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名来自遂昌县躬耕书院音乐筑梦班的孩子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能登上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开幕式的舞台;松阳县三都乡松庄村77岁的叶金娟怎么也没有想到,从来没有握过画笔的自己,如今也能画出一幅“上得了厅堂”的画;松阳县叶村乡横坑村村民叶世利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可以在家门口逛艺术展,享受一场视觉和文化的盛宴……这些令人惊喜的“没想到”,正是丽水“艺术乡建”工作深入实施的成果,让乡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丽水积极探索“艺术乡建”的新路径,打造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艺术乡村。艺术家们纷至沓来,为乡村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思路,让艺术在田野间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艺术与乡村的深度融合,不仅激活了乡村的文旅资源,吸引了更多游客的目光,更丰富了乡村人文经济的内涵,成为人们了解丽水的又一重要窗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松庄村“桃野”民宿

  文化浸润:“像艺术家那样去创作”

走进松阳县三都乡松庄村“桃空间”,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这里,老屋变画室,“村口的涂鸦”画展上展示着25幅充满生活情趣和乡土情怀的水彩、油画作品,均为村里老人们的作品。其中一组大白鹅的画尤为引人注目,是由手掌、脚掌拓印而成,生动有趣。

“这是我画的自家大鹅,还不错吧!”村民叶金娟自豪地分享道,“我字都不会写,更别说画画了,虽然是简单的拓印,但真的非常好玩,让我感受到了绘画的乐趣。”

这一转变的背后,离不开村里品牌民宿创始人孙迎盈。2017年,她看到传统村落所蕴含的生机,便带着她的民宿综合体规划设计入驻松庄,签下18栋老屋。自此,古村开始了涅槃般的“新生”,她陆续推出了全球艺术家驻留计划、“村口的涂鸦”村民绘画艺术展等活动,吸引了插画、摄影、雕塑等10多位艺术家驻留创作。他们就地取材,带领村民利用日常果蔬拓印涂鸦,创作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

每当有涂鸦作品衍生成的文创产品卖出,作为原创者的村民们都会获得分红。“真没想到,我的画还能拿到分红,感觉自己就像艺术家一样在创作。”叶金娟感慨地说。

同样,在遂昌县湖山乡黄泥岭村,躬耕书院以音乐奏响了乡村新乐章,让原来的“土鸡村”变成如今远近闻名的“音乐村”。

2012年,杭州艺术家戴建军在这里建立了躬耕书院,将音乐的种子播在了这片土地,试图用歌声唤醒这片沉睡的大地。他创建了公益项目“音乐筑梦班”,让音乐走进大山,开启了山里孩子的音乐梦想。

渐渐地,琴淤书斋、陈其钢音乐工作坊、青年音乐家培养计划、摄影班等公益项目纷纷在这里应运而生。每年的寒暑假、周末或是小长假,陈其钢、陈雷激、赵戈、严洁敏、陈琳等一批知名音乐家和优秀青年艺术家都会如约而至,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流、专业的音乐指导。

“筑梦班成立的第二年,我有幸成为了其中一员,开始学琴。音乐给了我内心的平静和力量。”筑梦班成员舒颜回忆道。她父母常年在外工作,那时的她感到迷茫与困惑,但是筑梦班的学习让她变得坚强和独立,今年她以中阮专业全国第一的成绩考入了哈尔滨音乐学院。截至目前,400多名遂昌孩子受益于这一公益音乐教育,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

当丽水乡村遇上艺术,一场有关传承与创新的变革悄然发生。散发着艺术气息的村落,激发了越来越多村民的创造力,开始理解并进一步诠释“诗与远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堰画乡

  以文促旅:“艺术让我们驻足停留”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中,竟然隐藏着这么美的美术馆。村里的艺术空间感觉很不错,我很喜欢这个地方。”今年国庆假期,来自杭州的游客吴伟良带着全家一起到松阳旅游,当他们来到位于松阳县叶村乡的横坑村时,被这里弥漫的“艺术气息”深深吸引。

玖层美术馆,这座倚山而生的建筑,完全依照山顶老屋的排列起伏曲线,沿用夯土黄墙、原木房顶的主色调,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大自然是最好的设计师。”横坑村的“新村民”、玖层美术馆创始人杨洋说,她选择从北京到松阳,就是看中了这里的独特风貌,在此设计建设的现代建筑也必须沿着乡村的风貌肌理自然伸展。于是,她邀请北京设计师对村内老房子进行活化利用,并邀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胡淼,利用编木拱结构设计馆顶。如今,玖层美术馆成为各种展览的常设之地,吸引了不少游客和文艺爱好者前来参观,是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点。许多游客惊叹:“这个从村里自然‘长’出来的美术馆,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横坑村玖层美术馆展览

