中。
在酉阳县的最后一天,段苏权再次来到龙潭镇烈士陵园,在王光泽的墓前栽下了一棵松树。这棵树象征着他对战友的思念与敬意,也象征着革命精神的长青不朽。段苏权将这段经历深深铭刻在心中,他知道,无论时间如何流逝,这段历史,这份战友情谊,永远不会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