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怀胎10月生下来的娃,一把屎一把尿将他们呵护成人,付出的心血无法计数。
父母对孩子有养育之恩,孩子本应感怀于心,待父母年老之时,努力尽孝,回报父母。
但是,有的孩子长大之后,却根本没有感恩之心:嫌弃父母没给自己铺路;嫌弃父母没给自己好的原生家庭;甚至,个别人将父母当作陌路人,父母生病后,连基本的问候都没有。
去年,上海一位刘阿姨明明有3个子女,却立遗嘱将3套房赠予宠物医院的事件上了热搜。
实际上,第一次订立遗嘱时,刘阿姨将自己名下三套房产分别留给了三名子女,正好一人一套。
后来,一次生病让她改变了想法。
因为3个孩子一个也没有来看望的,连个嘘寒问暖的电话都不曾有,只有猫猫狗狗陪着自己。
这让她特别寒心,所以才想到这个看似荒唐、实则无奈的决定:把房子赠予宠物医院。
因为她感觉,儿女不孝,还不如养的猫猫狗狗,至少在她死后,宠物医院还可以帮她照看宠物。
如果不是老人彻底寒心了,怎么会舍得将这么贵重的房子留给别人呢?
但是,话又说回来。
如果父母养了几个孩子都是不孝之人,那么不能只怪孩子凉薄,父母的教育方式肯定也有问题。
虽然,没有人愿意将孩子养成“白眼狼”,但有的父母在无意识当中的养育方式,注定会将孩子养成不孝顺的人。
我发现,长大后不孝顺的孩子,小时候多数有这3类父母:
1、对孩子总是恶语相向
父母爱孩子,如果用错了方式,那么,孩子得到的不是爱,而是伤害,愤怒和恨意。
成都51岁的妈妈被亲生儿子打伤,看似孩子太混账,其实根源与妈妈对待儿子的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面对弱小的儿子,妈妈从来没有一句肯定和鼓励,永远是无尽的责骂和贬低。
诅咒生病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又聪明又健康,怎么你就半死不活的?”
“喝喝喝,一天天喝了多少钱,你就应该跟着你那个懒鬼爹,我倒想看看是你先病死,还是他懒死!”
孩子但凡不合她的意,就是一通骂。
大人逞一时嘴巴痛快,随口而说出的伤人话,就像刀子一样扎进孩子的心。
成年人总归是强者,而孩子是弱者。当强者用肆意使用自己的权力,总有一天会被反噬。
看起来,父母努力赚钱养活孩子,自己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但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每一句“恶毒”的话,都会扎伤孩子的心,然后再用一生去治愈。
他们不知道,孩子宁愿吃得差、穿得破,也愿意拥有一个温暖的妈妈、温暖的家。
他们总觉得,自己为了孩子付出了所有,却养育出一个恨自己的“白眼狼”,太不公平。
02、牺牲自己拼命抚养孩子
有些父母,自己小的时候吃尽了生活艰难的苦,发誓一定要让孩子过上好日子。
他们努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从奶粉、 纸尿裤、衣服、鞋子到早教、兴趣班,不管自己收入多少,凡是别人家孩子有的,自己家孩子一定要有。
明明月入仅过万,却舍得让孩子上昂贵的私立幼儿园;明明自己节衣缩食,从没坐过飞机,却舍得让孩子出国游学;明明自己穿着地摊货,却舍得让孩子一身名牌......
生生将自己的家庭成员变成两个明显不同的阶层。
他们不懂:无底线的付出,实际上在纵容孩子的虚荣心,也会毁掉孩子的责任心。
法国教育家卢梭所说:“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之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电视剧《安家》中的老严夫妇就是典型的例子。
老两口在上海经营着一家小小的包子铺,养着一个独生子。老两口一辈子省吃俭用,为的就是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儿子。
儿子大学毕业后,找了女朋友,他们拿出毕生的积蓄全款给他买了一套两居室,让儿子顺利结婚。
可是,当他们扛着大包小包退掉租来的房子去找儿子住时,却发现儿子的丈母娘俨然以主人的身份住了进去,而自己的儿子连门都没敢让他们进,还催他们走。
心酸、心痛又能怎么办?
富养孩子,不是让孩子脱离家庭实际情况去享用吃穿,而是给孩子更多的包容和支持,给予爱的滋养。
03、父母自己就是不孝之子
有的父母,自身就不懂感恩,对自己的父母毫无孝顺可言。轻则子女间推诿扯皮,重则对父母呼来喝去,遗弃不管,甚至大打出手,虐待父母。
孩子看在眼里,学在心里。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叫做"印刻效应"。意思是说,人在幼年时候,父母与环境对身心产生的影响会比我们想象得要深,而父母的行为更是比他们的言语更有说服力。
不少父母总想着如何培养孩子出人头地,却忘记一个人最根本的立世原则是拥有爱人的能力。
父母会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被“爱”,并且教会孩子去“爱”,掌握“爱”的能力,自然会成为一个孝顺父母的人。
也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受人尊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