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隆庆五年的榜眼名叫刘瑊,刘瑊是江苏苏州人,曾参与修撰《大明会典》,官至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编修。

刘瑊为诸生时,曾带一名书童在四鼓时分夜行,书童在前提灯引路,走到饮马桥时,书童好像受到了惊吓,大叫着就向回返,刘瑊问他为何惊慌,书童吓得话都说不出来,只是用手指向旁边的石坊。

刘瑊向石坊望去,见到两魍魉跨坐在石坊上,脚垂到地上,足有三四尺,刘瑊瞪视良久,大声训斥书童:“这有什么好怕的?”说完就还同先前一样继续前行。

这时,两魍魉相互说到:“刘瑊来了!”然后渐渐缩小到如正常人大小,最后隐入桥下水中不见了。

刘瑊经历此事后也很是自负,经常在同伴间炫耀此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瑊的一位友人家中,大白天就有怪物捣乱,经常有声音从空中传出,与人笑语,稍有不如意,便会辱骂,并揭发人的隐私之事,或者对人捶击,搞得这家人苦不堪言。

这位友人听说了刘瑊斥退魍魉的事后,就上门邀请刘瑊到家中,希望能帮忙赶走怪物。

刘瑊受到邀请,很是得意,便欣然应邀前往。

刘瑊还未入门,便有粪秽之物从空中落下,刘瑊进到屋中,竟有大毛手从房梁上伸出,撤下他的方巾,然后用方巾盖住了他的头,刘瑊感到很是难堪,不得不惭愤离开。

过了几天,刘瑊友人家中怪物在空中以悔恨的口气说:“那天来的秀才是个贵人,因为他有心而来,我才能肆意戏弄他,不成想被灶神告了状,因此而受到责罚,我现在就要离开了。”从那以后,怪物再也没有出现。

后来,刘瑊果然成就不凡,在辛未年及第,后入朝为官。

关于刘瑊的这件事记载在明代古籍《集異新抄》中。

“魍魉”这类词对现代人来说是陌生的,甚至对古人发明这类文字的意义都不明就里,从古籍记载的这个故事来看,或许还能了解一二。

那么问题是,如果这类文字的发明有其特有的意义,那么为什么现代人就很少遇到这类奇异之事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