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上午,极地环境监测与公共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开幕,现场同步举行第41次中国南极考察队武汉大学队员出征仪式。

5位即将出征的考察队员从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楚龙强手中接过队旗,他们分别是班伟副研究员、刘明亮博士、梅登奎博士,以及科研助理欧阳润川、朱子渊。5位队员都是第一次参加极地科考,对于即将开启的行程,他们满怀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楚龙强为出征队员授旗。

楚龙强介绍,自1984年武大人参与创建中国南极长城站以来,武汉大学师生充分发挥多个顶尖学科优势,40年坚持参与南北极科学考察,完成了一系列科学考察任务,坚持不懈传播和平利用极地的中国主张,为中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41次中国南极科考,武大5名师生出征。

班伟:环南极环境与地球物理调查

此行出征南极,武大南极科考队有3位队友乘坐“雪龙号”前往南极,班伟副研究员的行程有别于他们,他将于11月中旬出发,先坐飞机到巴西,然后乘坐俄罗斯的科考船前往南极。

班伟将与10多个国家组成的联合考察队一起,进行环南极环境与地球物理调查。他们从巴西的港口出发前往南极,行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停船,观测海水的物理特性,记录温度、盐度、深度等数据。到达南极之后,他们进行环南极一圈进行环境监测,任务包括海冰、微生物等方面的监测和调查。

班伟告诉记者,我国上一次环南极科考还是十多年前。此次环南极科考是金砖国家国际合作项目,他的行程将覆盖我国5个南极科考站,沿途还会访问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的南极科考站,开展友好交流,学习和借鉴彼此的经验。

欧阳润川:秦岭站GNSS与验潮仪并置站建设

“非常荣幸能够参与我国第41次南极科考,希望在国家的大事业中磨炼出我们的真本领。”今年23岁的欧阳润川是武大5名出征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此次出征南极,他的任务是秦岭站GNSS与验潮仪并置站建设。

欧阳润川的师兄耿通参加了我国第40次南极科考,欧阳润川时常找耿通交流,请他分享南极科考中的一些经验。印象最深的一次,耿通和队友们从中山站前往内陆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大的暴风雪,车队中有几辆车失联了,非常惊险,但他们沉着应对,最后克服困难,找到了失联车辆。

秦岭站于今年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是我国第5座南极考察站。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欧阳润川说:“南极是一片未知的领域等着我去探索,虽然会面临很多挑战,但作为年轻人,我们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困难和挑战不会成为阻碍我们的障碍。”

刘明亮:南极长城站GNSS跟踪站升级

此次出征南极,刘明亮将从国内直飞南极长城站,主要任务是长城站GNSS跟踪站的升级与改造,并对长城站周边的北斗和GNSS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为后续极地冰雪环境变化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长城站地处南极半岛,是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纬度相对较低,各方面设施和环境更好。刘明亮预计春节前后出发,在长城站开展为期一个月左右的科考调查,大约明年3月份回来。

“我一直对南极大陆充满好奇,很希望能够前往南极探索,这次终于如愿被选上,希望能够圆满完成此次科考任务。”刘明亮说。

朱子渊:南极中山站空间物理数据越冬观测

此次出征前往南极,朱子渊将要在中山站度过2个月的极夜时光,对此他已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他告诉记者,本次中山站越冬观测岗位只有两个名额,除了他之外,还有上海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他主要负责天文方面观测任务。

今年23岁的朱子渊来自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此次的科考任务是南极中山站空间物理数据越冬观测,通俗来讲,就是观测电离层的物理参数,包括雷达数据、极光数据等。“现有的南极相关数据很少,我一直很想亲自去看看,亲自去探索,当机会来临我就报名了。”

27日,朱子渊将从上海出发,乘坐雪龙号前往南极。他说,即便是在极夜的环境下,两个月看不到太阳,他也不会觉得枯燥和压抑。“篮球、排球、羽毛球等运动设施都有,而且也有很多的工作等待我去完成,工作忙碌的时候并不会在意其它。”

梅登奎:南极泰山站、昆仑站和中山站GNSS和验潮观测

26日晚,梅登奎将和朱子渊启程前往上海,于27日乘坐雪龙号开启南极之旅。梅登奎将深入到南极内陆泰山站、昆仑站。内陆站点的海拔高,气温低,气候条件尤为恶劣,因此出发之前,内陆队的队员们前往西藏进行了为期约10天的集训。

集训的这段时间,队员们每天进行体能拉练,开展户外自救和生存能力训练,同时还要熟练操作仪器设备,熟悉队友等,为适应南极内陆高海拔的工作环境做好准备。

梅登奎10月27日出发,明年3月才能返回,出发之前,他和家人告别。“家人们难免会有所挂念,但我们沟通过了,家人都放下心来了。”梅登奎说,国家对于极地科考的保障工作是很完善的,作为科考队员,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工作做好,圆满完成科考任务。

(长江日报记者汪洋 通讯员吴江龙 武柳青)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