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很多名将,横扫千军如卷席,堪为国之栋梁。
但是,最终能够寿终正寝的,却很少。
韩信为刘邦一统天下,最后死于钟室。
岳飞一代名将,为大宋赴汤蹈火,最后含恨九泉,殒没于风波亭。
近代苏联大清洗,建国第一批元帅几乎被斯大林杀遍了。
二战功臣朱可夫,也被降职雪藏......
而这么多中外历史案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即,国家政权的稳定,关键看“枪杆子”在谁手上。
将帅手握重兵或军中影响力深厚,功高盖主,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不放心。
但今天的主人公,秦统一天下第一功臣王翦,却是少有的特例。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好奇。
他究竟是如何做到得善终的呢?
不世之功,横扫天下
从公元前229年到公元前225年,短短4年时间,王翦率秦军先后灭赵、燕、楚、齐。
剩下一个魏国,还是他儿子平灭的。
这样的功绩,放之古今,绝对少有。
当然,其中也有秦国几代国君开明,发展军事的功劳。
但是,战争不是加减乘除。
没有绝世之才,是不可能有此成就的。
王翦的第一战,对手是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
公元前229年,王翦率军阀赵。
赵国派李牧应战。
真可谓,棋逢敌手。
当时,王翦数十万秦军与赵军相持1年,未能取胜。
而后,王翦使出反间计,借赵王之手除掉了李牧。
赵军没有了李牧,其他将领根本不是王翦对手。
最终,新帅王葱被杀,赵王迁被俘。
赵国从此覆灭。
这一战,奠定了王翦战国名将的地位。
更何况,有李牧这个强悍的对手“磨刀祭旗”,秦军士气高涨,无往而不胜。
在赵国新灭之际,燕太子丹看到了秦军的强大势头,决定走捷径,刺杀秦王,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这就有了著名的荆轲刺秦王。
然而,事情败露,秦王震怒,遂派王翦顺势灭了燕国、代国。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
王翦之子,王贲,也堪称名将。
公元前225年,秦王派王贲攻楚。
王贲领命,打败楚军。
虽然取胜,但他发现楚国体量太大,难以一蹴而就,随即撤兵。
可这样回去似乎有损父亲威名,于是,他决定请命伐魏。
只是,魏都城大梁城墙极为坚固。
魏国以举国之力守大梁,极难攻克。
好在王贲急中生智,引黄河之水淹没大梁,魏国投降。
公元前224年,秦王下定决心再次伐楚。
当时,楚国的国力仅次于秦。
因而秦王此次也非常小心谨慎。
在战前会议上,李信、王翦各自提出自己的战略计划。
李信信誓旦旦提出,带20万士兵可以取胜。
而王翦则从实际出发,认为至少60万士兵方能取胜。
这时,决策权落在了秦王这里。
显然,秦王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选择了李信的战略计划。
王翦一气之下,称病请辞回到老家。
楚国毕竟是强国,以40万大军对阵20万秦军。
最终,秦军被斩杀近10万,大败楚军。
这是秦国统一战争以来,遭受的最大失败。
值得一提的是,秦王嬴政还算是有魄力的一代帝王。
他放低身价,亲自去找王翦认错,并请其出山。
就这样,王翦率60万大军启程伐楚。
令人意外的是,临行前,王翦连续5次向秦王请要美宅良田。
此举连部下都看不下去了。
而这恰恰就是王翦的高明之处。
他深知,这次出征,带全部秦军出关,就算再开明的主公,也难免猜疑。
而如今,只要王翦现在要的越多,大王越放心。
如果其什么都不要,秦王反倒会猜疑他,是否要江山啊?