从玖层美术馆到博物馆,从竹林剧场到植物艺术空间,从村文化礼堂到居民家中,由艺术家和村民共同设计的350多件各类竹艺艺术作品遍布村庄,使得整个村子仿佛变成了一座“大美术馆”。

“过去,村里没什么娱乐活动,挺单调的,但是现在有了美术馆,在家门口就能看展、看艺术家搞创作了。”村民叶世利无比感慨。吴伟良一家也陶醉在这浓厚的艺术氛围中:“我们下午逛了博物馆,看了艺术展,本来只待一天的,但是这里太美了,想着再多呆一天。”

如果说公共艺术平台的搭建,让更多游客驻足停留,那么引育大咖创作则进一步丰富了文旅内涵。2023年7月22日,“畲乡网络文学村”正式在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街道东弄村成立,并邀请著名作家余华题写村名。

畲乡网络文学村设施齐全,拥有大树神屋工作室、作家驿站、文学民宿、共享办公室、会议室等,为网络作家提供了全方位的创作和生活支持。同时,该村积极与番茄小说、纵横文学、海峡文艺出版社等平台和企业实现合作签约,引入了更多文学资源和创作力量。

茅盾文学新人奖提名者、网络作家“牛凳”(原名杨万勇),是畲乡网络文学村的“村长”。他说:“网络文学改变了我的生命轨迹。如今,我会把更多的畲乡文化融入我的网络创作中,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畲族文化的魅力。”

随着艺术因子持续“种”进乡村,不仅迎来了人流如织的盛景,更让这些流量因为艺术而变成了“留量”,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松庄村“三乡人”共享空间

  化作春泥:“送艺术”更要“种艺术”

乡村为什么需要艺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或许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让艺术激活乡村闲置资源,催生农村产业变迁,让艺术和乡村从邂逅到相依、相融,让乡村文脉通过艺术行为、审美认知得到创新性传承,正是“艺术乡建”的深刻内涵。

近年来,我市深化实施“文化强市”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文兴丽水、挺进共富”工程,相继出台了《丽水市“艺术乡建”助力共同富裕“四个双百”工程实施意见》《丽水市艺术助推乡村振兴项目申报办法》等一系列政策举措。这些举措如同温润的春风,悄然改变着丽水乡村面貌,不断激发乡村发展的活力。

走进莲都区大港头村打卡艺术展,去缙云县五云街道官店村看一场婺剧,到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感受“不灭窑火”龙泉青瓷传统龙窑烧制技艺的魅力,再去松阳县枫坪乡沿坑岭头村偶遇名画家写生……如今,在丽水,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画卷正在铺开。

“‘艺术乡建’的推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丽水市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最开始的时候,有人认为艺术很玄乎,与日常生活遥不可及。打造艺术村,更像是一个‘种子工程’,不仅让村民通过艺术实现经济创收,更要让他们浸润在艺术中,真正实现经济和精神双富裕。”

为了激发“种子效应”,丽水不仅注重“送艺术”,更致力于“种艺术”。通过开展“百名艺术家入驻乡村计划”,丽水吸引全国知名艺术家、艺术团队常态化驻场创作、交流研讨等,已成立艺术工作室246个,组建青年文艺赋美团队10个,累计入驻艺术家500多名,培育出李跃亮、徐萍、戴建军等一批省级“艺术乡建”带头人。

与此同时,丽水还积极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让“文化下乡”转变为文艺人才“扎根乡村”。他们深入基层,因地制宜地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有效破解了乡村发展的资金、人才等资源瓶颈,不仅带动了乡村文化建设,更是让村居各美其美。目前,丽水有3个村入选浙江省首批艺术乡建特色村,分别是莲都区大港头镇大港头村(古堰画乡)、松阳县叶村乡横坑村、遂昌县湖山乡黄泥岭村。

“艺术乡建”之路,只有在不断叩问“乡村如何发展、村民需要什么”之中才能走得更宽更远,在丽水,有关艺术和乡村建设的美好故事,还远远没有讲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来源:源新闻·丽水日报 管丽芬 季晶晶 图 商政君

责任编辑:孙蓓蓓 编辑:施会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