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感创作人#
心理学上有句话是:“我从来不忌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父母”,这样说,是为了警醒父母。
这里所说的父母并不是我们的父母,而是作为父母的我们。
当然,这句话也无意声讨我们的父母,只是希望我们自己在“父母”这个角色上,能够阻止家族甚至民族的创伤向我们的下一代传递。
而精神分析取向的任务就是:让所有孩子都不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
如果父母觉得自己不理解孩子了,就想想在同一个年龄的自己:你在想什么、要什么,以及希望父母怎么对待自己。
不理解孩子,本质上是不愿意去理解,而不是不能够理解。
有个事业有成的中年来访就曾既愤怒又哀怨地说,我实在不知道我16岁的儿子在想什么、要什么、干什么。
对他的回应是:“以你广泛的阅读、丰富的江湖经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以及你自己曾在那个时段走过,你竟然不知道一个小你二十几年的小男孩在想什么?”
如果他是你的敌人,你会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要什么吗?
他很快觉得自己好像知道了。
再次强调,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想或者不敢知道。
所谓的代沟,就是在为情感隔离找理由。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压根没代沟这回事,因为它代表的是人在理解他人方面的懒惰,而不是事实。
或者说,它是懒惰制造的事实。
同时,不要用太多的对与错、好与坏来判断孩子的言行,也不要让他用这样的眼光看待他所面对的人和事。
世界上大多数事情是不好不坏的,或者说是处于黑和白之间的灰色。
过于在乎对和错,是人格停留在4岁前的发育水平上的表现,也会使孩子的人格缺乏足够的灵活性。
对于孩子的某些错误,特别是经常犯的错误,不要立即做出反应,而是要延迟反应。
因为你的立即反应可能会使孩子对用这种方式调动你的情绪和行为成瘾。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自己一发出刺激,对方立即就有反应,这是一件多么爽的事情啊。
一般情况下,父母过于强调什么,往往都会事与愿违。
有句玩笑的说法:医生的孩子容易生病,老师的孩子容易学习成绩不好。
过度强调什么时,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独立意志,回避屈从权威所导致的屈辱感,潜意识里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努力。
还有,父母的强调本身可能就是一种反向形成的防御机制;
比如一个母亲意识层面反复跟青春期的儿子说要多交朋友,而潜意识层面,可能就是害怕孩子多交朋友后抛弃自己;
更”巧妙“的地方在于:是我说的要你去交朋友,如果你真的去了,也是我主动要你去的,我”被“抛弃的感觉会减弱。
所以,意识层面,你对他交朋友的”鼓励“,潜意识层面,就变成了他宅在家里对你的”陪伴“。
如果是真爱,一定会有发自内心的尊重理解与共情,同时,会是有距离的陪伴、鼓励和引导,而非遵循自我意愿的强加。
因此,我们要学会把孩子当成心理学上的存在,这也就是所谓的心智化。
而生物学的存在,意味着他们需要水、食物和空气;
心理学的存在,则意味着他们需要爱、信任、自由、独立,和有一个自己可以说了算的人生。
所以,健康的心理,即心智化的成熟度,若想让心智成熟,必须有认知的扰动,而扰动的产生,必须有充沛的情感做支撑,而情感的累积,是通过丰富的体验获得。
故,活生生的体验,才是活着、活过的证明!
娟心理: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专栏有疗愈创伤和人格成长的方法,如有需求,可作了解;若有情感心理困扰,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