显然,王翦不仅领兵打仗出色,政治头脑绝对成熟。
秦楚对决之际,他凭借强大的后勤保障,在楚地按兵不动,与楚军对峙整整1年多。
毕竟此前灭韩、赵、燕、魏、四国,相应地,秦国也得到了他们的国库。
最后,楚军
按捺
不住,主动出击。
这无疑是在自取灭亡。
后项燕被杀,楚王被俘。
至此,秦统一天下基本定型。
王翦功不可没,达到人生巅峰。
俗话说,物极必反,兔死狗烹。
当时,不少人为这一代名将的后续归宿,捏了一把汗。
不过事实证明,他们想多了。
秦国兵权制度,战后释兵权
事实上,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军事组织构成分为京师兵、地方兵、边兵。
平时,各路兵马由各自“军区”统领,分散部署。
大战之时,以秦王虎符为令,调拨军队。
商鞅之法严明,虎符军令,才是最高权力标志。
任何将帅,调动军队,必有授权虎符为令,方可生效。
王翦统兵,必定是得到虎符授权。
再加上,当时秦国已经实施连坐制。
各地派出征战的兵如果叛乱谋反,连坐家人,一并问罪处以极刑。
因此,即便统帅有这个心,也没有这个胆。
如此一来,统帅只是短时间内掌握兵权。
在战争结束后,其还要上交虎符,归还兵权。
其实,这种军队组织制度,现在仍然在很多国家军队中可以看到。
军队建设、预算,归国防部。
平时管理,训练在军区。
战时,由总参谋部或参谋长联席会议,下辖各战区集中指挥,统一调配。
对于一个没有兵权的有功之臣,秦王自然没必要过多猜忌。
毕竟虎符在手,兵权在握,其心自然就放宽了。
世代良将,得遇真君
早在秦王刚刚亲政时,就遇到王翦。
此时,嬴政有其名而无其实,吕不韦大权独揽。
秦王夺权,就要逐渐掌握兵权。
王翦表现德行深厚,逐渐委以重任。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相交于危难之际,受命于纷乱之中。
从上文可以看到,王翦不仅自己战略、战术技艺高超,而且他的子孙也都是一等一的将帅之才,股肱之重臣。
王贲,能够独自帅军重伤楚国,荡平魏国。
足见也具有顶级的指挥能力。
战后,他被封为通武侯,随秦始皇东巡列国之地。
可见,深得秦王信任。
王翦之孙,王离,在秦楚之战时就以参战,一直到秦二世国破,皆为重臣,守国之大将。
可见,一个家族的兴亡,家学深厚,家教严明非常重要。
王翦子孙有作为,有地位,客观上丰满了家族在秦朝的地位,让任何政治集团都不能小觑王翦家族。
回首近代,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杨虎城被蒋介石杀害,而张学良能寿终正寝。
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东北军良将颇多,在军中有一定影响力。
因此让蒋投鼠忌器。
当然,历史上功高盖主,受到猜忌,满门抄斩的案例比比皆是。
问题的根本,还在于统治者本人,是否具备帝王的胸怀。
显然,秦始皇堪当此称谓。
成大事者,必有过人之胸怀。
而过人之胸怀,一定是经过不断磨炼,萃取出来的。
秦王嬴政,自幼在赵国充当人质,受尽欺压凌辱,姥姥不亲,舅舅不爱。
他回到秦国,年幼登基,上边有母后,还有相父吕不韦。
在这种环境下,自己没办法左右格局,忍辱负重,就成了多年养成的常态。
但这种隐忍,未必是被动的。
他一定是在隐忍背后,运筹帷幄,精心布局。
以这样的心智,在即将一统,号令三军之时,在气量与能力上,都不至于不成熟与猜忌。
更何况早已有法制流程和制衡分权做后盾呢。
结语
观此段历史,王翦能够功高盖主,而寿终正寝,三世荣华,有偶然,也有历史的必然。
也许,还有一个原因,上文未述,王翦过于小心谨慎,明哲保身,而未在国家政策方面,发表建树,顶撞秦王。
这也许与他出身下级军官的经历有关。
从连要5次良田美宅,就可以看出,王将军不仅军事才能卓越,官场之道也是城府颇深。
福兮祸之所倚。
王翦这种以个人、家族安危为上的做法,虽然保全了家族三世,但其孙也在秦末巨鹿之战,以死报国了。
这也启示后人,皮之不复,毛之焉存;没有国,哪有家?
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靠国力、军力,最主要还要有统一的价值观,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步调。
在路边走走,扒开车窗偶尔看看,很多车上印着“若有战,召必回”,不管怎样,看着就觉得踏实许多。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出师有名,无往而不胜。
这是5000年文明留给我们后人的至理名言。
参考文献
《王翦传》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